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公報
 
 

 寄給朋友政府主網頁

民政事務局局長於「鄭和下西洋六百周年紀念國際學術研
討會」致辭全文(只有中文)

*************************

  以下為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今日(七月十三日)出席在香港大學舉行的「鄭和下西洋六百周年紀念國際學術研討會」開幕禮致辭全文:

徐校長、何教授、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在六百年前,一位雲南的回族太監,受到明成祖的任命,從南京出發,率領二萬八千人的艦隊,一百多艘船,經歷二十八年,巡航南洋和印度洋沿岸各地,為中國在這些地區進行大規模的官方文化交流,交換物產和技術,定下日後中國與海外民間往來的基礎,所謂「宣德化而柔遠人」,這是我們以前熟悉的三寶太監下西洋故事。當年中國顯示了龐大的技術和組織能力,中國商船成為海上安全的最高標準,是西方來華貿易的商人的首選。

  世界對鄭和的興趣再度燃起,是因為加文.孟席斯先生(Gavin Menzies)的實證研究。孟席斯先生憑著科學推斷和實地考察,以優秀的觀察力,多方面證明鄭和曾經航經好望角,直達美洲,經過太平洋,環繞地球一周。孟席斯先生的著作《1421:中國發現世界》出版之後,震驚世界學壇。

  今天,我們紀念鄭和,我想是有兩層意義,第一是和平外交,第二是綜合發展。和平外交,是繼往,承繼往日優秀的外交傳統;綜合發展,是開來,反省當年下西洋的不足,而奮起補救。在和平外交方面,孟席斯先生指出,在他的考證中,「鄭和的航海根本帶著和平的欲望,並非一些史籍中所說,是「耀兵異邦」。鄭和在近二十年的七次出海航行中,除了幾次針對海盜的防衛作戰外,沒有證據顯示,船隊對沿途居民實施主動進攻,更無史料顯示,鄭和的船隊意圖征服異邦,鄭和也從未建立過一個中國的海外殖民地。這與以後西方的航海家征服性、侵略性的遠征具有根本的不同。因此,鄭和是一個出色的航海家、外交家、世界貿易家,是和平文化的象徵。」自從西洋的艦隊和商船開始了第三世界的探險與征服以來,國與國的關係,都處於領導與臣服的關係,尤其是上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之後的國際秩序,都受到大國霸權主義的主宰,甚至很多國家被霸權國家所迫,一分為二。紀念鄭和下西洋,是重新確認一個亞洲文明國家的外交傳統。目前中國的和平外交路線,互相尊重主權,締結盟邦,建立平等互惠的關係,正是繼承這個傳統。

  各位,回顧歷史,我們必須承認,鄭和下西洋之後的中國,不是崛起,而是衰落。下西洋之後,隨之而來的是海禁,閉關自守。明朝初年,經濟發達,技術進步,社會也算開放,但整體卻缺乏有機的整合,例如出海之後,並沒有既定的國家開放政策配合,屬於局部行動,而沒有海防和貿易的配合,以致當時的造船與航海的局部技術高,但產生的總量小,在開發政策結束之後,只能由民間的移民來繼續。目前我們中國的開放政策,正好矯正了以往的局部政策,而開展了全局政策﹕在國家的穩定政策下,全方位經濟建設,對外交流包括文化、貿易、外交、軍事等,經濟方面也進展到對外投資和收購。這些全局政策,締造了國力的有機整合,有助提升綜合國力。然而,也是這個全局政策,令外界某些人士對中國有所顧慮,認為中國會成為霸權。我們紀念鄭和,其實也在證明中國的對外關係一貫都以和平外交為主,至於現在的國力增長,也不過是政策調整之後的自然現象,中國畢竟在明朝以前,從秦漢以來,已經是世界大國。現在不過是恢復往日的國力而已。

  最後,必須一提,孟席斯先生的研究成果,已經變成暢銷書,首版七萬冊,鄭和的事跡已有巡迴展覽,多國的電視台已經製作節目,將來鄭和的航海路線和遺跡也會衍生新的旅遊路線。這是一門高度綜合的創意工業。創意工業的文化力量,將有助推廣鄭和的功績,並且宣揚中國的和平外交傳統。在此,謹祝「鄭和下西洋六百周年紀念國際學術研討會」一切順利,圓滿成功。謝謝。

二○○五年七月十三日(星期三)


寄給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