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英文版 寄給朋友 政府主網頁
立法會二題:本港與其他城市空氣質素比較
*******************

  以下是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廖秀冬博士今日(十二月二十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就呂明華議員的提問所作的答覆:


問題:

  據報,最近有政經界人士及學者表示,本港空氣污染問題嚴重而令其家人遷往其他地區居住。此外,亦有證券公司因本港空氣污染問題而降低三間本港房地產公司股票的投資評級,轉而推介其他地區的房地產類股票。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是否知悉紐約、三藩市、華盛頓、芝加哥、倫敦和新加坡等知名城市的最新平均空氣污染指數及人均壽命;及

(二) 本港現時採用的空氣污染指數可否與上述城市的空氣污染指數作出比較;若可,比較的結果是甚麼;若不可,原因是甚麼?


答覆:

主席女士:

  在回應呂議員的具體問題前,我希望先解釋國際上釐訂空氣質素標準和計算空氣污染方法的情況。目前國際上並沒有統一的空氣質素標準。世界壎芠梒期鷁M為空氣質素提出指引,但亦明確指出各個國家地區訂立的空氣質素法定標準須平衡對健康影響、切實可行的技術、社會政治情況及經濟等因素。故此,各國及地區均因應當地情況而設定各自的空氣質素標準,舉例來說 -

(一) 二氧化硫的24小時限值,世尷獐郱ヲO20微克/立方米(下同),美國是365,香港是350,歐盟是125。可是,雖然歐盟的標準值定得很高,但容許超標次數也相應提高,分別是美國和香港同為每年一次;而歐盟則為每年三次;

(二) 二氧化氮的1小時限值,世孺M歐盟的標準是200微克/立方米,挪威是150,香港是300。但歐盟和挪威分別容許每年超標18次及8次,遠超香港每年只容許超標3次;以及

(三) 可吸入懸浮粒子(PM10)的24小時限值,世孺M歐盟的標準是50微克/立方米,美國是150,香港是180。但歐盟每年容許超標35次;而美國及和香港只容許每年超標1次。

  同時,國際上亦沒有統一的方法來計算和發布空氣污染指數,城市之間發布空氣污染指數的方式和算法存在茷雂j差異。

  主席女士,在以上所指出的限制下,我們就茼U地公開的資料,回應呂議員的提問如下-

(一) 我們未能從紐約、三藩市、華盛頓、芝加哥、倫敦和新加坡等城市的網頁或其他發放的資料中找到他們的平均空氣污染指數資料。至於人均壽命方面,根據聯合國二○○六年八月一日的統計資料,在香港男性的出生時平均預期壽命為79歲,女性則為85歲﹔美國男性的出生時平均預期壽命為75歲,女性則為80歲﹔英國男性的出生時平均預期壽命為76歲,女性則為81歲﹔新加坡男性為77歲,女性則為81歲。我們未能找到紐約、三藩市、華盛頓、芝加哥、倫敦等城市為基準的人均壽命資料。

(二) 由於空氣中有很多不同的污染物,它們的濃度變化對空氣污染的影響是複雜的,但一般市民不容易從那麼多的數據中了解空氣污染的水平和變化。設立空氣污染指數的目的,是把空氣中主要空氣污染物的不同濃度轉化成一個簡單的數值,以方便當地市民較容易了解空氣污染的大致水平和變化。但由於目前並沒有統一的空氣污染指數計算方法,比較並不容易。舉例來說,香港採用的指數分為五級,數值介乎0至500。歐洲城市如倫敦和巴黎的空氣污染指數的數值則介乎1至10,但兩地指數的分級及計算方法也彼此不同。美國城市採用的指數雖然數值都是介乎0至500,但算法和香港卻並不相同。另外,香港的指數是實時計算、每小時發布。有些城市例如新加坡的空氣污染指數則是每天計算和發布一次。更有城市例如東京等只發布個別污染物濃度而沒有設立空氣污染指數。

  同時,空氣污染指數一般是根據空氣質素標準計算,但世界各先進地區的空氣質素指標訂定的方式和要求也不相同。例如歐盟二氧化硫標準的一小時平均值在一年內可超過限值24次,香港空氣質素指標只容許超過限值三次;而歐盟可吸入懸浮粒子在一年內須超過其日均限值35天才視為超過標準,香港則只超過限值1天便視為超標。因此,我們也不能將各地空氣質素標準和香港空氣質素指標直接比較。不過如果要將城市之間作比較,最好是比較實際的污染物濃度,可直接分辨高低。如所用標準相差太遠,會誤導市民。



2006年12月20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2時4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