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公報
 
 

 寄給朋友政府主網頁

財政司司長與傳媒代表談話全文

**************

  以下為財政司司長唐英年今日(十月二十三日)在北京第七屆北京香港經濟合作研討洽談會的談話全文(只有中文部分):

財政司司長:各位,你們好。今天下午抽一段時間與大家坐下傾談。課題當然是談一談京港合作。這是我們第七次會議,我們談的京港合作有很多合作空間,過去已經辦了六次,這是第七次。今次是空前盛大。今次大約有三百多人,我們希望可以盡量製造多一點經濟合作空間。

我昨天在立法作出中期報告時,我說過振興經濟是首要目標,今天我也看到(傳媒)大事報道:振興經濟是一個首要目標。多數人都同意這是一個首要目標,但有很多人覺得為甚麼你要振興經濟呢?我覺得第一,大家要清楚我們是市場經濟、市場主導的,我們並不是想用計劃經濟的模式去振興經濟,以市場經濟為基礎這一點大家要清楚。第二,我們在改善營商環境和鼓勵投資(方面的工作)也是一個大目標。並不是我給予投資者稅務優惠就等於是鼓勵投資,我以前亦是商界中人,去何處投資或不作投資,並不純粹是考慮是否能取得稅務優惠,或甚至是送錢給我,我就會去。(投資決定)很大程度上是視乎投資項目本身是否合乎經濟效益,即是否可以賺到錢。能否賺到錢要視乎政府的政策是否有連貫性、是否穩定,在政策制定的過程當中是否高度透明,這些都是主要的投資因素。

  香港經濟是相當龐大,大約是一萬三千億的GDP,現時並不是依靠基建投資作主導。所以我們與一些發展中地區不相同,發展中地區很多事情可以依靠基建帶動,我們不可以依靠基建帶動,我們一定要依靠商界投資,發揮市場的優勢,發揮市場的力量才可以帶動經濟。所以我認為在營商環境的平台上,我繪畫這幅藍圖時,投資最重要是有一個固定、穩定的政府政策平台。第二,在人才方面,一定要持進取開放的態度,現時全世界都在競相爭取人才,我相信未來二十一世紀要取得勝利,決勝是在人才。所以我現時對內地的專才、優才、人才方面開放,我相信商界應該是全面贊成。當然我們亦不會隨意開放,我們的開放跟以前一樣,內地人才與外國人才的條件是看齊的。所以這一點我相信商界是應該歡迎的,亦可以鼓勵投資。最重要的是開放人才,亦希望對於本地人才可以帶起互動作用,以往我們一直開放外地人才來港,這對於香港的人才大家都可以帶起互動作用,我相信有內地人才的話,應該更能帶起互動作用。

  另外還有一點非常重要的是,內地將會是香港一個很大的市場。我想不到一個更好的地方可以吸引人才來港,經培訓後,讓他習慣香港一間公司或一個機構的運作模式,參與模式,然後帶回內地開拓新市場。他既熟悉內地,又熟悉香港,這是一個很完美的組合。

記者:司長,昨日你交代你的理財哲學後,評級機構不是很POSITIVE覺得冇實際措施....

