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英文版 寄給朋友 政府主網頁
二○○六年香港投資推廣活動取得正面成果(附圖)
***********************

  香港的投資推廣活動於二○○六年度取得正面成效。投資推廣署署長盧維思今天(一月九日)在年結記者招待會上公布,該署在二○○六年已協助了二百四十六間海外、內地及台灣公司在港開業或擴充業務,較二○○五年穩健增長百分之六,創下歷年最佳成績。

  這二百四十六個投資項目預計將為本地創造超過七千八百三十五個職位,當中包括公司於開業或擴充時即時創造的三千零九十二個職位,以及於未來兩年繼續擴展業務而額外創造的四千七百四十三個職位。這些公司的投資總額超過一百零二億四千萬港元,較二○○五年全年增加百分之十五。

穩健增長的一年
_______

  盧維思對有關成績表示歡迎,並說:「二○○六年香港的投資推廣活動再次穩步上揚,我們取得的成績顯示香港仍然是海外、內地及台灣企業選擇在本區營商的理想據點。」

  「這些良好的成績固然令人鼓舞,但是我們不能自滿,因為區內的競爭激烈。政府致力瞭解及回應香港商界的各種需求,我們意識到保持和加強香港投資環境的重要性,讓投資者繼續以香港作為在亞洲經商的理想地點。同時,投資推廣署也將繼續協助外國、內地和台灣企業在這裡開業和擴充業務。」

香港區域及全球外來直接投資主要目的地的角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

  香港持續成為外來直接投資優先選擇的地點。根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發表的《2006年世界投資報告》,香港穩站亞洲區內第二大外來直接投資目的地,僅次於中國內地。二○○五年流入香港的外來直接投資高達二千六百十一五億港元(三百三十五億美元)。在全球排行榜上,香港二○○五年的外來直接投資流入量排名第六。

  最新數字顯示流入香港的外來直接投資持續強勁。政府統計處錄得二○○六年首三季的外來直接投資流入量達二千三百零九億港元(二百九十六億美元),較二○○五年同期增加四百零二億九千多萬港元。

  此外,二○○六年地區總部及地區辦事處在港的數字也創下歷年新高,顯示外資公司仍視香港為監督亞洲業務的理想基地。根據政府統計處進行的二○○六年代表香港境外母公司的駐港公司按年統計調查結果,截至二○○六年六月一日,代表香港境外母公司的駐港地區總部及地區辦事處共有三千八百四十五間,當地辦事處則有二千五百零九間。

二○○六年的重點項目
__________

  香港是通往中國內地的大門及亞洲商業樞紐,其獨特定位成功吸引眾多來自不同行業的外資公司設立業務,以便與區內的目標客戶群聯繫。例如,芝加哥商業交易所在港開設亞太地區總部,以擴展為亞洲區客戶所提供的貨品和服務;拜耳材料科技在香港成立亞太總部,監督其商業和服務部門的地區管理運作;世界最大的甲醇生產及經銷商 Methanex 把亞太營銷和物流業務移師香港。

  投資推廣署一直致力推廣香港作為外資公司拓展珠江三角洲業務的理想基地,該署去年出版有關珠三角經濟整合的研究報告書 (The Pearl River Delta - the Facts and Figures)的第四版。該書由香港大學商學院教授米歇爾•恩萊特 (Michael Enright) 及作者司各特(Edith Scott)撰寫。該報告書自二○○三年首次推出以來,已成為有關大珠三角(包括香港及澳門在內)的可靠資料及數據的重要來源,投資者亦經常參考當中的資料以配合其在香港及珠三角的業務發展計劃。

  二○○六年,投資推廣署與內地主要省市包括廣東、福建、東莞、廣州、深圳、珠海、江門及佛山聯合舉辦了八場聯合投資推廣活動,向巴黎、費城、哥本哈根、斯德哥爾摩、首爾、佛羅倫斯、聖地牙哥及杜塞爾多夫的準投資者作推廣。這些研討會均獲得熱烈反應,在眾多舉辦的推廣活動上,出席人數達數百人以上。投資推廣署聯同廣東在巴黎的大型聯合投資推廣活動尤為成功,「2006粵港 –歐洲經濟技術貿易合作交流會」吸引了超過二千名企業代表出席。

