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下是今日(二月八日)在立法會會議上何鍾泰議員的提問及財政司司長唐英年的書面答覆:
問題:
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有否評估本港家庭收入不均的情況及與此相關的堅尼系數在未來5年的趨勢;若有,評估的結果;若否,原因為何;及
(二)當局會否採取措施防止家庭收入不均的情況惡化?
答覆:
主席女士:
(一)堅尼系數是根據五年一次進行的人口普查/中期人口統計所得的數據而計算,用以量度家庭收入差距的情況。以往的數據顯示,香港在一九九一年、一九九六年及二零零一年的堅尼系數分別為0.476,0.518及0.525。下一輪的中期人口統計將於二零零六年下半年進行,其結果將於二零零七年公布,屆時我們將可更新有關的堅尼系數。由於受到資料局限,加上家庭收入分布是受眾多社會及經濟因素影響,例如住戶人數、人口結構、就業機會、工資率、勞工市場架構、工作誘因、科技發展速度等,要評估二零零六年的堅尼系數已很困難,更難以預測未來五年的趨勢。
另外亦要注意的是,堅尼系數作為量度收入差距的綜合指標,並未計及稅收、福利援助及政府於不同服務範疇所提供的津貼對家庭收入重新分配的影響。例如在計及薪俸稅、公共房屋和教育福利的影響後,二零零一年的堅尼系數便會由0.525下降至約0.450。故此,在詮釋堅尼系數時務必要小心,尤其是與其他經濟體系作相互比較時,因為所搜集的數據和調查方法或會有差異。
(二)行政長官在去年十月發表的《施政報告》中,特別提出「創建和諧社會」,作為實踐「以民為本」施政理念的基石之一。維持一個公平公正的社會,對香港的均衡和可持續發展尤為重要。一直以來,政府致力凝聚各界力量,盡量開拓市民的個人發展空間,從而增加在社會力爭上游的機會。與此同時,政府也為弱勢社群和低收入人士提供協助,以應付他們基本的日常生活需要。舉例說,政府一向提供免費的普及基礎教育,以及高津助的高等教育,讓低收入組別人士透過參與經濟活動以提升其社會階層。至於受經濟急速轉型影響的較低技術工人,政府則為他們提供各項培訓和再培訓計劃,幫助他們獲取所需的技能。此外,政府又在公共房屋、醫療護理及其他社會服務方面提供巨額資助,以改善市民一般的福利。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綜援)計劃則為有經濟困難的人士提供援助。香港薪俸稅制度所設的免稅額,以國際標準而言是十分慷慨,所有低收入僱員基本上都無須繳付薪俸稅。以上的措施都有助收窄家庭入息差距。在二零零五年,政府更成立扶貧委員會,以檢視現有的各項政策及探討政府可以作出改善的地方。
完
2006年2月8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2時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