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英文版 寄給朋友 政府主網頁
行政長官全球氣候變化會議閉幕辭(附圖)
*******************

  以下為行政長官曾蔭權今日(五月三十一日)下午在全球氣候變化會議 2007致閉幕辭全文(中譯本):

潘樂陶先生、各位嘉賓、各位先生、女士:

  感謝大會邀請我今天為活動致閉幕辭。香港得以主辦這深受重視的全球氣候變化國際會議,殊感光榮。全球暖化是地球當今面對的最嚴峻挑戰。各地專家雲集出席這高峰會,正好顯示全球決心匯聚力量,盡全力對付這個至關重要的問題。

  會議也凸顯香港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高度重視。在座各位都是世界各地對抗全球暖化的領袖人物。會議和其中取得的成果,定必可為香港和其他城市應付氣候變化的嚴峻考驗,帶來正面而深遠的影響。

  過去三天,大家藉虓|議的獨有平台集思廣議,分別從科學、技術和社會經濟等角度,探討紓緩全球暖化的有效方法;各地決策官員也可與世界環保專家交流意見,商討緩減氣候變化影響的最佳方法。

  人類要為氣候變化負上責任,這是全球科學研究的共識。各位嘉賓的發言和簡報,再次肯定了這一點。

  過去數十年,世界各地工業化迅速,發展水平前所未有,其中尤以亞洲地區為甚。我們的生產和消耗規模遠超前人想象。工廠日以繼夜運作,以應付龐大需求。然而,全球的消耗模式出現了不均衡現象。

  一個發達國家的消耗量,經常較多個發展中國家的消耗總和還要多。面對全球暖化,貧窮國家所遭受的打擊卻往往最嚴重。這些國家根本無力扭轉劣勢,更無法應付旱災、水災和水位上升等氣候變化引致的可怕後果。

  我們仰賴各位專家為全球定立方向,制訂策略對付氣候變化的威脅。

  我相信發達國家有責任遵照聯合國所訂「共同而有區別」的基本原則,擔當領導角色。英國推出《氣候變化草案》,便是發達國家履行義務的例子。

  我們目前的挑戰,是怎樣使地區發展和能源消耗都能夠更持續進行。可採用的方法很多,例如新科技、經濟措施和政府政策等。不過,時間所餘不多。報章雜誌、電視,甚至差點成為美國總統、去年來港宣傳其奧斯卡得獎紀錄片《絕望真相》的戈爾先生,都不住提醒我們對氣候變化及其潛在危險的關注。

  日常生活上,環保意識的建立多集中於節省能源和發展清潔燃料方面。我們應該說服消費者為環保作出精明選擇,即使要改變一下生活方式也無不可。

  猶如節食那樣,這堣痐@分、那堣痐@分,總會收效。

  全球數字顯示,香港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佔全球排放量不足0.2%,按人均計位於發達社會最低之列。二零零五年,本港的排放量為人均6.5公噸,美國為24公噸,英國和日本為11公噸,新加坡則為9公噸。一九九零至二零零五年,本港的排放密度──即按經濟規模計算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實際減少41%。這清楚顯示本港經濟效率高,也更有效使用能源。

  雖然這樣,地球上無一國家、城市、鄉鎮或村落不直接或間接受到全球暖化所威脅。世上並無安全地帶可倖免,而香港正全力應付這項挑戰。

  相對於大多數發達城市,香港的優勢在於我們沒有耗用大量能源的重工業。香港的經濟成就建基於低能源耗用量及高增值的服務行業。

  同樣重要的,是政府與市民群策群力,增進能源效益和使用清潔燃料。

  本港溫室氣體主要源自發電,佔總排放量大約六成。這並非新現象。十年前,政府已經禁止興建新的燃煤發電廠,改以更環保的天然氣發電廠取代,以紓緩這方面的問題。

  我們繼續鼓勵香港兩家電力公司轉用清潔燃料。明年與兩家公司續訂管制計劃時,便會把兩電的准許回報率與減排表現掛u。換句話說,公司的盈利能力將很大程度取決於公司營運有多環保。

  我們也訂定許多措施和計劃,以應付本港的氣候變化,其中包括推廣再生能源。我們的目標,是至二零一二年,全港供電總量的1至2%來自再生能源。

  本港首台風力發電機在離島南丫島運作超過一年。我們現正進行另一個風力發電機計劃,地點在另一個離島喜靈洲。我們也展開了一項使用堆填區甲烷氣體作燃料的計劃。

  政府也帶頭推廣能源效益。根據最新估計,我們可望在二零零七年三月底止的四年內節省用電量6%。待年底收集所有數據後,便可得出最終數字。由二零零五年起,所有政府新建築物必須符合環保的耗電準則,包括安裝自動控制開關的照明系統和效能更高的空調系統。許多政府建築物也安裝了太陽能光伏板,公共屋h今年稍後也會陸續安裝。

