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英文版 寄給朋友 政府主網頁
立法會十四題:財政預算與實際收支
****************

  以下為今日(十一月十五日)在立法會會議上馮檢基議員的提問和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馬時亨的書面答覆:


問題:

  有研究機構指政府的理財原則傾向保守估計庫房收入及過高估計未來開支,以致多年來財政預算與實際的收支數字有頗大差距。再者,根據《基本法》第一百零七條﹕「香港特別行政區的財政預算以量入為出為原則,力求收支平衡,避免赤字,並與本地生產總值的增長率相適應」。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有否檢討政府現時的理財原則和會計制度,以避免財政預算與實際收支再次出現巨大誤差;若有,檢討的結果;若否,原因為何;

(二) 根據最新的數字估計,2006-07年度的收入和支出為何;兩者的差距與先前預計的6億元盈餘的比較如何;若出現較大的差距,原因為何;及

(三) 有否評估過去會否因低估收入而未能有效運用多出的資源,以及會否由於過去是根據被低估的收入來預算開支,因而錯誤地削減支出,以致未能提供足夠的資源應付市民的需要;有否研究上述安排是否違反基本法「量入為出」的原則;若有,研究的結果?


答覆:

主席女士:

(一) 在編製預算案時,我們根據「審慎理財、量入為出」的原則,並考慮社會需要、服務質素、價格變動、經濟發展和整體政府財政狀況等因素。我們採取最客觀及專業的角度去審視所有的收入和支出項目,務求作出最合理的估計。但是,每一年的預算和實際數字都可能有差別,主要原因有兩個。

  第一,政府財政預算涉及龐大和複雜的數據,超過200個收入項目、80個開支總目及8個特定用途基金(例如基本工程儲備基金及貸款基金)下的多個開支項目。所以,我們需要在公布預算案的前一年的年底開始編製工作。以二○○六/○七年度的預算為例,財政預算案在二○○六年二月二十二日宣布,而預算工作早於二○○五年十一、十二月間已經開始。二○○六/○七年度的預算是根據當時的資料而估計。因此,預測收入和支出與實際數字不完全相同,是可以理解。

  第二,很多政府收入和支出項目都受外來因素影響。這些收入佔政府的總收入比重很大,但要準確估計是有一定的難度。例如,薪俸稅、個人入息課稅和利得稅合共佔政府總收入接近45%,這些稅收容易受經濟波動影響,不是政府所能控制。此外,投資收入及與物業有關的收入(例如地價收入、物業稅、差餉、地租及物業交易印花稅等)合共約30%,亦會因經濟活動的起落而大幅波動。開支方面,某些項目例如工程及大型的系統設備都會跨越數年,在採購或建築期間,難免出現無法控制的價格變動或延誤而導致實際支出與撥款出現差距。

  我們會不斷作出檢討和向各決策局及部門發出指引,以確保編製預算案時,能盡量切合實際情況。

(二) 各決策局及部門現正開始編製二○○六/○七年度的修訂預算以及二○○七/○八年度的預算,財政司司長在二○○七年二月二十八日公布下年度的財政預算案時,亦會公布二○○六/○七年度的修訂預算。

(三) 我們一向本著「審慎理財、量入為出」及「應用則用、應慳則慳」的原則維持穩健的公共財政制度。政府帳目自一九九八/九九年度起至二○○四/○五年度連續七年出現經營赤字,當中更有五年出現綜合赤字,累積赤字達1,903億元。縱使面對財政困難,政府在這段期間在社會福利、教育及壎苀o幾個主要政策範疇的開支不但沒有削減,反而有所增長。在一九九八/九九至二○○四/○五年間,社會褔利的經常開支的增長為70億元,教育為35億元,壎肮14億元。再者,政府更透過各種節約措施控制開支,包括縮減公務員編制、調低公務員薪酬、檢討服務優次、精簡運作架構和程序等,更有效地運用有限資源,去提供所需的公共服務。



2006年11月15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2時1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