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寄給朋友 政府主網頁
政務司司長會見新聞界談政制發展專責小組第五號報告書(四)
****************************

記者:可否說一說,你們將要修訂基本法附件一、二,是用兩個決議的形式提交,可不可能會出現一個情況,只有個別一個議案通過?情況會是怎樣?是否同樣會提交給人大?第二個問題,可否由另外兩位為許司長補充一下,其實這個方案是怎樣出來的?是由四號報告書經過諮詢後,四號報告書其實有很多個建議,聽了很多民間的意見,區議會只是其中一個看法,為甚麼全部五席撥給它?是怎樣構思出來?可否說一說當中的想法?

政制事務局局長:司長,先讓我回答一下。關於兩個方案以動議形式向立法會提出,以及要求立法會三分之二支持後,通過這個修訂案,我們認為這兩個方案之間的連貫性很大,因為我們希望透過區議員的參與,把行政長官的選舉和立法會的組成之民主成分大大提高。所以,我們現在是把一套的建議一起提交到立法會,關於表決的議案,都是一套建議一起提交到立法會。當然,我們希望盡最大的努力爭取兩個動議兩方面的建議都可以獲得支持和通過。但是,去年四月份,人大常委會作的解釋和決定已經非常清楚,這兩個選舉產生辦法如果在○七、○八年不獲得足夠的支持而不能作修訂,原有的選舉辦法便會繼續有效,但特區政府不希望看見這種情況。在過去一年半的公眾諮詢,在我們今次向大家交代的民意調查,都非常清楚,市民是希望香港的政制往前走,香港各行各業永遠都追求進步,我們從政的,安排香港的政制發展,是用同樣的心態來處理。至於你第二方面的問題,亦是說我們在過去這幾輪的諮詢,在區層面的討論,接見不同的業界,他們給予我們很多不同的建議,要求我們增加各類形式的功能組別,但我們今次做了一個很重要的決定,我們認為傳統的功能組別,從今次開始,不應該再次增加。因為我們希望香港社會可以接收到一個清楚的信息,就是我們要向普選邁進,向普選邁進,我們便要加強地區在議會和行政長官選舉的參與和影響,現有的功能組別,其實是商界、專業界和工會各界,已經有頗廣泛的參與和代表性,整體而言,涵蓋面已經很闊,所以我們決定,因應我們在過去幾輪諮詢聽到的意見,因應我走訪十八個區議會時,看到他們對政制發展的承擔,我們認為這個充分利用區議員的身份和參與的方案,是最具民主成分的。我們亦做了一個測試,使我們可以把市民的意見量化及加以量度。

律政司司長:我想補充一下為甚麼要分開兩個議案的問題,我相信大家會看到手上的文件,有一個附件B和一個附件C,為甚麼兩個要分開處理?因為原來的基本法附件一的第七條,關於行政長官選舉辦法的修改,要得到全國人大的批准,而立法會的產生辦法,附件二的第三條說只需要備案,所以兩個方案,兩個議案的處理方式不同。為了討論,我們分開兩個方案,但這不等於我們最終在立法會表決時,我們是以一個議案或是怎樣處理。我們相信要留待遲一些我們提交立法會的時候,我們會有一個正式的提案。

記者:司長,首先想你澄清一下,你剛才答有關辭職的問題,你給了三個答案。但我都不很明白,究竟方案如被否決了,你會辭職還是不辭職呢?

政務司司長:我不再補充了,我已經給了三個答案,你們自己選了。

記者:你提到政府盡了最大努力去提交這個方案,現時是議員去考慮是否投票贊成的時刻。但一直有個說法是,大部分市民是支持這個○七/○八普選的,報告都有提到,但中央否決了。跟茈薔D派提出說,普選時間表,或取消委任制,特區政府亦否決了。在這個情況之下,如果民主派否決方案,你覺得在責任方面中央、特區政府和民主派是怎樣分呢?

政務司司長:我覺得在這個階段,即是今日來說,講責任不是很適當的。現在無論是政府也好,議員也好,立法會也好,甚至傳媒也好,每一個人都有個責任的。在這個五號報告書今天第一天公布,現在我們希望今年十二月可以有一個表決。今天就已經要講責任,到時如果不行,便你「嚏v了;到時如果不行,你便要負責了,是否稍欠積極呢?我覺得接茪U來的一段時間,大家應該要討論一下,研究一下,關於我們這個方案的主要目標是甚麼,內容是甚麼,和所採取將來向前行的步驟是甚麼,我覺得會比較積極些和有用一些。

記者:其實為何特首即使是自動當選,你覺得都不需要投信任票?投信任票這東西對特首是有利而無害,可以增加認受性,澳門都是這樣做,為何香港不可以這樣做?

政制事務局局長:我想你誤會了。如果你看我們的報告書,我們其實是說,縱使只有一名,一名的有效被提名的候選人,我們要有一個方案容許選舉過程做到終結,即是選舉委員會的委員是有機會投票的,但我們不會認為應該叫這個做信任票,就是一個投票,只是一個名稱的分別。我們在提出行政長官選舉修訂條例的時候,我們會提出一個方案。

記者:今天你非常好笑容,但立場卻很硬,說看不到方案有修改空間或需要。我不問這件事,我問你的是為甚麼你說你是民主派?你可以民主到甚麼地步?你的民主概念、民主進程的想法如何?與我們分享一下好嗎?

政務司司長:其實我在立法會時已經回答過,剛才我亦回答過同樣的問題。我們是一個務實的民主派,你要一樣東西,剛才我回答英文問題時亦提及,選舉是「過程」,最重要是「結果」,「結果」就是你如何在每一天體驗民主,落實民主的精神。在這種情況下,機制將來的結果是如何呢?是非常重要的,亦需要清楚說給全香港市民知道,將來的機制是如何?各方面的利益以及社會所有的聲音,無論你是大多數或是小眾,都可以保障到,這些就是目標。但如何去落實,我認為需要一個很嚴肅以及大家很認真的討論,所以在政制或叫做政治工作小組,在策略發展委員會堙A這些問題一定要談的。如果真正是一個信奉民主的人士,如果用比較實際點或是務實點或是比較穩重的看法,我相信一定會肯討論的,大家需要有這個討論之後,才知道原來的圖則是這樣,那就可定一個時間表去進行普選。

記者:想問梁愛詩司長,因為一直有講法說,你做完政改,待報告書發表後,你便會辭職,開始做顧問幫政府搞政改。我想問,你現在是否待方案十二月通過或否決後才辭職?之後怎樣以顧問形式做這項工作呢?

律政司司長:我今日仍是律政司司長。政府的任免是由政府公布,不是官員公布,亦都不是在不適當的時候公布,多謝你關心。

(請同時參閱答問全文的英文部分。)



2005年10月19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9時54分

列印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