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寄給朋友 政府主網頁
水務署就本港水塘發現海鷗形菌作出回應(只有中文)
************************

  就傳媒查詢有關今日(八月五日)有報道指本港六成水塘的水含有香港海鷗形菌一事,水務署發言人回應如下(只有中文):

  「香港是世界上可享用最安全食水的地區之一。所有原水,包括東江水和水塘水,均在水務署的濾水廠進行嚴格處理和消毒程序,確保食水水質清澈、無味、衛生和不含病原細菌,才供給市民飲用。

  水務署訂有一個廣泛和全面的水質恆常監測機制,在二○○六/○七年間,在整個供水系統,包括集水區,水塘,濾水廠,配水庫,輸水幹管和客戶水龍頭抽取超過165,000個樣本進行不同種類的化驗,確保水質安全和符合世界衛生組織(世衛)在化學和細菌含量方面所訂定的飲用水水質準則。過去三年,水務署抽驗的所有食水樣本均不含任何大腸桿菌和埃希氏菌。

  此外,當食水離開濾水廠時,每公升均含有一毫克的殘餘氯,以控制細菌生長,確保送往用戶途中不受污染和水質安全。由於氯氣能有效消滅細菌,目前沒有證據顯示香港海鷗形菌會對食水水質構成任何風險。除此以外,還有一個由專家、學者和環保人士組成的水質事務諮詢委員會,共同監察香港的食水水質,並對供水事務提供意見。

  目前,世衛和其他國際權威機構,例如美國環保署,都是以大腸桿菌和埃希氏菌作為水質污染的指標細菌和食水安全的指標。大腸桿菌和埃希氏菌的含量是顯示其他病源細菌存活的指標,亦是水質安全的一個重要參數。

  香港食水供應系統是建基於一個由水源經食水處理程序至用戶的多重保障體系,確保水質安全和符合世衛的準則,市民可以安心飲用。

  水務署一直致力控制和保護集水區的水質,配合水塘的自然除淨能力和生態平衡,維持水塘存水的水質。由於水塘的魚類配合陽光、溫度和其他生物,發揮其維持生態平衡的作用,因此,水務署並不會清除水塘中的魚類,令水塘生態失衡,而影響水質。

  由於天然水體和未經處理的原水一般都可能含有不同種類的微生物,水務署呼籲市民絕不應飲用未經處理和消毒的原水包括水塘水,以免受到感染或生病,影響健康。」



2007年8月5日(星期日)
香港時間17時28分

列印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