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英文版 寄給朋友 政府主網頁
財政司司長在立法會就《二○○六年撥款條例草案》致辭全文
***************************

以下為財政司司長唐英年今日(三月二十九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就《二○○六年撥款條例草案》致辭全文:

主席女士: 

感謝議員就二○○六/○七年度政府財政預算案發表的寶貴意見。

我自一九九一年起曾在這議會當了七年議員。在這七年間,我在這個議事廳見過不少針鋒相對,雄詞偉辯,甚至咄咄迫人的火爆場面,但始終不失議會的尊嚴及莊重。近來,不知是否為了在媒介保持曝光率,還是個人修養問題,我發覺部分議員的遣詞用字越來越嘩眾取寵。在上星期就預算案的辯論,有不少議員的演詞,內容空泛矛盾,缺乏長遠目標。議會是一個嚴肅的地方,各位議員的一言一行對我們的下一代有重要影響。我希望大家能為年青人樹立良好的榜樣。

我亦很高興見到有不少議員,例如曾鈺成議員及劉千石議員,在上星期發表了很值得欣賞的演詞。他們保持了對議會應有的尊重,而且能說出問題所在。曾議員提出了政府在經濟發展應擔當甚麼角色的問題。劉議員則指出了政府開支與稅項的緊密關係。我會在稍後就這兩個課題作出回應。我也要多謝已公開表示會就《2006年撥款條例草案》投贊成票的各黨派議員及獨立議員。

今年的預算案發表後,社會上有非常廣泛的討論。一方面大家喜見經濟穩步復蘇,政府財政有所改善;另一方面,正因為這樣,不少人士對政府的期望,包括大幅減稅或增加福利等,也同時有所增加。他們有這樣的看法,我十分理解。雖然有不同意見,但我很高興見到,多個獨立民意調查的結果顯示,大部分市民都支持審慎理財的原則。

經濟發展

本月初,鉈a寶總理在人大會議上發表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提出把香港納入國家的總體發展框架之中,從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長遠規劃的角度,強調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堅持「一國兩制」、「港人治港」,以及支持香港發展金融、物流、旅遊、資訊等服務業,保持香港國際金融、貿易、航運等中心的地位。鉡`理在會後的講話更指出,香港對內地發展發揮茪ㄔi替代的作用。我非常感謝中央政府的支持,我深信香港一定可以抓緊機遇,提升國際競爭力,積極配合國家的發展。

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也是一個國際都會。透過我們的共同努力,貢獻祖國,發揮我們的優勢,建設一個公義、仁愛及充滿活力的大都會城市,是我對香港的願景。經濟持續發展,建基於能帶來長遠及即時利益的政策。在預算案中,我勾畫出對香港未來經濟發展有深遠影響的政策,包括:

* 審慎處理公共財政;
* 擴展人民幣業務;及
* 匯聚精英人才。

上述三項是我們眾多政策中,對未來經濟發展有最重要影響的。我們一定要靠自己的努力推動經濟發展。我們的政策,在整體規劃上,也要與內地共贏,做到互利(Complementarity)、合作(Co-operation)及良性競爭(Friendly Competition),亦即三個「C」的原則。

金融服務是香港其中的一項重要優勢,現時發展非常蓬勃,但我們仍須自強不息。香港具備完善的監管制度、先進的金融基建和國際級的專業人才,對內地的資金融通可作出重要的貢獻。我們可為祖國的建設,發揮積極作用。我們要為內地提供高效率、多元化、多幣種及具國際水平的資金融通服務和金融工具。這有助擴闊內地的融資和投資渠道,同時亦可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達致互利共贏。我們未來的金融發展策略其中一個重要方向,就是在配合國家金融改革和經濟發展的大前提下,積極促進香港作為內地的國際投資和融資平台的角色。要深化金融服務業的發展,擴展人民幣業務是必不可少的一環。若這方面的工作做得不好,會嚴重削弱香港的發展優勢。當然,擴展人民幣業務,必須配合國家發展的大方向及步伐。