財政司司長:我昨天說完後,也大約猜測到有甚麼反應,我亦猜測到有人認為節流的步伐不夠快,亦會有人認為我們太過快;對於開源方面,會有人認為我們沒有具體措施開源,亦有人認為我們是否太樂觀呢?所以我為麼要做這個中期檢討?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一來我想交代一下我在開始我的第一個財政預算案諮詢過程時,我也想與大家分享一下我的guiding principles及理財哲學是甚麼。但並不是想提供所有答案,我提供的是一個開放式的諮詢過程。如果我每件事都定好了,有人會反問我諮詢他做甚麼?你全部都已經擬定好了;所以我以一個開放式(開始諮詢)。我記不起(昨天)那一位議員要我澄清時,我說我對某個問題的答案是故意含糊過去,因為我想聽一聽大家的意見,才作出決定。這是一個比較開放的諮詢,我亦會因應一些問題,聽取多方面意見,例如:收入方面,收入現時的解釋是很簡化,是一條直線,但到其時收入不會是一條直線,會是一些曲蛇,這條直線就等於是一個指標,在直線以下的就是未能達標,若未達標我們是否應該加稅,是否應該增加新的收入項目呢?這是比較開放的諮詢,所以我很坦白地說,昨天我是特意這樣做的,因為我希望大家知道我有誠意作出諮詢。我本身有幾個目標,希望大家(昨天聽完我的發言後)能帶回家多點了解。對於經濟帶回家的是審慎樂觀。第二,大家都可以安心,我們在節流方面不會太急進,因為太急進的話對經濟復蘇有負面影響。所以大家不用慌張,在現時經濟有點復蘇時,我們就扼殺它。第三,就是在諮詢過程中,我是有誠意聽取多點意見。我希望大家帶回家的包括了上述三點。我相信這是可以做到的。

記者:....要做到你說的目標,很多公務員的反應是擔心在人手方會有壓力,會有裁減。

財政司司長:在人手方面,現時的目標仍然是由十八萬減至十六萬,這是行政長官已經說過多次的。財政封套已經發出了,現在仍未是最後的封套。我們請政策局局長每一位自己再細心想想,有甚麼重大困難都可以回頭再傾談,還有一些微調空間。當然,我們現在亦跟他們說:「現在你們拿了封套,要計算一下自己的人手。」因為可能有錯配,在技術上的錯配,要計算清楚,然後將人手上的需求、或者是錯配、或者是有多、剩餘的,就到王永平那裡作統籌。我們正在等候他們進行這項工作。

記者:司長,你把財赤押後兩年....會否擔心就算到08/09年可以成功滅赤,但財政儲備已經用光,其實這未必是個負責任的做法。

財政司司長:你這個問題是何俊仁不斷追問我的問題。所以我其中有一段說,留下多少財政儲備給第三任行政長官的新政府是合理的儲備呢?因為有數個客觀因素,如果他們聽完意見,認為一定要有X這麼多錢,那我們會問怎樣可以有X這麼多錢呢?我們一直都有赤字,要到○八/○九年才會收支平衡,雖然逐步減少。有一些客觀的考慮,如果你認為屆時沒有這麼多錢,而我們是必須要有這麼多錢,那差額從哪堥茤O?差額是靠發債?發債是一個方式,這是一個能夠令你的財政更加容易靈活調配的方式。如果有人認為不應該發債來變成儲備,那便被迫要從其他方面去想,或是加稅,或是在節流方面再深一點。所以我覺得這個是需要多加諮詢,要有一個比較強的共識才可以進行的工作。

記者:在你心目中,你覺得儲備在怎樣旳水平才算合理,底線在那堙A例如DONALD做的時候,政府的開支有十八個月作儲備。另外,坊間有傳聞如果政府出售資產,未來的港珠澳大橋,政府會用來發債,有否這個可能?第三,今日跌了五百多點....

財政司司長:全球的股市昨日都跌得很犀利。New York Dow Jones也跌了百多點。所以我相信股市起了這麼多,有一個correction、喘一喘氣,股票有起有跌,投資者投資股票是應該有這樣的心理準備的。第二,儲備的底線,我在立法會的發言中都說過,我認為這是要諮詢大家的問題,並非我現在就可以提供的。

記者:港珠澳大橋將來是否會考慮發債?

財政司司長:這是一個可行性。

記者:...政府不再用非經常性開支去填數...

財政司司長:政府是有一筆儲備。現在就是說我們怎樣去運用這筆儲備。第一,我已定了不會發債來填經常性開支的話,因為用發債來填經常性開支,變相是碌咭度日。既然我說過我不希望這樣做,在有財赤的情況下,經常性開支就會運用財政儲備。另一方面,在非經常性開支方面,我相信用發債來進行具有經濟效益的基建項目,是可行和可取的。我相信港珠澳大橋是絕對有經濟效益的項目,所以是可以考慮的。

記者:發債會否用基金形式,構想如何?

