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法會十三題:空氣污染對健康影響
****************
****************
以下是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廖秀冬博士今日(六月二十一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就劉慧卿議員的提問所作的書面答覆:
問題:
當局於上月二十四日回答本會的一項質詢時表示,以二○○○年的空氣質素及人口數據測算,與空氣污染可能有關連的呼吸系統和心臟病所引致的經濟損失,估計每年達17億元。就此,行政機關可否告知本會:
(一)當局如何計算出有關損失;
(二)自二○○○年至今,每年分別患上及死於與空氣污染有關連的疾病的人士數目,以及因而引致的醫療開支;及
(三)當局會否定期公布上文第(二)項的數字?
答覆:
主席女士:
(一)政府在五月二十四日回答立法會問題第十九條的書面答覆內,引用了香港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於二○○二年進行的一項關於香港空氣污染對健康影響的研究結果。該研究運用了二○○○年本港的空氣質素數據及醫管局屬下十二間公立醫院全年每天的入院及住院人數;透過回歸分析,估算空氣污染和呼吸系統及心臟病之間可能存在的相連關係;並估算可能因而引發的經濟損失(包括看病、住院費用及因生病而損失的生產值)。
(二)空氣污染對健康可能產生的影響,往往是間接和長遠的。此外,大部分的疾病成因都是多方面的。故此,因空氣污染而引致的患病和死亡人數以及相關的醫療開支,並不能直接從有關病患的統計數據中計算出來。
(三)由於第(二)項問題要求的數據並不存在,因此政府不能定期公佈該項數據。
完
2006年6月21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2時3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