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寄給朋友 政府新聞網
行政長官出席博愛醫院開幕典禮(只有中文)(附圖/短片)
***************************

  以下為行政長官曾蔭權今日(二月十四日)上午出席博愛醫院開幕典禮的致辭全文:

胡(定旭)主席、林(建康)主席、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今天是農曆年初八,我首先祝各位鼠年萬事如意,身體健康。

  博愛醫院在去年完成重建工程,一踏進這間簇新的醫院大樓,看到現代化的設計及先進的設施,很難想像在八十多年前成立的博愛醫院,只是一間兩層高及只有數張病床的鄉村醫院。

  博愛醫院的外觀及設備改變了,但不變的是博愛「博施濟眾,慈善仁愛」的服務宗旨。重建後的博愛醫院會積極發展為日間診療中心,集中提供日間治療及非急症手術,以配合由住院護理轉為社區護理的國際醫療發展趨勢。博愛醫院的演變,見證茩輕鞃敻屭謍蛌漱斷進步。

  近年,隨茪悀臛繴s市鎮人口急速增長,政府非常關注新界西居民對公營醫療服務的需求。博愛醫院的新設施陸續投入服務後,相信可以紓緩新界西聯網內住院和急症室服務的緊張情況。在中長期規劃方面,政府會在天水圍興建一座醫院,我們現正就選址和規劃進行前期的準備工作。

  香港作為一個現代化的國際大都會,醫療服務水平之高,值得我們驕傲。能夠有此成就,除了是政府大幅投資醫療基建外,亦有賴我們高度專業的醫療人員努力不懈為市民服務。

  展望將來,我們的醫療制度必須與時並進,不論在軟件和硬件方面都要持續發展,以維持優質的醫療服務。然而,我們和很多其他國家一樣,需要面對人口老化和醫療成本上升所帶來的嚴峻挑戰。我們必須未雨綢繆,改進醫療制度的服務模式和市場結構,以及研究用最合適的方法引入輔助融資。

  醫療改革的目的,是為了令市民更健康,得到更大的保障,同時令資源運用可更靈活。

  為推動改革和改善服務,我已經承諾會將政府在醫療壎秅霅悸熄}支,會由現時佔政府經常開支15%,在我這屆任內增加至17%。醫療改革需要得到公眾的參與,政府必須與市民大眾一起探討,怎樣的制度最適合香港社會的需要和最符合市民的期望。政府在不久將來,會就醫療服務改革和不同的輔助融資方案,進行公眾諮詢。

  由於醫療融資問題相當複雜,我們會確保諮詢的設計能夠讓市民充分討論改革方案的利弊,以及融資方案背後的社會價值觀和取向。我希望在醫療改革這個關乎全體市民和下一代福祉的問題上,能夠在社會取得共識,為改革向前踏出重要的一步。

  除了要為長遠改革作出努力,我們亦必須不斷提升服務質素和水平,為巿民的健康提供更佳保障。我們會繼續加強人才培訓,並不斷檢視各類服務的需求和使用情況,作出適當的改善、規劃及調整。我們亦會探討新的服務模式,例如研究透過合作和交流,匯聚人才,以助提升整體的醫療水平。

  最後,我藉此機會感謝所有醫護人員所付出的努力,希望大家能夠繼續謹守崗位,為香港巿民提供更優質的醫療服務。我亦在此祝願博愛醫院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多謝各位!



2008年2月14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11時53分

圖片 圖片
列印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