財政司司長:發債其實可以有很多種不同的形式,有一種好像現時的收費隧道securitisation亦是一種發債的模式,用一些有收入的項目來securitised,等於借錢,利用將來的收入今天來借錢;或者另一種的做法,有經濟效益但沒有直接收入的(基建項目),譬如我現在興建西部通道去深圳,如果不收邊界稅,那這條通道是沒有收入的,但對香港經濟有沒有效益呢?是絕對有效益的,因為是加強了香港與深圳和整個珠三角的交通、人流和物流,絕對是有經濟的效益。所以無需要一定是與某一個項目掛u的發債。

記者:(有關大橋)

財政司司長:這純粹是個發債的形式,正如我剛才所講有經常性開支和非經常性開支,兩者應分開來處理。在非經常性開支中,有經濟效益的項目可以利用發債來集資,譬如今年的三百億的非經常性開支中,有一百億我們認為是有經濟效益的,便可以用此數字為基數來作考慮。我不是說一定是這樣子,不過既然你這樣問這問題,我想向你解釋一下有那些可能性。

記者:是否仍然不會就單一基建項目發債?

財政司司長:未必。隧道也是單一項目,幾條隧道收費的securitisation也可考慮。

記者:你一直說不用一刀切削減開支,但若保安、壎芮盓Q和教育不會削減得那麼多,其他部門是否要削減多些去填補...非經常性開支方面,是否已經放棄做到收支平衡?

財政司司長:不是的。我(昨天的發言中)有說到(何時會恢復綜合帳目收支平衡)。在經常性開支方面,我說不是一刀切,是考慮到有一些政策局的靈活彈性未必一定是那麼大,所以在縮減開支方面,是有些寬減。至於每一個政策局是如何用錢,是由政策局局長全權去決定,其資源是怎樣分配,優先次序,多少都是由他們全權去決定。

記者:今日政府會公布最新的通縮數字,你說過直至有通脹或沒有通縮問題,政府才會研究銷售稅?今日有報紙引述政府消息,政府樂觀預期明年可能已經沒有deflation...政府是否有這麼樂觀的預測,到時是否會研究銷售稅的問題?

財政司司長:其實銷售稅已經在研究當中,但未有timing,我相信是需要一段時間研究。在內部研究之後,會選一個適當時間來先作諮詢和理性的討論。

記者:你的演辭說留些open的地方去諮詢,聽大家意見,事實上已有deadline推後兩年...有否擔心所謂諮詢到最後不能聽到那麼多的意見,最終要用(辣)的措施?

財政司司長:所以我說,每一年都要作出檢討,因為我有商界的背景,我不十分相信應該一成不變,或一本天書睇到老。因為世界是在轉變,市場環境亦在不斷轉變,很多事情可以發生。我不知道世界經濟,不要說五年內會變到如何或會轉變多少,一年內會發生甚麼事,你也很難準確預測。所以我覺得我們是應該有一些彈性,亦應該靈活處理才可以穩中求勝,這個做法是有目標但亦不是定死的。

記者:很多市民對上任財政司司長很多手段印象深刻,但你很多手段和目標,除了押後兩年外,和上任沒有太大分別,你怎樣解釋和之前的理財哲學有何不同?

財政司司長:每一位財政司司長,不需要一定有一個全新的理財哲學,其實我認為大部分香港人的理財哲學是很接近的。我們今日所採取的措施,已是你平常在家中不會做的東西,如果你們有自己的家庭,或沒有小家庭而還與父母同住的,你們會清楚理解到其實小家庭是一個社會的縮影。如果你每月都會花錢多過收入的話,你們應該考慮一下,或者一個星期不要去喝兩次茶,改為喝一次茶,出街不要花那麼多錢。這個是香港人最優良的美德,每人都其實很務實。你將你自己理財的哲學將它擴大了其實是政府的理財哲學。所以無論甚麼界別,我都會說,你只要想想你會不會管理你家中的私人財務。所以我認為我們現在是一個這樣溫和的方式,其實已經是相當長的時間,一個小家庭是不會這樣做的。政府不是一間公司,可能在位各人都減過人工,我相信一間公司要減百分之十的經營開支的話,它不會分五年做的,一間公司可能很短的時間,這是公司不是政府的做法,政府要考慮對於整個社會、對整個經濟,尤其是對就業等各方面的影響,我不想造成太大的負面影響,尤其在經濟剛開始復蘇的時候。

記者:...手段比較溫和...