  香港不僅有繁忙熙攘的商業區,更有大約43%的土地,即接近一半,闢為郊野公園或其他綠化區,不作商業發展用途。香港的優美自然環境,是我們引以為榮的。過去五年,我們種植逾1100萬棵樹,未來還會種植更多。植樹綠化已確證為實現碳封存的有效方法,是對付全球暖化的重要武器。

  不論你曾否踏足我們的郊野公園,卻很可能使用過香港無遠弗屆的公共運輸網絡。香港人口幾近700萬,我們的運輸系統是推動可持續發展的要素。我們採用安全、高效和相對廉宜的運輸系統載送市民上下班,從而把運輸業排放的溫室氣體控制至總排放量的15%。香港每天有超過1100萬人次舟車往返,其中九成乘坐公共交通公具,取得這成績實在很不錯。

  要對付氣候變化,每個人都要履行自身的責任,才可以成功。政府、大企業、非政府組織和市民大眾,都要肩負各自的重要任務。香港的可持續發展委員會現正就改善空氣質素和能源效益,徵詢市民意見。具體來說,我們致力尋求減低耗用量的方法,提升用電需求管理。保育專家在大多數社會,包括香港,都是樂意提供意見的一群,我們也確實需要這些專才尋求更環保的方法,推動這個城市。我們也正促請商界在日常決策中注入環保理念和保育目標。

  這一切不但有助改善香港的空氣質素,降低成本,更在香港邁向低碳經濟體的過程中,為創業者開拓新商機。為減低溫室氣體排放量而開發的新技術,無論是開發清潔燃料或生產更具能源效益的家用電器,都是新商機的一些例子。成功把氣候變化與企業策略相結合而產生商機,是這場全球挑戰的致勝之道。

  不過,香港的環保戰不限於本土範圍,更是跨境問題。香港的空氣污染約八成源自珠江三角洲,這是香港接壤中國內地的地區。我們已跟毗鄰省份合作,努力改善空氣質素,務求在二零一零年前達至減排目標。香港也為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工廠提供技術援助,改善生產技術,目的是向這些工廠,特別是中小型企業,展示可採用更環保和更有效的生產工序提升生產力,節省成本。

  在香港,我們正採用經濟獎勵和公民教育等方法,促使消費者加入減排溫室氣體的戰役。車主如改用環保車輛,最高可獲港幣五萬元(即逾6,000美元)的稅項寬免。我們現正推行能源效益標籤計劃,這項由一九九五年實施至今的自願參與計劃,可幫助市民取得更多資訊,選購所需產品。當局也向立法會提交條例草案,把空調機、冷凍器具和緊湊型熒光燈(慳電膽)納入新增的強制性計劃。

  這一切措施所傳遞的信息,就是每個人都可以也必須盡一分力,為我們的子孫後代保護環境。每個人都可以作出正確的選擇,即使要改變一些長久以來的使用習慣亦無妨。大多數市民都樂意支持環保,很多時候只需要稍為提醒一下便可以。政府推行「藍天行動」的用意正是這樣。舉一個例子,我們呼籲市民在夏天把空調溫度調校至攝氏25.5度;這個簡單舉動便可一年節省十億度電,溫室氣體更減少排放70萬公噸!政府也帶頭鼓勵市民在炎炎夏日輕裝上班,免得要把空調溫度調低幾度。

  香港以國際都會地位為榮。香港的繁榮興旺得力於國際貿易往來,而我們堅信,香港經濟要持續增長,就必須保護環境。我們必須同心協力,對抗全球暖化問題,由富強的國家倡導、保護和引領最弱小的地區,最終讓我們的子孫後代可以在美好的環境蓬勃發展,續享繁榮。

  各位先生、女士,這個氣候變化會議意義重大,有助我們達至目標,實現理想,創造更清潔、更環保、更具效益的未來。各位的真知灼見和豐富經驗,已為控制氣候變化的重大挑戰指出清楚方向,對我們啟發良多。大會即將閉幕,但我相信會議的纍纍碩果,可為全球的環保事業帶來深遠影響。

  多謝各位。





2007年5月31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19時19分

圖片
列印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