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英文版 寄給朋友 政府主網頁
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在策略發展委員會行政委員會會議後的答問全文
******************************

以下是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廖秀冬博士今日(四月十六日)出席策略發展委員會(策發會)行政委員會會議後會見傳媒的答問全文:

局長 : 今日策發會開會就「維持香港優質環境」這個議題作出討論。我向策發會報告了現時環保署在環境保護方面的工作、政策和措施。委員大致十分同意我們現時採取的政策和措施,認為有成果,而方向亦是正確的。委員亦表達市民對這(環保)方面的關注,以及要求我們在很多方面做多些工作。委員會亦討論怎樣可以利用這個契機,凝聚市民、社會、企業,以及政黨的力量,一起共同承擔,將環保政策做得更加進取和積極。另外,我們亦談及與珠三角的合作,並得到各位委員的認同,認為要加強合作,無論在訊息方面、科技交流及管理方面,大家都可以有更密切的合作關係。最後,委員亦提到在宣傳教育及推廣方面希望政府再多做一些工作,通過不同傳媒向社會各界人士推廣,令他們對環境保護更加認識。我在這埵h謝各位策發會委員的支持和給予寶貴的意見,我們會繼續努力改善環境。

記者 : 停車熄匙的立法工作進度如何?

局長 : 我們正積極進行立法程序,草擬法例,我們會與不同地區的市民爭取共識,將停車熄匙以立法的機制去做。

記者 : 膠袋稅進度如何?

局長 : 膠袋稅是產品責任制條例之下,第一個需要立法的項目,我們現正草擬有關法例。

記者 : 今日會議有沒有討論淨化海港計劃?

局長 : 我們有匯報淨化海港計劃及污染者自付的原則,就這項計劃現在立法會已進入negative vetting的步驟。

記者 : 是否會考慮兩鐵可加可減機制在兩年後才啟動?

局長 : 我想澄清一下,兩鐵合併其實最重要是回應市民訴求,就是合併一開始,整個票價機制便會形成,然後票價的基本價會減低,這是最重要的。由基本價開始,以後我們會跟從一個機制去做事,而以前我們由九七年開始經歷過通縮,沒有減價的機制,我相信市民是明白的。另外,兩鐵合併會有協同效益,公共交通服務的質素會提升,令市民更加方便,而設計新火車走線時,亦可以用最佳的方法去做,不會因為兩間公司有競爭而令市民不方便。所以,我們希望兩鐵合併可以盡快完成,相信大家都清楚加價減價永遠都是一個爭議的話題,所以我們需要訂立一個機制,焦點不是在一次半次的減價。

記者 : 地鐵主席錢果豐說有加價壓力,而議員則要求減價,你....?

局長 : 我希望大家的討論是理性的,我覺得永遠都有減價的壓力,由我上任第一日已經有壓力,但要在合理的方式下減價,社會亦不能永遠爭論這個問題,因為減價幾時都是不足夠的,永遠都希望減多些。有一個機制去釐定減價的方案,是大家的共識,亦已討論了很多年,在這階段,因為有協同效益,兩鐵合併有空間將票價的基本價減低,由這開始以後五十年,這個基本價便已經減低了。

記者 : 立法會議員希望合併後兩年才啟動機制,現時立即減價....?

局長 : 我相信要公平一點,因為機制是可加可減,如果有減價,是否又要去freeze(凍結兩年)呢?其實現在主要是爭拗這個問題,我希望既然有機制,大家就要尊重機制。

記者 : 兩鐵票價百份之十加減幅度的問題....?

局長 : 我們在六月之內一定會回應這個問題。

記者 : 會否用國際準則量度空氣質素?

局長 : 現在我們採用的空氣質素指標亦是一個國際指標,你所指的是世界壎芠梒斑怐騊o表的指引,指引說得很清楚,它有其科學根據,如何可以令人們的健康不受空氣中的污染物影響,它指出的是最好的情況,但它清楚知道世界上有很多地方是未必做得到。定出一個指引,所有國家以這個指引作為最高目標,世界壎芠梒揖s我們按自己的實則情況,可以定下自己的指標。定下指標後,就要朝這個指標去做,要達標。我們現正在這過程中,我們看看在那一方面,例如二氧化硫,如果進行脫硫後,我們便可達標,我們便可以採用指引的標準。有一些我們是做不到的,例如懸浮粒子,很多亞洲國家都做不到,所以我們要考慮這些情況。世嬪き瑽畯怚h做,作為一個負責任的政府,我們必須看清楚指引的要求,考慮社會、經濟及民生各方面的情況,然後定下指標,定下指標後便要切實執行。

記者 : 全球暖化問題....?

局長 : 全球暖化問題,我們大致談過,香港雖然是一個很小的地方,我們亦要盡責任改善地球暖化的問題,我們已經做了很多研究,由二○○○年開始,亦已做了減排和節能的措施,我們會繼續去做。我們會根據新的數據和研究,再訂立以後長遠的政策。

(請同時參閱英文部分)



2007年4月16日(星期一)
香港時間20時18分

列印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