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下稿代房屋委員會發放:
以下為房屋署署長梁展文今日(七月十二日)在房屋委員會周年大會上致辭全文:
主席、各位委員、各位同事:
在一九五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發行的早報頭版,是這樣記載的:「白田村空前大火毀屋萬間,災民無數。沖天大火傳是由弄炊而起,焚燒歷六小時,火場廣涉三方里,波及石硤尾三個木屋區,在烈燄籠罩下,居民不及收拾細軟,只能緊抱孩子,往深水鶪閬V逃命。人像螞蟻一樣,四散奔逃,直至深夜,大部份人逃出了火場,直抵元州街才停下來。大火最後奪去了五萬多人的家園,數萬人頃刻間成災民,無處容身,只能露宿街頭。」
五十年代
災難之後,政府馬上為災民興建臨時住所,並要求當時的市政局組織緊急小組,尋求全盤和長遠地解決寮屋(即木屋)問題的方法。
一九五四年四月,市政局的小組提出報告,建議由政府直接介入,斥資興建多層徙置大廈,安置災民及未來清拆的寮屋居民。
政府的參與,標誌蚇釩堭p置住房計劃的目的已不止在於為數以萬計的災民提供居所,更深遠的意義是:住屋與生命安危已是息息相關,只有通過有系統,有計劃地去改變現實,才能徹底地為貧苦大眾提供真正的安身之所。
歷史的偶然性,終於起了決定性的作用。五十年前的一束熊熊之火,星火燎原,為香港的歷史造就了一個關鍵性的契機。往後的數十年,政府部門和房委會為廣大市民提供的廣廈千萬間,在不同的程度上,確實地改變了我們社會的面貌。更深刻地說,公營房屋為我們無數的家庭帶來前所未見的機會,改變了無數香港人的命運。這一切的變化已深深地銘記在廣大市民個人的歷史中,成為我們這社會集體回憶的一部份。
而這就是我們五十年公屋的開始篇。
六十至九十年代
到六十年代中,政府已用徙置大廈的形式為五十萬人提供了住所。政府更提出新的公屋政策,除了要嚴格管制搭建新寮屋外,還要興建更多公屋,為住在危樓、市區重建、寮屋清拆,天災災民及住在臨時建築物等家庭,提供居所。這政策徹底地改變了香港市民多年來經常面對流離失所的命運。
七十年代:房委會正式成立。多個建屋部門合併成房屋署,致力推行「十年建屋計劃」,在舊區進行重建工作,並發展新市鎮,興建大型公共屋h,以配合香港社會經濟和人口發展的需要。人們在致力解決基礎設施的同時,更開始認識到:對未來,是可以有要求的。
八十年代:政府及房委會推出了多項計劃,如居屋和貸款計劃,及大規模的重建工程,這都是因應當時情況的政策方針。社會對公屋供應正面的肯定,主要是由於公屋的建設除了廣泛地改善了市民的生活質素外,更為香港社會日後的昌盛繁榮打下了牢固的基礎。
到了九十年代,又是一番風貌。在公營房屋方面的資助計劃趨於多元化。最矚目的是在公屋設計方面,和諧式公屋大廈正式推出,樓宇設計新穎、住房間隔實用和屋h設施齊備,廣受市民歡迎。經過了數十年的改進,香港公營房屋的設計,供應和管理,從質和量上,在國際社會公營樓房建設的歷史名冊堙A己站穩在殿堂級的位置上。
五十年彈指一揮而過,其中苦樂,耐人尋味。這塈琤u想嘗試把這數十年來,特別是與我們成長有關的事,點滴在心。
二十一世紀
將歷史的放大鏡暫且收起來,我們已進入了二十一世紀的第一個十年。作為政策的釐定者和執行者,對於社會環境的不斷的變化和人事的變遷,我們必須對所制定的政策常常加以修正,才能配合社會的需要。我說的變化,其中包括了整體人口結構和家庭組合的增減,經濟環境和工資收入的調整,還有就是廣大市民對房屋類別、質素和數量需求的改變,這些都是值得我們注意的課題。
二○○二年「房屋政策聲明」
二○○二年十一月,政府就房屋政策作了闡述,並將過往以來的各項政策目標、策略和措施作了檢討。更重要的是面向未來,重新釐清政府在提供房屋事務上擔當的角色。有關的聲明基本上亦普遍地獲得市民的認同。
有關的聲明提出了要落實三大方向,並在制定了具體的措施上作出推進。在這堙A我仍想重申一下:
一、政府的資助房屋政策,應茞揚姚飢U那些沒有能力租住私人樓宇的低收入家庭,為他們提供租住公屋。房委會承諾繼續興建租住公屋,以達到平均三年上樓的輪候時間外,亦會停售和停建居屋,盡快退出房地產市場。