  投資推廣署亦不斷積極向內地企業推廣香港作為拓展海外業務跳板的獨特優勢。在過去十二個月內,該署在內地十三個城市安排了十七場研討會。

  投資推廣署在二○○六年已完成四十一個有關內地公司在港投資的項目,佔項目總數百分之十七,顯示香港仍然是內地公司擴充地區和國際業務的理想跳板。例如,內地規模最大的律師事務所之一君合律師事務所成立香港辦事處,以拓展其地區業務;著名傳統中藥製造商北京同仁堂國藥有限公司在大埔開設生產研發基地;而佛山市航運有限公司則在香港成立首間海外辦事處,提供一系列的服務。

  為加強吸引內地投資方面的工作,投資推廣署投入了更多的資源去覆蓋內地市場,包括於二○○六年在北京和新成立的上海及成都香港經濟貿易辦事處成立了投資推廣隊伍,並增加該署在駐粵香港經濟貿易辦事處的員工數目。

  內地企業對於投資香港的資料需求日增,投資推廣署亦因應加強針對內地投資者的市場推廣。該署去年製作了專為廣東企業而設的《手把手助內地企業投資香港》小冊子,提供有關在香港成立業務的詳盡資料。

  此外,投資推廣署亦支持及參與重要的國際商業活動,向主要目標市場推廣香港,並為香港物色具潛力的新投資者。這些活動例子包括在二○○六年舉行的亞太債券研討會、亞洲國際房地產投資展覽會、亞洲有線與衛星電視廣播協會年會、CNBC 亞洲商業領袖獎及世界3G論壇及流動會議。

《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效應
______________

  自《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簡稱《安排》)於二○○四年實施以來,投資推廣署一直積極籌辦或參與在北美洲、歐洲及亞太區舉行的推介會,藉此良機向海外、內地及台灣的投資者推介於《安排》下在港開設業務的優勢。該署並統計《安排》對企業作出投資決策的影響。

  投資推廣署二○○六年已完成的二百四十六個項目中,六十一間公司(百分之二十五)表示決定投資時,《安排》是它們考慮的其中一項因素。此外,二十二間公司因為《安排》效應而選址香港,而六十一間公司中的部分公司則因此加速落實投資計劃,和/或加大投資金額或聘請更多員工,跟前年的統計數字相若。自二○○四年《安排》實施以來,其對投資推廣的效應一直維持於同樣的水平。


展望未來
____

  投資推廣署在二○○六年成功吸引來自不同行業的外資公司,包括消費品、零售、採購、金融服務、旅遊、飲食、資訊科技、科技、電訊、媒體、多媒體、專業服務、運輸及製造業。盧維思表示,為了保留現有的投資者及鼓勵他們在港擴展,投資推廣署將繼續為投資者提供後續服務。這些服務包括,例如協助提供相關資訊、有關條例方面的事宜、或尋求國際學校等等。

  該署也將致力繼續在傳統和新興市場舉行投資推廣活動,進一步接觸更多具潛力的投資者。

  盧維思對來年的香港投資推廣活動表示樂觀。

  他說:「我們必須繼續保留現有投資者,並吸引更多對香港具策略重要性的企業。這些公司不單在本地創造就業機會,也同時帶來新技能和科技,對香港的長期經濟增長至為重要。」

  盧維思總結說:「我們二○○七年的目標是完成大約二百五十個項目。為達目標,我們的行業投資推廣小組將繼續物色、吸引及協助來自世界各地從事優先行業的投資者來港,並將繼續與香港及世界各地的商業社群緊密合作。」



2007年1月9日(星期二)
香港時間11時01分

圖片 圖片 圖片
列印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