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以下為工商及科技局局長曾俊華今日(十二月十七日)在北京出席「內地與香港科技合作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後,會見新聞界代表的談話內容:(只有中文)
工商及科技局局長:各位新聞界朋友,今日是「內地與香港科技合作委員會」的第一次會議,是內地與香港科技合作的一個突破。委員會是一個高層次的架構,成員來自內地和香港專責科技發展的官員和主要科技支援機構的代表。委員會將會成為推動內地和香港科技交流和合作最重要的平台。
在香港方面,特區政府近年致力締造有利科技發展的環境,協助香港的製造業和服務業增值,提高其生產力和競爭力。這方面的努力已初見成果。在二○○三年,約有2,500家機構曾進行研發活動,較一九九八年大幅增加173%,而投資的總額,亦增加了122%,達35億港元。
今日的會議認為,對整合兩地的科技資源,實現優勢互補的基礎上,我們必須落到實處,切實做好每項工作。委員會同意以雙方有共同興趣發展的科技範疇作為合作的切入點,並選定四個範疇:第一是車零部件;第二是電子標籤技術;第三是中醫藥;而第四方面是集成電路設計。這四個科技範疇都極具發展潛力,對內地同香港的產業發展至為重要。雙方亦同意成立工作小組,制定具體的合作計劃,工作小組會邀請科研機構和產業界的代表參加。另外,委員會亦會邀請香港專家參與國家中長期科技規劃和國家標準制定。我期望雙方在內地與香港科技合作委員會成立之後,深入了解過內地與香港整體科技發展的情況,便可以盡快作通盤考慮,策劃和制定全面而具體的合作建議。
記者:該四個範疇,有沒有發展的優先次序,具體時間表為何?
工商及科技局局長:四個範疇將同步進行,今天下午我們會進一步研究詳情,討論合作的方式、項目的分工,以至雙方合作的基制,我們下午會詳細討論。
記者:剛才劉副部長談及國家未來五至十五年科技發展的重點,在你剛才提及的四個範疇,具體方面香港怎樣配合?
工商及科技局局長:剛才王主任介紹了國家科技發展的中、長期規劃,談及一些具體的考慮,這對我們很有幫助。他們亦提到如何以科技發展配合經濟發展,尤其是在企業層面上,以及如何回應人民的需要,這方面亦高度配合我們現時推行策略的方式,因為我們所有的工作,也是在企業層面上研究如何能作出配合。我們希望在這四個優先的範疇可以進一步作出研究,讓企業在這方面的發展能有所得益。
記者:為甚麼會選擇這四個範疇作優先?原因何在?
工商及科技局局長:這四個範疇是雙方有共同興趣的,而業界對這四個範疇也有興趣,並覺得這四方面在世界的發展是有優勢的。我們希望這四個範疇能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從而對業界的發展有所裨益。
記者:劉副部長曾說中國在未來利用科技改變能源的結果,希望能較少依賴外國的能源供應。這方面香港有甚麼可以參與的地方?
工商及科技局局長:在這方面我們暫時沒有具體的回應。在香港,一般來說小型工業對這方面的理解較為深入。關於大規模使用能源方面,我們會研究有甚麼可以做的地方,會再深一步作出研究。
記者:除了這四個範疇,能源會否是下一步研究的工作?
工商及科技局局長:我們會考慮。但大家的資源有限,我們初步會集中在我剛才談及的四個範疇。
記者:請問內地與香港工商及科技局在科技方面的合作以甚麼方式進行?
工商及科技局局長:我們今天的會議是整合兩地科技的資源,在實現優勢互補的基礎上,進行幾方面的工作。今天的委員會同意雙方在有共同興趣發展的科技範疇作出合作。我們選定了四個範疇,就是車零部件、電子標籤技術、中醫藥,及集成電路設計。我們會在這四個範疇進一步探討合作的方式。
完
二○○四年十二月十七日(星期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