二、政府今後的主要角色應集中於供應土地及提供租住房屋資助兩方面,並應盡量退出其他房屋資助計劃,把干預市場的程度減至最低;及
三、政府必須維持一個公平和穩定的環境,讓房地產市場能夠持續健康發展。政府應根據市場需求供應土地,並提供有優良配套的基建設施。政府會繼續向房委會提供足夠的土地,以作興建租住公屋之用。至於私人樓宇的建成量,則應由市場按需求決定。
房委會的工作
為響應政府提出的發展方向,房委會亦立刻作了檢討,並為未來的工作重新定位,以求全面貫徹有關的政策。過去的兩年間,房委會在所有的工作領域堙A都進行了改革。這包括停止興建居屋的工作,將適合私人樓宇發展的土地交還政府,讓市場有更多選擇;政府亦會繼續為房委會提供建屋土地。房委會還採取了一系列措施配合整體發展的需要,開源節流,重組財務,履行提供出租公屋的主要職責。主要的措施有五方面:
- 提高運用財政資源效益 - 精簡部門架構,以提高服務水平 - 利用新的公屋設計,積極尋求節流空間 - 在落實盡量退出市場的大方向下,出售房委會轄下的零售及停車場設施 - 改善屋h居住環境,培養良好的生活文化
有關這些工作的內容和進度,請容我逐一作匯報。
提高運用財政資源效益
在停止售賣資助樓宇的政策下,房委會顯然需要進行全面的財務重整。在這方面,相信大家都留意到,在二○○三/○四年度,房委會初步結算的運作赤字仍然高企。截至二○○四年三月三十一日,房屋委員會的現金結餘為173億元,較去年同期的數字減少了103億元。然而,情況估計是會繼續惡化。因此,我們的財政策略,是要積極節流開源,善用每一分一毫的資源,為日常的業務營運及興建公屋提供資金。在內部財政管理方面,我們亦要推行理財改革,改善編製預算的程序,以提高運用資源的成本效益。去年在某些開支項目,我們已採用「經營開支封套」和「由上而下」的方法來編製預算,來年會繼續將這措施擴大至其他開支項目。另外,我們因應不同需要而設立的中央應急儲備,會由各主管人員負責監管,令各主管部門能更合理和靈活地運用他們管理的資源。
精簡部門架構,提高服務水平
除了改進預算的制訂外,精簡架構亦是我們改革另一個重要環節。在這方面,我們會致力檢視現有的工作程序,把有限的資源應用在真正有需要開展的服務。在人手方面,我們因應二○○二年十一月公布的房屋政策、房屋委員會分拆出售轄下零售及停車場設施的決定、以及提供服務的模式的改變,制定出一套全面精簡架構的建議。該建議已於本年六月二十五日獲得立法會財務委員會通過。我們亦會在短期內將房屋署重整架構的詳細建議提交房屋委員會轄下的財務小組委員會。
總體而言,我們會繼續致力精簡架構的工作,在保證能向公眾繼續提供優良服務質素的前提下,發揮員工積極性,在可行的情況,縮減編制,以提升效率。
在新公屋設計中,尋求節流空間
除了精簡架構外,在公屋的設計上,我們會貫徹落實「實而不華」和簡約的設計理念。這個理念主要是要因地制宜,使規劃和設計更好地加以配合。在維持公屋質素的原則下,提高建築成本效益,令珍貴的社會資源能夠更有效和合理地運用。我很高興見到,在同事的共同努力下,到目前為止我們已初步將建築成本下調了約12%。我們會繼續探討公共屋h的發展密度,以期在符合核准地積比率的情況下改善居住環境,提高成本效益。我希望未來仍可繼續在這些工作領域中尋求節流的空間。
產業分拆出售計劃
分拆出售房屋委員會轄下的零售及停車場設施除了是開源的一項主要措施外,最重要還是要落實政府提出退出市場的大原則。我們認為,為有關設施做好重整工作,並在市場適當的時機,公開出售,往後交由市場管理,從而發揮更高的經濟效益,這才是最理想的出路。
事實上,房委會於去年七月原則上同意採用「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的模式分拆出售有關的設施,這不但為香港的財經市場引入新的投資產品,更擴隊F市民參與不同物業市場的空間,在推動樓市全面健康發展方面,走出了歷史性的一步。我們現在已密鑼緊鼓地進行有關的籌備工作。目前我們已為負責管理房產基金成立新公司。署方、全球協調人、財務顧問和其他顧問,以及新成立的管理公司會合力制訂過渡計劃,並會全力安排準備與上市有關的事宜,以求計劃能順利推行。另外,我們亦會為受產業分拆出售計劃影響的房署公務員推出自願離職計劃,為同事們提供選擇。
培養良好的生活文化,改善居住環境
