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英文版 寄給朋友 政府主網頁
工商及科技局局長「公共廣播服務檢討委員會」記者會致辭全文
****************************

  以下為工商及科技局局長曾俊華今日(一月十七日)於「公共廣播服務檢討委員會」記者會的致辭全文:

  各位傳媒朋友:

  歡迎大家來到我們今日的新聞發布會,相信大家都認識我身邊的黃應士先生和何宣威常任秘書長。

  今日新聞發布會的目的,是公布行政長官委任黃應士先生為主席,領導一個獨立委員會,全面檢討公共廣播服務在香港的未來發展路向。

  我相信大家都會同意商營廣播服務是由市場主導的,要迎合大眾的口味。同其他牟利的公司一樣,它們的目的是追求最高的利潤。因此,非常自然商營廣播機構追求的是高的收視和收聽率,和最高的廣告收入。

  而公共廣播服務就應該由公眾利益主導的,目的是確保社會上不同觀眾和聽眾群的需要得到照顧,並且發揮楷模效應,為業界建立高質素節目應有的嚴謹標準。

  在香港,我們目前未有一套清晰的公共廣播服務政策。現在傳送公共廣播服務的安排,一方面是由政府部門的香港電台提供;另一方面,商營的電視台和電台也要按照牌照條件,提供特定數量,而符合公眾利益的節目。

  近年來,香港的廣播市場不斷演變。一系列的因素促使我們需要深思公共廣播服務這個課題。

  在「大市場,小政府」的原則下,公共廣播服務除了要以服務公眾為依歸之外,還要避免跟商營廣播機構爭取市場和避免扭曲市場的運作。我們要探討公共廣播服務應該要如何凸顯它的獨特而鮮明的公共服務角色和要如何使它們的節目方針符合高質素、原創、創新和以公眾需要為本的標準。

  各位,香港是位於媒體匯流和應用新科技的最前線。公眾是可以以合理的費用,透過多類平台傳送的方式,取得不同種類的視聽內容,滿足不同聽眾和觀眾的需要。在這個情況之下,我們需要清楚知道我們應該怎樣善用我們有限的公共財務和人力資源來提供一些高質素的公共廣播服務。

  我們更加要了解公共廣播服務本質上是一種市場干預。所以,市民是有權知道使用公帑提供公共廣播服務的合理性。市民需要知道我們是應該使用多少公帑來提供節目和用來提供什麼的節目。

  更加重要的,有鑑於公共廣播服務的公眾使命、公眾給予我們的信任和涉及的龐大公眾資源,公共廣播服務必須要有嚴謹的機構管治。管治所牽涉的核心問題很多,包括公共廣播服務應該如何確保編輯方針不偏不倚,如何集中提供公共廣播服務的節目以達到公共目的,和如何訂定衡量卓越和創新表現的標準。我們都需要清晰地交代這些問題。

  以上種種的問題,在國際上已有不少研究和討論。近年來,外國都有不少關於公共廣播服務的改革。我們是可以參考這些改革經驗的。

  在香港,公共廣播服務這個課題經常被政治化、口號化,而缺乏系統性的分析和專業的探討。我們有需要作出適當的分析和探討,建立清晰的公共廣播服務政策綱要,定出日後的發展路向和具體方案,使香港的廣播事業可以健康發展。

  我們認為最適當的做法,是委任一個獨立檢討委員會,從一個宏觀和高層次的角度,全面和深入地探討香港公共廣播服務的發展路向。

  這個委員會名為「公共廣播服務檢討委員會」。職權範圍包括,在有限資源的大前提之下,探討在香港廣播市場之中,公共廣播服務的角色。

  委員會將會討論,提供公共廣播服務的系統,應該如何對公眾負責,特別是在編輯方針、節目政策和管治方面。委員會亦會訂定政府評估公共廣播服務效能的措施,和如何讓公眾參與評估過程。我們期望委員會,會就香港提供公共廣播服務的合適安排,提出一套短期、中期和長期的建議。

  委員會是沒有政府官員參與的。行政長官委任的委員包括資深的傳媒工作者、機構管治專家和跨媒體的文化人。

  委員會的主席黃應士先生,是香港浸會大學和香港公開大學校董會成員,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卓越院士,亦是資深的傳媒和新聞教育工作者。榮休前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的助理總經理。

  其他委員有以下幾位:

(一)陳景祥先生,《信報》總編輯,亦是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兼職講師;

(二)馮美基女士,香港浸會大學校董會成員,榮休前是香港有線電視有限公司節目部執行董事;

(三)梁天偉教授,香港樹仁學院新聞與傳播學系系主任,他亦是香港新聞行政人員協會創會主席;

(四)包雲龍先生,《成報》社長;

(五)徐林倩麗教授,香港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院長;及

(六)胡恩威先生,「進念二十面體」創作總監。

  我們期望這個獨立的委員會,以專業、中立和務實的態度,在大約九個月的時間完成檢討,向政府提交報告。政府將會就報告的建議,制訂一套適合香港情況的公共廣播服務發展藍圖,並在諮詢公眾之後,循序漸進地落實這個計劃。

  各位,政府的態度是開放和實事求事的。我們亦期望透過這個檢討,使社會人士對公共廣播服務有更加深入的認識。



2006年1月17日(星期二)
香港時間18時13分

列印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