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英文版 寄給朋友 政府主網頁
工商及科技局局長談世貿香港部長級會議
******************

  以下為工商及科技局局長曾俊華今日(十月二十九日)出席一個電台節目後,回答新聞界查詢世界貿易組織第六次部長級會議的談話內容(中文部分):

記者:可否談談共市昨日的進展,是否一個鼓舞的訊息?

工商及科技局局長:我們歡迎昨日共市的建議,雖然很多成員未必會對建議全部滿意,但這建議容許有關成員繼續談判,這是好事。我昨晚亦與其他有關的成員討論了差不多整晚,今早八時亦剛和拉米商討,大家都持正面態度,就現時共市的回應繼續談判。接著的兩個星期,各成員在日內瓦就此繼續談判,這肯定是好事。

記者:剛才你在節目中提及一些示威人士並非真正的利益份子,即並非真正涉及利益...

工商及科技局局長:不同的非政府組織來港示威,當然各自有其議程、抱負,他們的利益反映於他們希望達致什麼成果。其實不同國家和成員都各有不同的利益要求,好像我剛才提及的例子,有些成員希望將關稅減至最低,但有的則不欲關稅減至最低,他們都有可能同樣是比較貧窮的國家,但利益要求卻有所不同。

記者:昨日的建議對年底的會議有多大幫助,會否令揣測消除、分歧縮窄?

工商及科技局局長:昨日的提議是向前踏進一步,我亦曾說過,兩星期前美國提出建議時,大家都相當鼓舞,但隨後的兩個星期大家都變得較為悲觀,現在共市提出這建議,大家都認為可以向前踏出一步,讓大家繼續談判,當然這是正面的,但最終會達致什麼共識,還需時間討論,我希望未來數十日,或許不用數十日,而是一、兩星期之內,大家便可以在農業方面達致一些共識,讓他們可在其他方面,包括工業關稅、服務業、規則、發展議程多作談判。

記者:向前踏進一步和縮窄分歧後,會否舒減非政府組織的不滿?富裕國家願意向前踏出一步,是否有助舒減非政府組織等的不滿,以致令年底的會議不致太緊張?

工商及科技局局長:非正式組織(的立場)並不是全部一致,因為各個非政府組織的要求都有不同。例如法國有些非政府組織要求不要作出任何改變,亦有些非政府組織希望將全部(關稅)減免,亦有些組織的立場在兩者之間。所以每一個建議都會有支持者亦有反對者。

記者:服務業開放方面,香港有什炳o益?細節如何?其他地區會要求我們在那方面作出開放?

工商及科技局局長:我們希望可以達到一點,一些對香港服務行業有興趣的關丹身國家提出可給予較大的市場開放,我們在雙邊或多邊平台上的討論已有些進展。這議題已討論了幾年,我們希望在達致共識後他們開放市場,讓我們的專業人士進入發展。

記者:我們的L項是金融等行業,會否希望向發展中國家推銷我們的金融或其他專業服務?可否列舉例子會推銷那些L項?

工商及科技局局長:金融、物流和其他多方面的專業服務是我們的強項。我們都希望可以開放其他市場,讓這些行業可進入。

記者:例如那些市場?內地方面我們已有CEPA,還有那些地方?

工商及科技局局長:除了內地還有147個成員國,例如美國、共市,和發展中國家如巴西、印度,其他我們覺得有潛質的國家,我們也會尋求開放。

記者:香港只是一個很小的市場,我們有沒有籌碼?

工商及科技局局長:在談判過程中,若盡量在付出最少的情況下取得最大得益,這便是一個成功的談判。當然148個成員都抱茬o個原則進行談判,所以談判過程很艱巨。

記者:有否和灣仔區的商戶商議會議期間的安排?

工商及科技局局長:有,已和他們商議了一段時間,目前仍在進展中。

(請同時參閱談話內容英文部分)



2005年10月29日(星期六)
香港時間13時35分

列印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