當國家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香港堅守市場經濟和資本主義社會的立場不變。我對市場經濟充滿信心。若市場有秩序及良好地運作,政府就不應該亦不須干預;反之,我們就要介入。政府的角色是促進市場運作,以及確保一個公平及開放的市場。提供理想的營商環境、拆牆鬆綁、簡化程序和降低遵從成本,是政府須優先處理的問題。

讓我闡述:我們希望能夠提供開放及公平的營商環境,讓企業可健康發展。政府要做的工作很多,包括促進經濟發展、推動本地生產總值增長、提升市民生活質素、創造更多就業機會、開拓新市場、減少貿易障礙等。《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及擴展人民幣業務,就是政府促進市場的例子。另外,有一些範疇是市場未必會主動參與的,就要由政府牽頭,例如興建鐵路、機場、工業h、科學園、主題公園、環保園等。我們會繼續按「市場主導、政府促進」的原則,擔當市場促進者的角色。

香港的唯一天然資源,就是我們的人才。我在預算案演詞指出,哪一個經濟體系能在全球經濟一體化下吸納最多的人才,就能獨佔鰲頭。本地勞工技術水平的提升,已大大加快經濟轉型的步伐。繼「輸入內地人才計劃」下有9 000多宗申請獲批准後,我們會在本年上半年另外推出「優秀人才入境計劃」,吸引外地人才來港。這個新計劃的特點,是沒有規定申請人須先獲本地僱主聘用。另外,我們又會額外提供1 800個宿位予本地大專院校,以應付本地學生及交換生的宿舍需求。這兩項新措施在公布後都深受商界及大專院校歡迎。

投資基建既可推動經濟發展,創造就業機會,也可令生活環境更優美舒適,提升香港的競爭力。既然有多項在籌備中的大型基建計劃,例如ˉw發展計劃,我盼望社會能夠盡快就這些計劃達成共識,以便政府加快展開這些工程。正如我在預算案演詞所說,在有需要時,政府會提高基建開支預算。在加快工程的同時,政府亦會探討在香港生產預製組件的可行性,以紓緩建造業的持續嚴重失業情況。

公共財政

維持小政府,「應用則用、應慳則慳」,「力之所及、與民共富」及「投資未來、共享成果」,都是審慎理財的元素,也是我堅守的承諾,以滿足社會對保持低稅制、提供基本安全網及積穀防饑這些與公共財政有關的期望。

自我擔任財政司司長的第一天開始,我就不斷面對不同但互有矛盾的要求。在上星期的辯論,不同政黨表達了不同訴求,例如調整綜合社會保障援助金額;增加幼兒教育資助;增撥用於防止家庭暴力、醫療及環境保護的開支;推行「全民性老年退休金」;為弱勢社群增撥資源等等。同時,又有政黨要求將薪俸稅回復到二○○二/○三年度水平;對引入商品及服務稅表示保留;要求減差餉等。林林總總,不能盡錄。個別來說,這些要求都有一定的優點。不過,若作全盤考慮,結論就很不一樣。提出這些要求十分容易,但要同時滿足所有要求則絕不可能。我們必須釐定優次,作出適當的抉擇。

正如我在預算案演詞所說,處理公共財政最困難的地方,是如何在維持低稅制的同時,又能滿足社會的需要。我的財政目標,是在未來數年的預算案持續取得收支平衡,以及把公共開支佔本地生產總值的比例維持在百分之二十或以下。二○○六/○七年度的比例估計約為百分之十八。這比例較大部分已發展的經濟體系為低。經合組織成員國的平均比例就接近百分之四十。政府即使在低稅制下,依然能為香港市民提供一流的醫療、教育、治安及房屋等服務,其實是充分體現政府在確保善用資源和物有所值方面的責任。過往我們亦沒有因為政治壓力而放棄這重要原則。