財政司司長:我認為這一個做法是比較上手是溫和,但是是一個務實的做法。

記者:維港巨星匯今日開始派發門券,引起些混亂,很多市民打去電台投訴,現在仍產生這麼多混亂,你前幾天說過會收拾這局面,如何收拾? 另外,社會有些意見,你需要對盧維思有些懲處,你會怎樣做?

財政司司長:今次為甚麼會免費派飛呢?主要因為星期五那場表演,本來有三個組別同時演出的,一個是一對俄羅斯的姊妹,tATu,一隊香港的姊妹叫Twins,和一隊叫Atomic Kitten。但很不幸,那隊(Atomic Kitten)中有成員病了,所以不能來。這當然不用給錢她們,但其他兩個組合,我們與他們簽了合約,要給錢的。所以如果少了一個組別,其中一個可能是取消整個表演吧。但如果取消了,另外那兩個組別,即Twins和tATu,都要付錢的。我們收足那張門票費用,那些買了票的是來看三個組別的,或他們很希望Atomic Kitten的,便會失望,覺得好像被主辦機構欺騙,所以我覺得那些錢既然都是要花的,不如送票做一個免費演唱會,買了票的人都會退錢給他們,我覺得這是一個補救局面的做法。至於未來怎樣,我覺得應集中精神做了今日的東西。今日最重要要處理的事,是未來還有幾場的表演。其實我聽到很多看過表演的人說,表演的氣氛很好,而且一場比一場好,有進步。所以目前大家都是落力想辦法去將剩下來的幾場搞到最好。搞完之後,我們會總結經驗,汲取教訓,亦會在立法會作一個全面的交代。我想到時大家可以再討論事件的過程和怎樣去總結經驗或總結教訓。不過我覺得批評有批評的時候,今日我會集中精神搞好目前的工作,這樣才會對得起公帑。如果不是的話,(只集中在追究)那人做錯,要捉他的錯,我覺得對未來幾場表演來說,不是最好的管理方式。

記者:在宣傳方面,Westlife不會拍宣傳片,將如何跟進?

財政司司長:第一,若那些歌星真是不肯拍宣傳片,我們要看看他們合約的條文,是否一定要拍宣傳片。如果一定要拍而不肯拍的話,是他們毀約。我們會按合約的條件要求他們去履行。但我沒有聽過他們不拍宣傳片。

記者:...事件中,CS有發電郵給公務員,大家覺得這件事你的距離較遠,沒有為維港巨星匯宣傳,去幫政府減少包底費用,其實你有很多商界朋友、網絡...,你是否有些未盡全力?

