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寄給朋友 政府新聞網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在2008元朗區社區服務策劃研討會「攜手同心 共創明天」致辭全文(只有中文)
******************************

  以下是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今日(三月十八日)在2008元朗區社區服務策劃研討會「攜手同心 共創明天」的致辭全文:

梁志祥主席,馬麗莊教授,各位部門的同事,各位嘉賓和元朗區居民:

  「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不僅是萬象更新的好時節,亦是策劃未來發展的好時機。我很高興在這時節出席元朗區的社區服務策劃研討會,與元朗民政事務處、社會福利署、教育局及房屋署的同事一起向大家介紹政府來年將在本區推行的工作計劃,並聽取各位對元朗區未來發展的意見和建議。

  自去年七月上任至今,元朗區,尤其是區內的天水圍是我到訪最頻密、會見人數最多、參觀服務範圍最廣的地區。經過差不多十次的探訪,我接觸到區內不同年紀、不同階層的居民,又有機會與區內教師、校長、區議員、政府部門同事、社福機構同工、地區團體代表和教會牧者會面交流。在此我要特別感謝元朗民政事務專員陳欽勉、元朗區福利專員周廖鳳儀,教育局元朗區總學校發展主任黎同濟、以及房屋署物業管理總經理(屯門及元朗)梁世智和其他部門的同事,為我多次到訪提供很多支援和協助。

  這些實地考察和訪問,使我更深入了解地區的整體狀況和居民所面對挑戰,大大有助我在政府內部統籌和協調各相關決策局及部門的工作,以及積極研究和推出各種針對元朗區居民不同需要的支援措施。有關這些措施的詳情,讓部門的同事稍後為大家逐一介紹。我倒想藉此機會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在支援元朗區方面的一些策略和理念。

就業、培訓及配套措施
__________

  我常套用內地一句話:「就業是民生之本,和諧之基」。我深信成功就業,不但能為個人和家庭帶來穩定的收入,改善物質生活的素質,甚至對個人的自我形象、身心健康、家庭關係,以至社交發展等都大有裨益。為幫助元朗區,尤其是天水圍區的居民就業,我的策略是在區內區外提供就業機會之餘,同時加強相關的配套措施,讓居民可以在經濟和服務上都得到所需的支援。

  為增加區內的就業機會,我們協助香港賽馬會在天水圍設立「電話投注中心暨義工訓練中心」,創造2500個新職位,預計中心的第一期設施可在明年投入運作。我們又會以社會效益為出發點,積極研究如何發展濕地公園附近的第112及115區,為地區注入新的經濟動力,為居民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長遠來說,在職或待業人士都必須提升職業技能,然後才能在香港這個以服務業和知識型經濟為主導的勞動市場中爭取更好的工作機會。為此,僱員再培訓局計劃在天水圍區推出更多通用及職業技能課程,以提升居民的就業能力,並加強新來港居民對本地勞工市場的認識。再培訓局亦計劃在天水圍試辦「一站式」培訓及就業支援服務中心,現在正積極物色適合地點。

  此外,職訓局亦計劃在天水圍設立一所青年學院及訓練中心,為元朗、天水圍以及新界西北的青年人提供專業教育及培訓。元朗區議會文康、社區服務及房屋事務委員會已於三月十一日的會議上同意教育局將天水圍天河路可銘學校的前校舍分配予職訓局,作為這所青年學院及訓練中心的用地。待空置校舍正式分配予職訓局後,預計可於今年夏季完成大部分改建工程,使這所青年學院和訓練中心可趕及在2008/09學年投入服務。

  這所新學院和訓練中心將會開辦多類型職前培訓及職業發展課程,以滿足不同背景及教育程度的青年人的需要。學院和訓練中心預計每年可為青年人提供共約1600個課程學額,同時為配合政府擴展僱員再培訓計劃,又會為區內成年人和在職人士另外提供約600個就業及技能提升課程的學額報讀。課程內容廣泛,包括餐飲及款接、商業、資訊科技及多媒體、美容、髮型設計、康體及娛樂與活動管理等。

  為協助居民在短期內就業,我們亦積極向元朗區居民推介區內外的現有工作機會。從去年十月到今年二月期間,勞工處聯同香港餐飲聯業協會及香港零售管理協會等商界組織,已在天水圍舉辦共四場招聘會,提供逾6000個職位空缺。此外,不少企業及非政府組織也很關心天水圍居民的就業問題,主動到區內進行招聘,例如民建聯今年初便聯同多個大企業在天水圍中央公園舉行招聘會,為居民提供2000多個職位空缺。

  而在配套措施方面,我們明白元朗區居民要往其他地區就業是要負擔較高的交通費用,因此已於去年六月推出「交通費支援試驗計劃」,撥款3億6500萬,為在元朗區及其他三個偏遠地區居住的失業人士和低收入僱員提供短期交通津貼。我們原訂於一年試驗期完結後(即今年年中)才作檢討。但為了回應元朗區居民及其他社會人士的訴求,並讓更多有需要人士受惠,勞工處已提前完成檢討,而財政司司長亦在今年財政預算案內宣布了放寬計劃限制的措施,包括:

(i)將每月收入上限由現時5600元放寬至6500元;
(ii)將為期6個月的交通津貼期限延長至12個月;及
(iii)放寬跨區工作的要求,讓在原區工作但需自費乘搭交通工具的僱員和可以受惠。

