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寄給朋友 政府主網頁
工業貿易署署長黎以德在新界總商會晚宴致辭(只有中文)
**************************

以下為工業貿易署署長黎以德今日(七月二十六日)出席新界總商會晚宴致辭:

張(德熙)會長、王(振聲)主席、各位新界總商會的朋友:

  CEPA自2004年1月實施以來,經歷多次磋商和逐步開放,各個範疇均取得顯著的成果。在貨物貿易方面,自2006年1月起,所有香港生產的產品,只要符合雙方商定的CEPA原產地規則,都可以享有零關稅優惠進口內地。在服務貿易方面,港商在多個服務領域享有優惠待遇進入內地開設業務。

CEPA補充協議四

  2007年6月,特區政府與中央人民政府就新一輪擴大服務貿易開放和兩地經濟合作達成共識,簽署了CEPA的第四份補充協議,其開放程度,較以往幾份補充協議更廣更深。由2008年1月1日起,內地將會推行共40項新的市場開放措施,涵蓋28個服務範疇,包括深化17個現有CEPA服務領域的開放。

  新優惠的形式包括降低資金要求、開放股權限制、降低地域及服務範圍的限制、以跨境交付方式提供服務,讓業界無需在內地成立企業亦可發展內地市場等。降低各服務領域的開業門檻,有助香港中小企業利用CEPA優惠,拓展內地市場。

  新補充協議也加入11個新領域,使CEPA的服務領域總數增加至38個。在公用事業方面,允許獨資參與建設與經營內地中等城市的燃氣、熱力、供水及排水管網絡,以及在廣東省試點以獨資民辦非企業形式提供養老服務。香港服務提供者能享受到相等或優於東盟的服務提供者享有的優惠,在計算機及相關服務、市場調研、印刷、攝影、翻譯、環境、體育等多個行業開設獨資或合資企業。

  開放措施涵蓋香港的重要服務行業,引證了國家「十一•五規劃」中支持香港金融、物流、旅遊、資訊等服務業,有助維持香港作為國際金融服務、貿易和航運中心的地位。

CEPA實施概況

  貨物零關稅方面,截至2007年6月,工業貿易署及五家政府認可簽發來源證機構已累積批出24,174份CEPA原產地證書,涉及貨值超過86億港元,主要的貨品類別為藥用護理用品、塑膠製品、紡織及成衣製品和食品飲品。根據內地的資料,在2004年至2006年間利用CEPA通關所節省的關稅達6.2億元人民幣。

  在服務貿易方面,所有合資格的「香港服務提供者」,可以“自然人”或“法人”的身份享有CEPA優惠待遇。自然人即香港永久性居民;法人即根據香港法律成立的公司、合伙或獨資企業,在香港從事實質性商業經營三或五年,並獲工業貿易署簽發《香港服務提供者證明書》。

  截至2007年6月,已有1,040家公司獲簽發《香港服務提供者證明書》,其中很多已在內地開辦業務,包括跨省市運輸物流網絡、連鎖零售店、管理諮詢公司、電影院等。

  截至2006年12月,香港居民在全國設立2,485戶個體工商戶,註冊資金達1.39億元人民幣,當中超過八成在廣東省,主要從事零售和餐飲業務。

專業服務

  CEPA降低專業人士在內地的執業和開業門檻,並允許香港居民參加內地專業考試(如法律、醫療及牙醫、以及38項專業技術人員),以取得內地的專業資格。

  兩地的專業團體和規管機構已為10項專業資格達成互認協議,涉及建築工程、證券及期貨、保險中介、會計及專利代理等。最近,雙方亦同意成立工作小組,推進建築專業人員在取得專業資格互認後的註冊和執業工作。

CEPA對香港經濟的效益

  特區政府於2007年6月完成CEPA經濟影響新一輪評估,結果顯示,在實施的首三年(2004至2006年),CEPA已為香港創造36,000個新增職位,帶來51億港元的額外資本投資,而「個人遊」計劃訪港的旅客則帶來227億港元額外消費。預計在2007年之後,CEPA會繼續為香港創造5,000個新職位和26億港元的額外資本投資。這些數字尚未包括去年和今年公布的開放措施。

  更重要的是,CEPA為香港帶來許多無形效益。它創造了一個全新的經濟平台,讓香港能夠長遠加強與內地的經貿聯繫,建立夥伴關係。當中,香港作為內地服務提供者的角色將日益加強,成為把優質資金及管理知識引進內地的重要渠道,提升兩地在區內及國際市場的共同競爭力。另外,CEPA進一步確立香港作為主要中介人的角色,提供雙向的服務平台,既吸引外國資金進入內地投資,同時協助內地企業及資金透過來港投資加快打進國際市場。

CEPA對內地經濟的效益

  CEPA是一個「優勢互補、互惠雙贏」的協議。特區政府的最新CEPA經濟影響評估顯示,CEPA在2004年至2006年為內地居民在內地創造16,000個新增職位,以及引動香港公司在內地服務業作出港幣92億港元的額外資本投資。預計在2007年及以後,CEPA會再為內地居民提供12,000個新增職位,並為內地服務業增加46億港元的額外投資。

  無形效益方面,港商引進的優質資本、專業人才、國際級的管理及市場推廣經驗,有助促進內地服務業的迅速發展。內地服務業開放予香港公司,亦有助其確立市場准入制度化、提高專業水平,加快內地全面融入全球經濟體系,促進國家的長遠經濟發展。

CEPA貿易投資便利化

  雙方在多個領域(例如知識產權保護、法律法規透明度等)加強合作,改善整體營商環境。CEPA的貿易投資便利化措施,也十分配合國家鼓勵國內企業「走出去」的政策。自內地於2004年8月底簡化了內地企業來港開業的申請程序後,由2004年9月至2006年年底,已有603家內地企業獲准來港投資,涉及投資額高達39億美元。補充協議四加強金融合作,進一步凝聚內地銀行、基金管理公司來港開展業務,強化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展望 -「優勢互補、互惠雙贏」方向

  業界可抓緊CEPA帶來的機遇,尤其是補充協議四新開放措施創造的商機,為開拓內地市場作出周詳的計劃和部署,在區內以至國際市場中保持競爭力。

  特區政府將會繼續與業界保持緊密聯繫,了解它們對未來進一步擴大開放措施的意見,及在內地利用CEPA優惠時遇到的問題,並提供協助。同時透過駐內地(北京、上海、廣東和成都)的辦事處,與各地方政府聯絡,推進CEPA貿易投資便利化方面的工作,深化CEPA的實施。

  工業貿易署設立一站式CEPA查詢及諮詢熱線(2398 5667),CEPA專題網站(www.tid.gov.hk)提供CEPA的最新資訊,包括按行業分類的CEPA服務業資料庫、不同行業的「投資便覽」、以及連結到多個內地的相關政府網站,為業界提供投資和營商資訊。

  為慶祝特區成立十周年,定於9月19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辦CEPA專題論壇,邀請商務部、內地省市官員介紹CEPA補充協議四的開放內容,和落實CEPA的具體措施。



2007年7月26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20時19分

列印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