簡體版 寄給朋友 政府新聞網
作曲家梅廣釗講座 作曲與跨媒體藝術糅合的力量(只有中文)
****************************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邀得作曲家梅廣釗博士主講「作曲、跨媒體與新藝術空間講座」,從作曲的角度出發,介紹作曲與跨媒體藝術之間,如何糅合成新的藝術空間。

  梅廣釗博士是一位活躍的作曲家,他的音樂創作多元化,包括管絃樂、室樂、聲樂、跨媒體、戲劇及電影電視音樂。他曾獲多個國際著名的演藝團體和音樂節委約作曲,包括:香港藝術節、香港中樂團、台灣著名的朱宗慶打擊樂團、亞太口琴節、國際現代音樂節、香港話劇團、英皇口琴五重奏、音樂新文化、香港電台電視部、明儀合唱團和中華藝術節等。梅氏是香港作曲家聯會理事、亞太口琴節(日本、香港、台灣)評委、香港口琴協會榮譽駐團作曲家、天馬合唱團和元朗兒童合唱團榮譽顧問。除作曲外,梅氏亦為教統局編寫音樂教材。

  講座於六月至七月期間舉行,內容包括原創音樂、敲擊樂、影像、舞蹈、戲偶及舞台藝術(包括佈景,燈光)等不同藝術原素的配合、相互關係、糅合的藝術理念和結構原則。講座亦探討原創音樂與影視、電影的關係,並設有示範片段及影像,特邀知名嘉賓交流與分享。本講座系列適合音樂、攝影、舞蹈及不同舞台藝術愛好者參加。

  講座內容詳情如下:

六月六日(星期五)
內容:跨媒體藝術(簡)介紹和其藝術理念與現代作曲法的關係、音樂與影像的關係及原創音樂與影視攝影
嘉賓:潘恆生(香港電影金像獎及金馬獎最佳攝影)

六月十三日(星期五)
內容:電子音樂、現場敲擊樂、舞蹈、舞台藝術的融合
嘉賓:龍向榮博士(著名敲擊樂音樂家)

七月四日(星期五)
內容:音樂與戲偶的關係、音樂創作與跨媒體藝術的總關係及兒童戲偶劇的特點
嘉賓:蔡少欽(偶友街作藝術總監)

七月十一日(星期五)
內容:音樂、影像與舞蹈
嘉賓:陳樂儀(資深電影攝影指導及攝影師)、胡潤勤(著名笛簫演奏家)

七月十八日(星期五)
內容:話劇、電視、電影配樂
嘉賓: 泰迪羅賓(電影配樂及著名流行音樂家)

  各場講座均以粵語主講,於晚上七時四十五分在香港太空館演講廳舉行。每講門票為四十元,現於城市電腦售票網發售,設有六十歲或以上高齡人士、殘疾人士、全日制學生及綜合社會保障援助受惠人士半價優惠(綜援受惠人士優惠票先到先得)。同時購買本講座系列其中三節可獲九折優惠,四節可獲八五折優惠,全部五節可獲八折優惠。

  查詢節目詳情,請電:二二六八 七三二三,或瀏覽www.lcsd.gov.hk/cp;票務查詢及留座電話:二七三四 九○○九。信用咭訂票話:二一一一 五九九九;網上訂票:www.urbtix.hk。




2008年4月22日(星期二)
香港時間11時40分

列印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