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英文版 寄給朋友 政府新聞網
中醫藥管理委員會發出「確認中成藥過渡性註冊通知書」(附圖)
*****************************

  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轄下的中藥組今日(三月三十一日)開始,為符合過渡性註冊資格的中成藥發出「確認中成藥過渡性註冊通知書」。通知書將列明該中成藥的過渡性註冊編號。

  中藥組委員譚麗芬醫生在今日的記者會上說:「中成藥註冊制度是香港中醫藥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透過註冊制度可以確保中成藥的安全、品質及成效,從而保障公眾健康。」

  《中醫藥條例》(第549章)訂明所有在香港製造或銷售的中成藥必須註冊。而中成藥若要獲得註冊,則必須在藥物的安全、品質及成效三方面都達到中藥組的要求。

  中成藥註冊申請於2003年12月19日開始。當中,中成藥過渡性註冊申請,適用於任何於1999年3月1日時在香港製造或銷售的中成藥。有關的製造商、進口商或本地代理可直至2004年6月30日止,提出申請。至今,中藥組一共收到約16,200宗中成藥註冊申請,包括14,000宗是同時申請過渡性註冊的。

  譚醫生表示:「中藥組及轄下的中藥管理小組已將全數收到的中成藥註冊申請審閱。今天就有關工作,作進展匯報。」

  約有5,700宗過渡性註冊申請獲發「確認中成藥過渡性註冊通知書」;約1,800宗已提交對保障公共壎穻陸禰賓O証資料的非過渡性註冊申請,將獲發「確認中成藥註冊(非過渡性)申請通知書」
另外,合共850宗申請被有關申請人撤回,約3,000宗申請則因未能提交對保障公共壎穻陸禰賓O証的資料而被拒絕。

  至於,餘下的申請則須於限期內提交所需的資料,以便中藥組繼續處理其申請。

  同時出席記者會的中藥管理小組主席李應生表示,中藥組發出的「確認中成藥過渡性註冊通知書」會註明一個格式為《HKP-XXXXX》的過渡性註冊編號。

  他說:「在有關法例逐步實施後,申請人必須在相關中成藥的外包裝上,貼上或印上包括該註冊編號及其他法例要求的標籤內容。」

  李主席解釋,中藥管理小組亦對申請非過渡性註冊的基本註冊資料作過初步審閱。中藥組亦會為已提交對保障公共壎穻陸禰賓O証資料的中成藥,發出「確認中成藥註冊(非過渡性)申請通知書」。

  該通知書會顯示該中成藥註冊申請的編號,格式為《HKNT-XXXXX》。但由於該編號並非註冊編號,所以申請人不可在有關中成藥的外包裝上,貼上或印上載有《中成藥註冊編號》或《註冊編號》等字句的標籤。

  中藥組提醒市民於使用中成藥時,應注意以下各點:
1)中成藥也是藥的一類,應小心使用;
2)任何藥(包括中成藥)都有可能產生副作用;
3)應先瞭解自己的需要,切勿胡亂食藥;
4)天然產品不一定代表安全。此點必須留意;
5)中成藥也有可能與其他藥物相互影響。所以,在接受相關醫護人員的診治時,應告知最近的服藥情況;
6)勿讓小孩擅自接觸到藥品,包括中成藥;
7)看清中成藥的標籤及/或說明書內容,不要購買來歷不明的藥物;及
8)在使用中成藥後,若產生不良反應或病情持續甚或轉壞,應盡快求醫。

  中藥商或市民如對有關通知書及編號有任何疑問,可於辦公時間內致電壎芵p熱線2574 9999查詢,或參閱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網頁(http://www.cmchk.org.hk)。



2008年3月31日(星期一)
香港時間18時15分

圖片 圖片
列印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