梁耀忠議員在辯論時曾以芬蘭為例子說:「即使當時面對經濟困難,當地政府仍然堅持投資人力發展,在教育方面還推行了我們經常提到的小班教學,又大量擴展專上教育,亦沒有削減政府開支。」不知梁議員是否知道芬蘭政府開支佔該國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高達百分之五十呢?這些國家能夠支持這麼龐大的開支預算,原因是他們的稅率高。香港市民會否接受高稅制呢?事實上,特區政府在過去財政面對最嚴峻的情況時,仍然繼續大力投資教育及培訓。新成立的公民黨的政綱就很有邏輯。他們的政綱提出有廣泛基礎的累進稅制原則,確保社會資源公平分配。我提醒大家,政府的資源,就是納稅人的資源。我們沒有油、沒有礦和沒有金,也沒有由樹上長出來的資源。誠然,當有建議要求大增福利時,我們絕不能迴避加稅這問題。不同黨派建議增加開支的同時,是否也願意支持加稅呢?但你們又同時要求減稅,這是否自相矛盾呢?我引用劉千石議員的問題:「我們願意付出多少?」

我們應該而且可以做到的,就是提供基本的安全網。不過,有多位議員卻以偏概全地指政府只撥1億元扶助弱勢社群,不夠「體恤」。這是有意誤導市民的說法。福利的總開支達362億元,差不多是薪俸稅的全部收入。福利的經常性撥款在下一年度亦有23億元的增幅。這還未包括政府為照顧有需要人士在教育、房屋及醫療等方面的開支。

社會上有些聲音,希望政府能為居住於偏遠地區的有需要人士,提供短期交通費支援,以協助他們就業。在預算案中,我已公布在下一年度會試行為元朗、離島及北區居民提供這類支援。政府會持開放態度,檢討該試驗計劃,並會研究其他鼓勵就業和自力更生措施的可行性。除此以外,我亦已原則上接納扶貧委員會的建議,為偏遠地區的低收入人士提供一個交通費支援試驗計劃,目的是鼓勵低收入人士外出工作。試驗計劃的執行細節,則要詳細討論。我們的目標是在二○○六/○七年度推出試驗計劃。兒童及青少年是我們的未來。為了避免跨代貧窮,扶助弱勢社群亦應在兒童及青少年階段就開始。扶貧委員會下的兒童及青少年專責小組,正就這方面作詳細研究,如何避免跨代貧窮。我對有關的工作表示肯定,亦對這方面的建議持正面態度。該專責小組會積極探討有些議員建議的「兒童發展基金」。在未來數月,我們會檢視現時為兒童及青少年,特別是那些為來自弱勢社群的兒童及青少年提供均衡發展機會的措施,令他們可以得到完善和均衡的身心發展。

有些人士斷言,政府「刻意」低估二○○五/○六年度的盈餘,以縮小減稅的空間。其實,政府帳目包含開支及收入的預算,而該年度的帳目共涉及約4,800億元。任何偏差都應從整體去看,當中絕不存在政府刻意低估或調高預算數字的情況。事實上,在每個月月底,我們都會公布最新結算。

截至本年二月底,綜合盈餘為120億元,比一月減少了76億元。根據最新估計,二○○五/○六年度的結算盈餘會高於預算案所預計的41億元,但實際高出多少,則有待二○○五/○六年度完結後才可正式計算。我們會在四月二十九日公布初步計算結果。雖然我很高興見到情況持續好轉,但也要提醒議員,過去七年的累積赤字已令財政儲備共減少約1,900億元。有些議員說政府有巨額盈餘,所以要大幅減稅或增加開支。這樣的看法,若不是出於無知,就是存心混淆視聽。難道經歷過去七年的努力和艱辛日子,我們可以一下子忘記,而不去總結經驗和汲取教訓嗎?

