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公報
 
 

 寄給朋友政府主網頁

政府就自然保育政策檢討進行公眾諮詢

*****************

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廖秀冬博士今日(七月十七日)宣布政府就自然保育政策檢討展開一項為期三個月的公眾諮詢。

廖博士在記者會中表示,為了進一步加強自然保育的工作,政府已就現行的自然保育政策和措施進行檢討,並且制訂了若干改善建議諮詢公眾。

她說:「現行的政策和措施能有效地保護我們的天然財產。香港雖然地少人多,而且發展迅速,但仍可在本地找到種類繁多的野生動植物,這實在令人驚訝。」

現時全港超過百分之四十的土地已被指定為郊野公園、特別地區,或在法定的規劃圖上劃作自然保育地帶,受到保護。在本港可以找到的野生動植物種類繁多,當中包括超過3100種維管束植物、約50種哺乳類動物、450種雀鳥、140種淡水魚、230種蝴蝶,以及100種蜻蜓。

廖博士說:「無論從受保護地區所佔的比例,或從生物多樣性方面來看,香港與其他經濟發展相若的城市相比也毫不遜色。受保育的自然環境是一項寶貴的資產,對保持生態平衡和促進市民身心健康,均發揮重要作用。」

是次進行的公眾諮詢旨在就以下建議諮詢公眾意見:(一)實施計分制,以更客觀和有系統的方式,評估不同地點在生態方面的相對重要性,以期與社會各界就須優先加強保育的地點達成共識;以及(二)尋求切實可行的方法,以有限的資源加強保育私人土地上具重要生態價值的地點。

她解釋道:「建議的計分制會根據個別地點的獨特生境及生物多樣性程度,評估其相對的生態價值。這機制可讓我們把人力和有限的資源集中在最值得保育的地區。」

她又說:「我們已研究過多個方案,以加強保育私人土地上具重要生態價值的地點。我們認為與土地擁有人簽訂管理協議和公私營界別合作這兩個方案較切實可行,並值得進一步研究,以探討如何把它們應用於日後確定須優先加強保育的地點。」

在管理協議方案下,政府會鼓勵非政府機構利用政府的資助或本身的經費,與土地擁有人簽訂管理協議,以達到保育有關地點的目的。

按照公私營界別合作方案,政府會容許在具重要生態價值的地點中生態較不易受破壞的部份,按議定規模進行發展,條件是發展一方須訂有可行和可以接受的保育計劃,並承諾長期保育該地點的其餘部分。政府也會在特殊情況下考慮涉及非原址換地的建議,但這類建議須有充分理由支持。每項建議會按其優劣加以評估。

廖博士表示,我們也考慮過其他方案,包括收回土地、換地,以及在工程場地以外採取緩解措施,但由於這些方案涉及龐大財政及土地資源,或者實行起來非常複雜和困難,因此我們認為這些方案並不可行,不應再予考慮。

她說:「自然環境是每位市民共同擁有的資產,我們應該尊重野生生物,避免對牠們造成傷害或騷擾。公眾的意見將有助政府制訂更全面的自然保育政策及措施,這不單對大家有所裨益,亦會惠及我們的下一代。」

公眾諮詢於今天開始,為期三個月,直至二○○三年十月十八止。市民可於環境運輸及工務局網頁www.etwb.gov.hk下載諮詢文件及有關詳情。市民亦可於各區民政事務處索取諮詢文件。

二○○三年七月十七日(星期四)


寄給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