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公報
 
 

 寄給朋友政府主網頁

民政事務局局長於粵港澳文化合作會議的歡迎辭全文

***********************

  以下為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今日(二月二十八日)在香港舉行的第四次粵港澳文化合作會議的歡迎辭全文:(只有中文)

曹廳長、何局長、各位局長:

  今天,很高興可以跟各位聚首一堂,共商文化領域的合作事務。我們都同處於珠三角之內,既是近親,又是近鄰。講的文化事務,既是家事,又是雅事。因此,我最喜歡出席這個會,可謂樂在其中,樂此不疲。

  一個人修養文化,可以閉門讀書,但是一個地區要修養文化,就一定要有心有力,有政策,又要有朋友。珠三角的文化藝術建設工作,一定要彼此照顧,互相提攜,彼此發揮長處,共存共榮。在以往的三次會議上,有關大珠三角藝文合作的三項原則,即合作精神、共同身分和國際品牌,已經確定下來。這些原則,對於日後三地合作有指導作用。透過加深了解,凝聚力量,互補優勢,相信定可充分發揮大珠三角在藝文領域的深厚發展潛力。

  《易傳》有所謂「人文化成」的講法,建設文化,首重人才。中國是文化大國,我們在藝術文化方面的人才,可謂洋洋大觀,但是現代的藝術管理人才,還要多多栽培。大珠三角地區可以在藝術人才的交流培訓上加強合作,通過舉辦藝術行政管理和演藝培訓課程,以及進行實習和文化活動考察,可以為三地提供藝術行政管理人才和演藝人才。建立大珠三角演藝網絡,促進優秀演藝節目的交流演出和大型演藝節目巡迴演出,更加可以降低運作成本,互惠互利,拓展大珠三角的文化藝術市場。至於現正商討進行的三地文化市場調查,可有利於三方加深了解三地的文化異同,協助制訂文化政策,推廣文化工作。

  當今世界是信息時代,信息不足,很多判斷都會失準。文化信息交流,亦是今次會議的重點討論內容。通過加強粵港澳三地的文化信息交流,不但可以讓三地互通信息,從而促進彼此在文化項目上的合作,而且更便於互補短長,互通經驗,這對於三地的文化藝術發展可起相輔相成的作用。

  為讓我們的下一代重拾過往的集體回憶,了解前人的生活點滴,鞏固我們的文化傳統,保護文物古蹟可謂當務之急。為加強這方面工作,粵港澳三地工作小組已就文博合作訂下具體方針。有關方針以加強三地文物展覽,促進人才交流為主。我們希望能夠雙管齊下,在增進市民對博物館服務的認識,教育他們欣賞愛惜文物古蹟之餘,亦透過三地文博人才的交流,進一步加強三地合作,以便在文物保護、發掘和推廣方面取得理想的成效。

  知識就是力量,要富國興邦,必須普及知識,令國民有終身學習的機會。為此,粵港澳三地現正積極發展圖書館合作交流及數字化聯網。我們希望透過三地館訊、刊物互通,加強珠三角地區人民對區內文化的認識,拓闊個人的視野。長遠而言,建立三地圖書館網絡,有助營造健康的閱讀風氣,為國家培育優秀的人才。

  粵劇藝術是我國嶺南文化的瑰寶,粵劇不單只是說唱藝術的經典,也是忠孝節義、民間傳說的寶庫。為確立粵劇的文化地位,我們正積極籌備向聯合國申報把梨園戲寶列入「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希望藉此把這獨有的中國文化傳遍四海。

  經過多次的小組會議及高峰會,工作小組已就演藝人才交流及節目合作、文化信息交流、文博合作、圖書館數字化聯網及粵劇藝術各個項目訂下具體合作方向和工作細節。據我所知,部分工作的進展十分順利,至於有關工作的進展情況,有勞各方的代表匯報。

  多謝各位。

二○○四年二月二十八日(星期六)


寄給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