香港是一個外向型經濟體系。我們不能對周遭的挑戰及威脅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我當然不希望禽流感在香港爆發,也不願見到美國經濟出現波動而引起對全球經濟的影響。不過,現實是我們不能當問題不存在而不作任何準備。一個有承擔的政府,必須正視問題、未雨綢繆,絕不能掩耳盜鈴、臨渴掘井。

政府能透過節流及維持收支平衡,提早三年完成我在二○○四年預算案所提出的三大財政目標,實在作出了很大努力。對公共財政有認識的人都會知道這個任務有多艱巨。雖然我們不可因此而自滿,但這的確是一項值得自豪的成就。沒有政府整個團隊的群策群力和市民的鼎力支持,我們就不能達到目標。所以經過多年來的辛勤和努力,政府現時的帳目有所改善,各位議員的訴求多了,或許是可以理解的。

有關我在預算案所建議的稅務寬免措施,有些人認為不足。我理解每個人對足夠或不足夠有不同的主觀看法。事實勝於雄辯。為此,我希望列舉一些客觀事實及數字,供大家參考。

事實一:在本港120多萬薪俸稅納稅人中,有接近三分之二的實質稅率是百分之五或以下。這樣低的稅率在其他已發展的經濟體系屬於絕無僅有。一個每年入息480,000元,有一名子女及一名與納稅人不同住及受供養的60歲或以上的母親,而每年支付40,000元供樓利息的典型中產家庭,在我今年建議的稅務寬減措施下,可節省薪俸稅稅款達9,400元,即百分之三十。這家庭的實質稅率亦低於百分之五。

事實二:我制訂的三份預算案,都沒有落實任何新稅項。今年亦是自一九九八年以來首次調低薪俸稅稅率,而且我建議的不是一次過退稅的短暫措施。

我希望大家明白,公共財政剛開始有所改善,經營帳目經歷多年赤字後首度取得盈餘。這個形勢得來不易,因此我絕不能輕率地大幅減稅。若我這樣做,必然被指為博取人心。無論如何,我感謝議員就減稅所作出的各項建議。雖然我今年並沒有採納所有建議,但政府會在未來預算案的制訂過程中審時度勢,積極考慮有關建議。若我們的財政狀況進一步改善,我們會考慮進一步減稅。有建議說政府應為副學士學費提供稅務寬免,我們會抱積極的態度研究。另外,民建聯提出為新生嬰兒父母提供一次過的免稅額,以鼓勵生育。這建議很有ㄤo性,值得政府認真考慮。

現時政府的收入結構並不健康。面對這情況,我採取務實的態度。我們的確有需要考慮引入有廣闊基礎的稅項。現在的收入來源既有限又不穩定。土地收入是非常重要的收入項目,但這項收入在過去十年佔政府收入的比率在百分之三至二十八之間大幅波動。其他主要收入也極易受經濟周期影響。我們要接受的是,任何文明社會都公認,交一點稅是應有的公民責任。一個公義仁愛的社會亦應建基於公民責任,而不是私利。政府獨力不能令公共財政穩健,我們需要市民的合作,才能做到這點。

為了釋除市民對商品及服務稅的疑慮,我在預算案中建議一個約九個月的公眾諮詢,就政府的詳細建議,包括一系列的寬免及補償,徵詢市民的意見。在座有16位議員,當中不少屬於不同政黨,都在上星期的發言表示,對商品及服務稅有不同程度的保留。不過,我很高興見到,自由黨表示可以接受政府就商品及服務稅進行諮詢,雖然他們大部分黨員的選民都對該稅項有保留。這是一個明智及負責任的決定。我希望大家能放下政治短視,在諮詢期內,就有關課題作深入而理性的討論,不要不問因由,逢稅必反。

結語

主席女士,我深信今年的預算案已取得適當的平衡。低稅制、小政府及相對低的政府開支水平,有互為因果的關係。我們亦要對未來的種種挑戰保持警覺,做好準備。我在清楚考慮政府財政狀況後,已盡力滿足社會不同訴求,履行對市民大眾的承擔,在力之所及的原則下,與社會共享經濟成果。我會繼續投資基建,為香港的持續發展打好基礎。我會以社會長遠利益為依歸,建立穩健的公共財政。有很多市民透過不同渠道向我表達意見,我希望藉此機會感謝他們;我亦感謝支持今年預算案的市民。我們除了要建設一個公義仁愛和充滿活力的特區外,更要做一個對國家有貢獻的特區,為祖國的發展和建設,盡我們應有的責任。我深信,只要大家齊心合力,我們一定可以更上一層樓,令香港這國際都會迭放異彩。




2006年3月29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4時0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