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英文版 寄給朋友 政府主網頁
太空館透過哈勃太空望遠鏡帶觀眾漫遊宇宙
*******************

  香港太空館現正上映新一齣天象節目《哈勃太空望遠鏡》,透過哈勃帶領觀眾漫遊宇宙,目標包括最近的行星以至最遙遠的星系。映期至十一月六日。

  別以為夜幕低垂是欣賞繁星的理想時機。對天文學家來說,因地球外的大氣不穩而導致星光閃爍,對天文觀測構成障礙。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天文學家史匹哲於一九四六年建議在太空裝設望遠鏡。

  這個建議經過多番波折後終於在一九九○年才能實現。一座以著名天文學家哈勃的名字命名的望遠鏡由穿梭機發現號運上太空,肩負超人類探尋穹蒼的使命。哈勃太空望遠鏡利用一塊巨大的凹面反光鏡,將光線聚焦到背後的相機和其他光學儀器組成。

  哈勃正式運作後,天文學家隨即發現它拍攝出來的影像模糊。原來哈勃的主鏡片在磨製時出現了二微米的誤差。一九九三年太空人為哈勃安裝矯正視力的光學儀器,它終於發揮出應有的功效。

  哈勃曾經拍攝過很多具價值的天文照片,例如於一九九四年掌握千載難逢的機會,記錄了彗星撞向木星的震撼過程。透過拍攝不同階段的恆星,哈勃讓天文學家了解恆星的誕生與死亡。而星系的生死,就由碰撞而形成的星系見證。哈勃曾拍攝到兩個互相碰撞的星系,這兩個星系最終會合併成一個星系。

  至於哈勃最大的發現,可能是它連續十天拍攝一個沒有甚麼特徵的天區,以收集最微弱的光線。誰料相片中竟然可以顯現出宇宙中最遙遠,亦是最早產生的星系。在這最遙遠的深空照片,能發現至少有一千五百個在不同演化階段的星系。當中大部分的星系由於太暗,連其他巨型望遠鏡也從未拍攝得到。哈勃不單可以看見更遙遠更早期的天體,更讓天文學家探索宇宙的未來。

  由於運作多年,哈勃部分儀器已經失靈。最近一次的維修在二○○二年三月進行,那次任務更換了太陽能電池板、供電裝置和攝影機。而原有的六個陀螺儀,兩個已經失靈,現在只剩下兩個運行。與此同時哈勃的儲電池亦已經開始老化,原本擬定於二○○四年進行的維修計劃,由於穿梭機爆炸而被迫擱置,現在亦需要重新考慮。同時,科學家們亦正研究在月球上興建望遠鏡,以期帶來更多精采的天文照片,收集更多詳細和深入的數據,為人類拓展更新的天文領域,了解宇宙的奧秘。

  《哈勃太空望遠鏡》片長四十分鐘,於太空館何鴻燊天象廳上映,每日放映兩場,分別為下午二時四十分及下午六時十分,逢星期日及公眾假期加開上午十一時十分一場;逢星期二休館(公眾假期除外)。票價分港幣二十四元(前座)及三十二元(後座),全日制學生、殘疾人士及高齡人士半價優惠。門票現於太空館票房及城市電腦售票網發售。

  太空館位於九龍尖沙咀梳士巴利道十號,有關詳情可瀏覽太空館網頁http://hk.space.museum/,或致電二七二一 ○二二六查詢。



2006年6月15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19時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