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公報
 
 

 寄給朋友政府主網頁

公屋安居樂業路

*******

下稿代房屋委員會發放:

  「我一出世就住在木屋區,試過打風屋頂被吹走,一家要躲進床底避雨,幸好十歲時木屋區清拆,可以搬上徙置大廈,有一個安定的住所,後來遷入漁灣h,環境一步一步改善。」財經界知名人士黃遠輝今天(十二月二十三日)出席公屋發展五十周年誌慶揭幕儀式,憶述公營房屋計劃推行對他成長的幫助。

  黃遠輝說自己屬於典型在屋h成長的一代,曾經在國際銀行工作的他,能夠由小職員進升至行政總裁,也是拜在公屋成長時所鍛鍊出的一份拼搏精神。他說:「我想不少香港人也有同樣的經歷-由住木屋到上樓住公屋,居住環境逐步改善,便可以在工作上不斷求進,這個過程亦正好體驗我們努力向上的香港精神!」

  熟悉香港經濟的他認為公營房屋計劃在推動香港發展上擔當重要角色:「對於很多低收入的草根市民,公屋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安居的地方,讓他們努力工作,在各行各業有所建樹。香港能有今天的發展,公屋計劃的推行實在行功不可沒。」

  過去五十年香港推行公營房屋計劃令數以百萬計的市民受惠。同時出席揭幕儀式的嘉賓林桃女士是亦是其中一位。

  現年69歲的林桃和丈夫居住在石硤尾h已重建的單位,對於四十多年前曾經露宿街頭無家可歸的境況,她至今還歷歷在目:「1953年我住在九龍仔木屋區,親眼見著石硤尾寮屋大火,那時木屋區常有火警,不久我住的木屋亦被大火摧毀,一家大小只有露宿街頭,夜晚拿紙皮包著睡,好彩一年後獲安置入住徙置大廈,終於有瓦遮頭!」

  1963年已結婚的林桃和丈夫成功申請入住現時已拆卸的石硤尾廉租大廈,她談起當日情景依然雀躍:「抽中廉租屋幸運過中彩票!我們的單位約百多平方呎,廚房在屋內,廁所在公共走廊,當時我在製衣廠工作,丈夫在巴士公司當查票員,有了這個家,三個小孩便可以上學讀書。」今天,林桃的三個孩子已各建立了自己的家庭,她和丈夫所住的重建的單位設有廚房及浴室,面積亦較以往大,兩人安樂地過著退休生活。

二○○三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星期二)


寄給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