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英文版 寄給朋友 政府主網頁
可持續發展基金接受申請(附圖)
***************

  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委員會)現邀請團體或個人,就可提升市民對可持續發展的認知及鼓勵大眾實踐該概念的項目,申請撥款資助。

  委員會轄下的教育及宣傳工作小組(教宣小組)主席方敏生今日(五月三十一日)表示,今次是可持續發展基金(基金)自二○○三年成立以來的第四輪撥款。每年可供申請資助的款項約一千萬元。

  方敏生表示,教宣小組就今期撥款建議了一些可獲優先考慮的申請項目。

  她說:「基金一般會優先考慮茩囿幫炾捋P元素的推廣項目,同時也支持一些為香港可持續發展帶來可量度影響,並使可持續發展的實踐在社區內得以流傳的項目。」

  她補充說,假如申請項目能以提升參與能力為目標,促進不同界別之間的合作,以提高市民對可持續發展的認知以及鼓勵大眾實踐,這概念也可獲優先考慮。

  教宣小組在上一輪撥款時已批出款項資助一項「可持續發展匯報計劃」。然而,小組認為匯報計劃值得在今期撥款中繼續獲得支持。申請人的項目如能提出有關鼓勵記錄可持續發展的量度的新建議,可獲優先考慮。

  方敏生說:「可持續發展基金項目可以有不同的主題,例如能源、運輸和旅遊等。我們也歡迎申請人的項目,與可持續發展委員會的第二輪可持續發展策略社會參與過程的兩個優先範疇相關,即人口政策和更佳空氣質素政策。」

  優先考慮項目的詳情及申請表格,已上載於政府的可持續發展網站(www.susdev.gov.hk)。申請人可以透過互聯網提交申請,截止日期為今年八月三十一日下午五時正。如有查詢,可致電3150 8192或透過電郵sdf@sdu.gov.hk與持續發展組聯絡。

  基金於二○○三至二○○五年的首三輪申請中,共批出十四個資助項目,涉及金額共一千二百五十五萬元。十四個成功申請項目中,有七項茩囿幫炾捋P,四項則以提升參與能力為目標,而餘下三項則分別是出版雜誌、製作音樂劇以及可持續發展匯報的項目。

  已完成和正在進行中的項目,均有助提高本港市民對可持續發展的認知。這些項目包括:

* 香港仔街坊福利會社會服務中心的「城市綠洲」計劃;
* 長春社的「塱原可持續發展計劃」;及
* 優環長學建築設計研究中心的「關心社區文物」計劃。

  在相關的政府部門和機構的支持下,「城市綠洲」計劃在於二○○五和二○○六年成功地把三片分別位於香港仔、鴨c洲和華富h的荒廢或堆滿廢物的空地轉化成社區花園。這些花園由義工和區內居民合力建設,成為他們切磋園藝技巧和分享心得的好地方,並有助建立和諧社區、增進睦鄰關係和促進社區凝聚力。

  在塱原推行的可持續發展計劃,旨在長遠保護及提高塱原的生態價值、促進塱原當地社群的社區凝聚力和參與能力、推廣塱原的教育價值、發展塱原成為生態旅遊熱點,以及製造更多就業機會。獲資助推行這項計劃的長春社在二○○五和二○○六年展開了多項活動,以促進社區凝聚力和保護該地的生態環境。這些活動包括舉辦生態和文化遊,以及清除名為「薇甘菊」的有害野草。

  優環長學建築設計研究中心的「關心社區文物」計劃在二○○四年六月至二○○六年七月期間推行,是一項成功展示跨界別合作的夥伴計劃,參與界別包括學校、家長、社區、專業人士以及政府。這項計劃提供機會,讓學校社群及專業人士通過互動參與的過程,為我們的社區文物建築提出創作設計建議,以配合並滿足個別地區和整個社區的需求和期望。學生也可以在參與過程中得到寶貴經驗,從而對推動可持續發展和保護文物建立起一份承擔。

  香港大學城市規劃及環境管理研究中心在基金的第三輪撥款中獲得資助,進行一項香港可持續發展匯報計劃。

  該項計劃已在二○○六年五月展開,旨在通過持份者充分的參與、討論和給予意見,為香港「度身訂造」一套符合香港實際需要的可持續發展指標。

  主辦機構在這項計劃下會舉行公開論壇,讓持份者參與並提供意見,以訂立一套有用的指標,記錄香港在城市和地區層面的可持續發展進度。

  各項獲基金資助計劃的詳細資料和進展概況已上載可持續發展網站,以供參考。



2006年5月31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4時00分

圖片 圖片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