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公報
 
 

 寄給朋友政府主網頁

立法會十九題:港深合力改善深圳河水質問題

********************

  以下是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廖秀冬博士今日(三月九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就蔡素玉議員的提問所作的書面答覆:

問題:

  深圳市政府於去年建議抽取海水沖洗深圳河,以改善該處的水質。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有否評估這個做法對本港米埔和后海灣內灣的拉姆薩爾濕地,以至本港的其他水域的生態會帶來甚麼影響;若有評估,結果是甚麼,以及會採取甚麼補救措施;若沒有評估,原因是甚麼?

答覆:

主席女士:

  特區政府一直致力與深圳當局合作,改善深圳河的水質及污染問題。兩地政府通過「治理深圳河工程深港聯合工作小組」(工作小組),落實合作的內容。範圍由初期的河道改善工程,逐漸擴展至污染控制及清理,也包括清理河面飄浮垃圾。

  「引水沖淤」的建議,是深圳當局於二○○三年八月在工作小組下的「環境管理專題小組」首次會議上提出,旨在通過於大鵬灣興建抽水泵站,將大鵬灣的海水引入深圳河,從而改善深圳河的流量,稀釋河水污染物,並減少污染物在河流中的滯留時間,以改善深圳河及其流域的現況。在該次會議上,特區政府環保署及漁農自然護理署已就建議對后海灣,特別是米埔濕地一帶所構成一定的影響,向深圳當局表示高度關注。深圳方面亦清楚表示對港方所提關注的理解。其後,雙方同意基於「引水沖淤」建議涉及很多複雜問題,對環境有一定的影響,有必要首先進行初步可行性評估,待初步可行性確立後,才進一步考慮展開更詳細研究,以免破壞環境。

  為此,深圳當局遂於二○○四年初委託香港科技大學海岸與大氣研究中心及廈門大學,就建議將可能帶來的環境影響作初步可行性評估。深圳治河辦並於同年三月及十一月分別在香港及深圳舉行了座談會,向香港的環保團體和有關政府部門介紹有關初步研究的目的、方法及最新成果,並聽取各方的意見。特區政府環境運輸及工務局以及環保署的代表,亦有參加座談會,以跟進研究的進度,及進一步了解本港環保團體對建議的看法。

  有關初步研究現已進入最後階段,我們正等待深圳方面進一步提供研究的詳細資料。屆時,特區政府會就是否適宜進一步考慮「引水沖淤」建議,開展更深入的研究,向深圳政府表達正式的立場。

  除了深圳河外,其實兩地政府有關部門早於一九九九及二○○○年,已分別就兩地相連水域,即大鵬灣及后海灣,制訂水質保護及污染控制政策,以進一步加強合作,保護有關水體。本港方面,政府除了通過禽畜廢物管制計劃,大幅減低禽畜廢物對本港河道的污染,也一直致力改善排污及污水處理設施,以截除最終流入上述水體的污染源。

二○○五年三月九日(星期三)


寄給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