  我們希望可在今年年中推行上述的放寬措施,以鼓勵更多元朗區及其他偏遠地區居民在區內外就業,減少交通開支對居民就業帶來的阻力。

  另一項配套措施是針對為人父母的需要,希望幫助他們解決外出工作時年幼子女乏人照顧的問題。現時社會福利署已透過資助非政府機構為0至6歲的幼兒提供多種日間照顧服務,而有需要使用幼兒托管和小學生課餘託管服務的低收入家庭,更獲減免費用。

  雖然如此,不少家長仍向我表達他們在照顧年幼子女方面遇到困難。因此,我們在未來三年會撥出共4500萬元,加強日間寄養服務,以及推廣不同形式和更具彈性的托兒服務。我們會透過非政府機構和地區團體,分階段在元朗區及部分對托兒服務有較大需求的地區,以鄰里互助形式推行彈性日間幼兒照顧服務,當中包括為0至6歲幼兒而設的社區保姆服務,又會鼓勵非政府機構和地區團體利用自己的地方(例如服務中心)為3至6歲的幼兒提供照顧服務。這些服務的運作時間會較常規服務更具彈性,包括在晚上、週末和假日提供服務。有經濟困難的家庭,同樣可獲社署減免費用。

  同時,由政府相關政策局和部門代表組成、並由我擔任主席的扶貧專責小組,亦正就天水圍區內的托兒、課餘託管及自修室服務的供求情況進行調查,好讓我們掌握更準確的數據,為家長和學生提供更適切的支援。

強化鄰里互助
______

  除了就業,我支援元朗區的另一個重點策略是鞏固社區網絡,強化鄰里互助精神。「遠親不如近鄰」,鄰里之間守望相助、互相扶持,對居住在偏遠地區的居民尤其重要。居民之間若能編織緊密的互助網絡,可以大大提升個人、家庭,以至整個社區的抗逆力。而民政事務總署和勞工及福利局在推動社區網絡發展方面均擔當重要角色。

  民政事務總署去年底已撥出額外資源,設立「天水圍鄰里互助計劃」,供天水圍區內的互助委員會申請,以舉辦加強鄰里網絡和促進鄰里互助的活動。我相信在陳專員領導下,元朗民政事務處定會繼續鼓勵和支援元朗區內的互助委員會及業主組織,更有效地發揮促進鄰里互助的功能。

  另一方面,由政府撥款三億元設立的「社區投資共享基金」,亦是以協助社區建立守望相助的「社區安全網」及共建和諧社會為目標。基金由我轄下的勞工及福利局協助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委員會管理。自去年底,基金秘書處已在天水圍區加強宣傳工作,並聯同社署為區內超過30個組織及區外團體舉辦工作坊,鼓勵他們結為夥伴,合力建立社區網絡。

  在最新一輪的申請中,基金委員會共撥款4300萬元資助29個計劃,其中14個計劃將會在天水圍進行。這些以建立鄰里互助網絡為目標的新計劃,連同其他獲「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及公益金資助的現有計劃,將惠及天水圍所有公共屋h及居屋屋苑內上萬個家庭。這些計劃的內容十分多元化,包括課餘託管、合作社及推動跨代共融的項目,加上參與機構眾多,相信將可為天水圍的社區建設注入強大的新動力。

醫療及康復設施
_______

  我知道天水圍居民也十分關注區內的醫療及康復設施發展,因此我想藉此機會重申政府在這方面所作的積極回應。大家都知道,政府計劃在天水圍北第109區開設一間新的普通科門診診所,我們現正盡力加快工程進度及其他必要程序,希望診所能在二○一二年或以前落成。我們亦正研究在天水圍興建一所醫院,並已就選址和規劃等事宜開展前期準備工作。此外,政府當局和醫管局已決定推出為期兩年的試驗計劃,讓在天水圍北居住的長期病患者可以醫管局診所的收費獲得私營醫務所服務。計劃預期可在二○○八年年中開展。

  為加強支援在天水圍居住的精神病康復者、懷疑有精神病人士,以及他們的家人和照顧者,我們更計劃在天水圍設立一個新的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為他們提供一站式社區支援及康復服務。此外,為了讓面臨危機的人士和家庭能獲得更適時的介入服務。社署已自今年二月起將查詢有關社會保障服務資料的來電分流至「1823綜合電話查詢中心」處理,使接聽社署熱線來電的社工能夠更快處理需要輔導及其他深入援助的求助電話。

總結
__

  從上述所提到的各種措施,以及稍後同事為大家詳述的工作計劃,希望能讓大家感受到政府對推動元朗區發展及加強支援區內居民的決心。在過去半年來,社會上不少商界和民間團體、企業以至個別人士,都以實際行動向元朗區,尤其是天水圍居民表達關懷。然而,除了政府、商界和其他團體的努力之外,居民自強不息和鄰里互助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希望透過推動就業,能協助元朗區居民重拾自信、自力更生,從而改善生活。我亦深信大家必定會向自己的鄰舍伸出援手,發揮互助互愛的精神,使元朗這個社區不但更加繁榮,也更加溫暖。

  最後,我祝願元朗區的居民個個安居樂業,身體健康。多謝各位。



2008年3月18日(星期二)
香港時間11時32分

列印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