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寄給朋友 政府主網頁
羅小慈未能參演「大漠武林情」音樂會(只有中文)
***********************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宣布,演奏家羅小慈因健康理由未能參與「大漠武林情—武林箏及蒙古箏」音樂會之演出,原定演出的曲目《行草》、《林沖夜奔》、《漁家傲》及《情景三章》將改為《鄂爾多斯民歌聯奏曲》、《剪羊毛》及《海青拿鶴》,由其餘三位應邀的箏樂名家范上娥、娜仁格日樂及婭茹演奏。

  首場演出於三月九日(星期四)晚上八時假沙田大會堂文娛廳舉行,並於三月十日(星期五)晚上八時在香港大會堂劇院接棒公演,精彩曲目尚包括浙江箏樂《梁山伯與祝英台》、《高山流水》及《將軍令》和蒙古箏樂《阿都沁阿斯爾變奏曲》、《嘎達梅林憶事曲》與《八音》等。

  古箏是古老的中國樂器,早在公元前五世紀的戰國時代,已流行於當時的秦國,故亦稱「秦箏」。後來隨著歷史的變遷,秦箏東漸南移,與當地的民間音樂、戲曲、說唱相融合,結果形成了許多各具特色的流派和風格,而浙江箏正是其中主要流派之一。浙江箏流行於江蘇浙江一帶,故又稱杭箏或武林箏(古時杭州稱「武林」)。

  蒙古箏的正稱是蒙語音譯的「雅托噶」,是在內蒙的錫林郭勒、伊克昭盟一帶廣泛流傳的一種古老的民族樂器,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表現力十分豐富,其結構、定弦法、演奏風格均區別於漢族古箏。雅托噶歷來都是為蒙古民歌伴奏或自彈自唱的,它的演奏風格都是從民歌中吸收進來的,並吸收了一些其他蒙族樂器的手法,逐漸形成了各種特點。

  「大漠武林情─ 武林箏及蒙古箏」音樂會沙田大會堂的票價為一百二十元,香港大會堂的票價為九十及一百五十元,門票即日起於各城市電腦售票處發售,設有高齡、殘疾人士、全日制學生及綜合社會保障援助受惠人士半價優惠(學生及綜援受惠人士優惠先到先得,額滿即止);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各表演場地之友可獲九折優惠。

  本節目設有音樂會前導賞講座,由范上娥及娜仁格日樂以普通話主講,並與市民討論及交流,於三月八日(星期三)晚上七時三十分在香港文化中心行政大樓四樓一號會議室舉行,免費入場,座位有限,先到先得。

  節目、音樂會前導賞講座之查詢請致電二二六八 七三二一,亦可瀏覽網頁www.lcsd.gov.hk/cp;票務查詢及留座電話:二七三四 九○○九;信用卡購票電話:二一一一 五九九九;網上訂票:www.urbtix.hk



2006年3月6日(星期一)
香港時間11時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