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英文版 寄給朋友 政府新聞網
立法會十八題:智能身份證的耐用性
****************

  以下為保安局局長李少光今日(一月十六日)在立法會會議就馮檢基議員有關智能身份證的耐用性的提問的書面答覆:

問題:

  本人接獲一名市民投訴,表示未能成功申請以智能身份證使用公共圖書館的服務,原因是他的智能身份證內的資料無法被讀取。圖書館的職員告訴他,同類情況過往曾出現,該問題可能與身份證內的晶片的表面氧化了有關。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自智能身份證於二○○三年六月推出以來,政府每年接獲多少宗有關智能身份證內的資料未能被讀取的報告;有否研究出現這情況的原因,以及所述情況對執法機構核實市民身份(例如使用e-道作出入境管制)的工作的影響;

(二) 政府批出的智能身份證供應合約就智能身份證的耐用性有甚麼要求;有否評估出現上述氧化情況是否反映有關的身份證未達既定的耐用性要求;若評估結果確實如此,有何補救措施;及

(三) 當局如何處理智能身份證的資料無法被讀取的個案,以及會否為有關的持有人免費更換身份證?

答覆:

主席女士:

  就馮檢基議員的提問,我們的具體回應如下:

(一) 根據入境事務處(「入境處」)的經驗,雖然智能身份證以耐用的物料製成,晶片亦可能會因一些外在因素而損壞。因此,入境處已提醒智能身份證持有人,應將智能身份證存放在適當的保護套內,切勿摺曲或以磁石觸碰智能身份證,或將智能身份證與鑰匙或硬幣等放在一起。

  政府沒有收集智能身份證晶片內資料不能被讀取的統計數字。惟自二○○三年六月起,在入境處共簽發的約770萬張智能身份證中,因晶片損壞而需換證的個案約有9,500宗,佔總簽發量的0.12%。

  除出入境檢查以外,大部份執法機構的日常工作都不須讀取智能身份證內的資料。在使用自助出入境檢查系統(「e-道」)時,如晶片內的資料未能被讀取,巿民仍可經傳統櫃位辦理出入境手續,核實他們的身份。

(二) 智能身份證的晶片由一家國際著名的晶片承辦商製造。晶片是以耐用的合金製成,曾在多個國家及機構進行一連串嚴格測試。每張智能身份證均須經多重品質檢查,以確保晶片的正常運作,才簽發給市民使用。在政府與承辦商的合約中,列明了智能身份證的設計耐用度為可被讀寫達十萬次及使用達十年。目前入境處並未發現智能身份證未達耐用性的要求。

  根據承辦商的分析及專業意見,入境處相信部份晶片出現污漬是由外在因素所致,而並非晶片本身出現氧化。

(三) 巿民若懷疑本身的智能身份證晶片損壞,可向入境處查詢。倘若有證據顯示晶片非因人為因素而受到損壞,入境處會因應個別情況為市民免費更換身份證。若損壞涉及人為因素,則申請人需繳交335元的補領智能身份證費用。



2008年1月16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6時32分

列印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