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寄給朋友 政府主網頁
回顧過去前瞻未來 四位著名講者細說香港發展(只有中文)
***************************

  香港在發展過程中,如何面對各種挑戰和壓力?如何推進香港成為金融中心?香港和內地在過去十年如何在制度,經濟及跨境活動上融合?出生率偏低,未婚女性數目上升,香港人口政策何去何從?

  為配合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十周年的紀念,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香港公共圖書館將於六月二十三日、七月十四日、八月四日及九月一日下午二時三十分至四時三十分,以「香港的發展 ─ 回顧與前瞻」為題,於香港中央圖書館地下演講廳舉行一系列講座。

  四位著名講者包括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委員及香港總商會主席蔣麗莉、香港中文大學研究講座教授及香港亞太研究所所長楊汝萬、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周永新與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院長陳家強,以不同講題剖析香港在社會、經濟及政策上的發展。

  如其他大都市,香港在發展過程中要面對各種挑戰和壓力,要達至可持續發展,整個社會需群策群力,均衡經濟、環境和社會各方面的需要。蔣麗莉博士在六月二十三日的首場講座中,以「香港要發展 ─ 香港要可持續發展!」為題,討論商界在可持續發展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自九七回歸後,香港與內地在制度上、經濟上和社會上均日趨融合。七月十四日,楊汝萬教授以「香港與內地的十載融合」為題,審視增進兩地之間人流、訊息流和資金流更暢順發展的新政策;追蹤分析兩地的經濟關係;同時探討工作、生活和消費習慣等包羅萬有的跨境社會活動,由疾病傳播,孕婦來港產子以至社會貧富懸殊等問題。

  出生率持續偏低、未婚女性數目上升……香港二○○六年中期人口統計結果顯示香港人口正急速老化,而香港人口增長主要倚賴從內地來港定居的移民。八月四日,周永新教授以「香港的社會發展 — 從2006年人口統計看香港的人口政策」為題,討論各問題對香港的影響,以及政府應如何制訂人口政策,以確保香港的持續發展。

  何謂國際級的金融中心?香港又是否具備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條件?以此定位是否切合香港的需要及整體發展策略?九月一日,陳家強院長將討論「如何推進香港成為國際金融中心」,並會就市場規模、深度、人才培訓及創新能力等問題作深入探討。

  四場講座均以粵語進行,免費入場,座位先到先得。查詢:二九二一 ○二二二。



2007年6月15日(星期五)
香港時間11時25分

列印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