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以下是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廖秀冬博士今日(六月十五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就呂明華議員的提問所作的口頭答覆:
問題
近年,本港在冬季期間的能見度經常偏低。有學者指出,這種情況與本地發電廠的污染物排放量有關。此外,本港一間電力公司亦承認,近年較多使用普通煤發電。然而,環境保護署卻指出,有八成多的污染物是來自珠江三角洲地區。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過去三年,本地發電廠每年使用的普通煤、環保煤和其他燃料的數量是分別佔總使用量的百分比;
(二)在導致本港冬季能見度低的各類空氣污染物中,來自珠江三角洲地區和本地的污染物的分類數量和相對比例分別是甚麼;及
(三)會不會把珠江三角洲地區的空氣污染物的衛星影像,每日上載政府網站,讓公眾知悉空氣污染物的來源和分布情況;若不會,原因是甚麼?
答覆
主席女士:
就國際煤供應而言,視乎不同的產地,煤的含硫量可達4%或以上,含硫量少於百分之一的煤屬於低硫煤,對環境影響較低。環境保護署在根據《空氣污染管制條例》發給發電廠的牌照中,已訂明了發電燃煤的含硫量上限為百分之一,所以香港的電廠已經使用低硫煤來發電。
不同來源和批次的煤的含硫量並不完全相同,因此每年發電燃煤的平均含硫量都會有所變化,本港發電燃煤含硫量的年均值一般都在百分之零點四至百分之零點七之間。去年,其中一間電力公司所用的煤的含硫量雖然與前年相比有較大升幅,然而其含硫量的年均值不高於百分之零點五,仍然可以算是比較高質素的低硫煤。
影響發電廠的污染排放,除了燃煤質素外,還有其他很多因素,如燃煤總量、減排裝置等等。因此,為更有效控制發電廠的污染,政府會在發電廠續牌時,在新的牌照中加入污染物排放總量上限。發電廠可按本身情況,採取各種可行措施,如增加天然氣發電、購買更高質素的煤,為燃煤機組加裝除硫及脫氮裝置等等,以符合新牌照中的排放上限。現時政府正處理青山發電廠的續牌,完成後有關的污染物排放總量上限便會生效。另一間燃煤發電廠(南丫發電廠)的牌照會在明年九月到期,政府同樣會在新牌照中加入污染物排放總量的上限。
過去三年,本港發電廠使用低硫煤和天然氣發電的百分比, 在二○○五年分別為百分之六十九及百分之三十一;二○○三年為百分之八十一及百分之十九;二○○四年則為百分之七十四及百分之二十六。發電廠亦有使用燃油發電,但所佔比重少於百分之一。
空氣中的微細粒子會吸收和散射可見光,因而影響能見度。空氣污染物中除可吸入懸浮粒子外,其他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揮發性有機化合物亦可經過光化學作用產生微細粒子而影響能見度。粵港政府在2002年完成的「珠江三角洲地區空氣質素研究」,以1997年為參考年,分析了珠江三角洲地區和本地影響能見度的污染物的分類數量和相對比例。當中,可吸入懸浮粒子、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在珠江三角洲地區和香港的總排放量,分別為257千噸、596千噸、565千噸和465千噸。香港佔這四大污染物的百分比分別為5%、13%、20%及12%,內地珠三角地區所佔的百分比則各為95%、87%、80%及88%。
目前,環境保護署和廣東省方面正在共同編制《2003年珠江三角洲地區空氣污染物排放清單》,評核自1997年以來,兩地排放空氣污染物的變化,預期在2005年年底完成。屆時我們可以提供新的珠江三角洲地區空氣污染物排放數據。
香港天文台已在2005年1月6日開始,於天文台的網站每日發放一種稱為「氣溶膠光學厚度」的衛星圖象。這些衛星圖象可顯示影響能見度的粒子在整個珠江三角洲和香港的分佈情況,有助我們監察區域空氣污染的分佈和變化。
完
二○○五年六月十五日(星期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