要長期保持屋h的環境壎矷A並非易事。過去一年,我們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以實現我們改善屋h環境壎耵漸媦苤C自去年八月「屋h潔扣分制」實施以來,署方增加了巡查人手,加強執法行動,針對在屋h內破壞壎芡藿猁漲甈陛F另外,我們亦委任了渠務大使上門檢查和維修公屋單位內的排水裝置。據數字顯示,近日觸犯公共壎穻甈陘帠Q扣分的住戶已較以往減少,這反映了我們的措施基本上發揮了積極作用。
為加強環境清潔,我們會在整體屋h環境加強環保的設計概念。具體上,部門亦會提供一些新設計的措施,如包括在明年九月一日或之後落成的屋h,我們將根據人口規模,使用「中央式壓縮系統」或「分散式壓縮系統」來處理垃圾。這兩個新系統將較以往採用的系統更具成本效益,而且能夠更進一步改善屋h壎芡藿牷C
還有,近日在地區上有日本腦炎個案出現,為防止疫症廣泛傳播,署方也絕不鬆懈,主動出擊,全面加強滅蚊的工作,包括加強巡視和加強居民的防蚊意識,以及增設投訴熱線等。稍後我們會就這方面的工作詳細向委員作出介紹。
房屋問題,事無大小,最卑微的小事,也可以影響市民的生活質素,故此我們會緊守快速回應投訴的方針。另一方面,提高居民愛護環境的意識,將會是我們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只有大家都懂得珍惜自己的社區,才有希望培養出有質素的生活文化來。我們全體在前工作的同事們都願意為這工作長期堅持,以最大耐性,不懈地幹下去。我深信,今天我們播下的種子,一定可生出茂盛的成果。
在上月的本年度的第一次周年大會中,多位房委會委員包括王坤委員、朱幼麟委員、單仲偕委員、陳鑑林委員、蔡涯棉委員、鍾瑞明委員、葉國謙委員、鄭恩基委員、蕭婉嫦委員、張宇人委員、林菲臘委員和陳家樂委員,都對房屋事務提出了不少的意見及建議,有些是涉及政策的問題,如居屋業主補地價和房委會與政府的財政安排等;有些則是具體的落實計劃,如繼續改善公屋建屋質素,產業分拆計劃需要諮詢商戶和改善屋h清潔環境等,我們會仔細地就大家的意見,作出檢討和改進。還有,委員提出的各項建議,署方亦會就其可行性作出研究和跟進。
展望未來,我們還有很多的工作要完成,要開始。其中最重要的挑戰是:如何能更好地善用公屋的資源,幫助最需要幫助的家庭。有關的工作實在繁多。例如為單身人士提供居所的問題,社會上對投資大量公共資源在這方面常持不同意見,我們需要詳細檢視,了解情況,盡量在照顧各方面利益的同時,對公共資源的運用也要嚴謹約制。
長遠而言,我們應盡量使公屋單位加快流轉,如鼓勵有經濟能力,並已超出居住在公屋入息水平的家庭遷出,讓其騰出的單位,給有需要的家庭入住。我們應該積極檢討富戶政策,讓貧者能有安身之所,而有能力照顧自己的人仕,也會盡快離開公共資助的保護網。只有這樣做,我們才能使「公屋旋轉門」更有效地運作,從而善用公帑。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的社會能在互相幫助和互相扶持的基礎上,得以公平地持續發展下去。
主席,各位委員,各位同事,剛才我們回顧了過去半個世紀的公屋發展。總體來說,在每個歷史的時刻,我們做的工作都是能以廣大市民的需求為依歸的。作為房委會成員和房署的員工,在這些日子中,我們基本上都能總結經驗,迅速回應社會的訴求。我實在為我們有幸能有此機緣參與其中的策劃、建築和管理工作,為香港過半數的市民提供安居之所,感到滿足和驕傲。
在這堙A請容許我向各委員們這些年來對房委會工作,盡心盡力,服務大眾的精神,衷心感謝;也對多年來在前線默默工作,任勞任怨,十年如一日,緊守崗位的房署同事,深深致意。
五十年來,我們香港這個大家庭共創的成績,不應該是一個段落。我們不錯經歷了不少風雨甚或挫折,但最終都能克服萬難,為千萬的貧弱者提供家園,房委會實在不負時代所托,歷史將以為證。往後,我們還有更多具挑戰性的工作,要大家繼續努力,全心投入。而我們亦只有一個選擇,就是拿出信心,攜手合作,在新的世紀堙A建立新的精神風貌,創造新的契機。
完
二○○四年七月十二日(星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