財政司司長:你先入為主,覺得我沒有盡力幫助推銷門部A這個印象是錯的。我曾請銀行界和各方各面的人賣門券。CS的電郵是我與他協商之後,認為由他發出比由我發出為好,因為CS以前是公務員之首,雖然今日他已並非公務員之首,我們協商之後,認為由他發出電郵較由我發出為好。另外,我有很多朋友聽過維港巨星匯演,認為內容、音響、表演都很好。就算只坐了一半人,他們也很落力表演,聽過的人都很滿意。對於許多批評,針對混亂等各方面,我都曾經說過,他們在那麼短的時間內籌辦一個這麼大型的活動,可能的而且確是低估了事情的複雜程度所引起的效果,所以未必能做到我們當時所想的一樣理想。不過大家去想SARS期間,店舖是空的;你一舉手召的士,有五架的士會來;你走進店舖,沒有人買東西;走在街上完全沒有汽車擠塞,當時心態是完全不同的。今日生意好轉,你們已完全忘記了當時的心態。美國商會是毋須要做這件事(主辦維港巨星匯)的,Jim Thompson更加毋須做這件事,當時許多去做這些事都是出於好意。我和Jim Thompson開了很多次會,跟他談了無數次電話,每一次我都是鼓勵他,第一,多謝他的承擔去做這件事情,我亦鼓勵他,不要太氣餒。他一家大小,太太和女兒全都出來派單張,叫人買票,這些全在進行中。這個時候,無論政府上下大家都在打電話叫人買票,叫人去看;買票請朋友去看,大家都在這樣做事。我們不用告訴別人,今天去看了那一場,或者明天又買了多少票,又或叫了哪一間銀行買了五十張票,我們在做務實工作時,是不會走出來大吹大擂的。

記者:會否覺得美商會雖然出於好意,但這次好意是「好事變做壞事」,用一億元買一個教訓是很貴的。

財政司司長:我們拿了十億元出來,在SARS之後重建經濟活力,你可以說若甚麼也不做,可以省回十億元,但若不做的話,現在甚麼也沒有。你們有沒有去看那個兩周末的煙花匯演,美不美?若我們靠以往的做法,純粹靠一間公司去贊助,便沒有那四場煙花看了。現在香港人看到國際級的煙花是怎樣的,是否無形中我們會想一想以後的煙花會怎樣做。看過國際級的煙花,將來再看回普通煙花,會不會滿意?美商會這件事情,我認為原本是一件好的事情,但今次的效果未如理想。但SARS之後,各方都做了許多事情令市場好轉,不一定是它自然好轉,而是因為我們做了工夫。我在立法會也曾這麼說,我說建設困難,批評容易。若你說,要許多的公務員去做許多事情,或者要挑剔他們做的事情,十分容易。要我挑剔你們做的事情,也十分容易。我們不希望做成一個文化,就是不做不錯,少做少錯,多做多錯。若做成這樣一個文化的話,你們也不希望看到特區政府這樣運作。你們也希望特區政府做多一點為香港好的事情。立法與行政機關有一個互相制衡的作用,這是一個健康的發展。

記者:你是工作小組的主席,由Rolling Stones又來又不來開始,到賣票有混亂...是否介入得較遲?

財政司司長:Rolling Stones又嫁又唔嫁這個情形的確十分混亂,我對此也十分不滿。但Rolling Stones只是其中一部分,這件事差不多每日都有新的事情發生。這是一個美商會的project,我們的工作小組同意了包底一億元,其實是outsource 給他們去做。Invest Hong Kong外判了給他們去做,Invest Hong Kong沒有這樣的人力物力自己去做,但卻全面去協助(美商會)做這件事。到開始有混亂時,我們已盡力去幫他們。但到底合約是外判了給他們去做,所以我們幫他們賣票,叫人買票,亦與他們商量保安方面的安排。我以前做工商及科技局的時候,與許多娛樂界的人相熟,所以許多人自發打電話給我,說有甚麼事情需要幫忙,儘管說出來。我們也對美商會說,我們甚麼可以幫忙的,不要介意儘管說,我們盡量幫忙。所以我們一點一點幫下來。我覺得這件事情有很多地方是他們預先估計不到的。我亦有一些主辦演唱會的朋友說,美商會在這麼短的時間內,不用說籌辦十多場演唱會,其實這是十多場演唱會來的,在三個月內辦三分一場次的演唱會,即是只辦五場演唱會,他說即使你讓他來辦,他也不夠信心。這亦反映出經驗不足。

記者:是否錯信美商會?...

財政司司長:是經驗不足,若時間充裕一點,先讓別人來看看這project是否可以做得到的,便可以考慮得深遠一點,所以我覺得這亦是一個教訓。

二○○三年十月二十三日(星期四)


寄給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