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公報
 
 

 寄給朋友政府主網頁

工商及科技局局長談CEPA

*************

  以下是工商及科技局局長曾俊華今日(九月二十二日)出席兩岸青年企業家論壇後,會見新聞界時的談話內容:(只有中文)

記者:在CEPA香港產品定義方面,現時雙方的討論進展如何?有沒有可能達到業界的期望?

工商及科技局局長:我們已經與業界討論過,知道他們的期望是怎樣,我們現在仍與內地有關部門磋商產品的界定,希望在下星期會有一個比較明確的公布。

記者:有沒有可能放寬呢?因為早前唐英年出任局長時多次強調,附加值一定不可以低過百分之三十,是否有轉彎或放寬的餘地呢?

工商及科技局局長:我想要看看幾方面,政府的角色是要找到適當的平衡,一方面要達到鐘表界的期望,第二方面我們所訂出的標準亦要令(業界)可在香港創業,若果要求太過低,根本在香港不需要有工序,這未必對香港有好處,我們必須要在這兩方面找到一個適當的平衡。

記者:政府曾表示成立一條龍服務,這計劃進展怎樣?

工商及科技局局長:我們現在很積極進行中,有關部門正進行一些安排,我們希望下星期會有比較詳細的公布。

記者:有沒有比較詳細的資料,例如架構怎樣?

工商及科技局局長:一定是我們的局,現在還進行一些安排,我想主要參與這方面工作的部門是工業貿易署。

記者:時間表怎樣呢?一月一日部分貨品可以在內地享受優惠,會否與這方面的步伐配合?

工商及科技局局長:應該一月一日之前可以做到,因為之前商界會有很多疑問,如果直至一月一日才做到便會太遲,應該在一月一日之前便可以推出服務。

記者:重點包括甚麼?

工商及科技局局長:希望有一個綜合的地方,商界有甚麼疑問也可以提出,我們會協助解答。

記者:會否與商會合作,因有人提出政府沒有足夠資源,故此可以與各個商會合作?

工商及科技局局長:商會一定有他們的角色,因為商會在各方面都對他們的會員了解最深,我們會利用商會的網絡,將訊息帶給他們的會員。

記者:附加值方面,鐘表或珠寶業是否堅持採用附加值來計算?

工商及科技局局長:附加值是其中一個模式,因為有多達二百七十三項不同的商品,未必全部都適合採用附加值,我們會因應不同的商品,採用最適當的方法。

記者:會否有考慮的餘地?

工商及科技局局長:各個不同的商品都會有很不同的考慮。

記者:這兩個工序....都會考慮?

工商及科技局局長:我們還在商討中,希望下星期會有比較詳細的公布。

記者:月底前一定會有公布,會否延遲?

工商及科技局局長:不會延遲。

二○○三年九月二十二日(星期一)


寄給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