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公報
 
 

 寄給朋友政府主網頁

行政長官立法會答問大會演辭

*************

  以下為行政長官董建華今日(六月二十六日)下午出席立法會答問大會的演辭全文(只有中文):

主席女士:

  在第二屆特區政府施政將近一年的時刻,我很高興來到立法會。我本來計劃借這個機會,與各位議員分享一下過去一年施政的心得體會。過去一年,我們面對的問題很多,遇到的挑戰更大。「沙士」一役,我們以沉重的代價,贏取了勝利;恢復和振興經濟,又是最迫切的挑戰。但是,時間有限,我只能改變初衷。今日,我先向大家報告一個特別消息。溫家寶總理接受特區政府的邀請,將會在六月二十九日至七月一日來香港,出席香港與內地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的簽字儀式,出席特區政府舉辦的周年酒會,以及到香港一些地方視察。接下來,我想先集中講一講「沙士」,講一講疫後經濟重建的考慮,以及將要提交立法會審議的《國家安全(立法條文)條例草案》。其他題目,我希望能夠在議員的問題中作答。

  本月二十三日香港從世界壎芠梒揪漪怜浀W單中除名,標誌茩輕銋鴽隉u沙士」取得了勝利。

  那一天是全港市民最難忘的日子。我們一方面為成功對抗「沙士」而感到欣慰,另一方面我們也為在這場戰鬥中不幸犧牲的市民和醫護人員感到哀痛。同時,我們必須時刻保持警戒心理,以應付「沙士」或其他疫症襲擊香港。任何的鬆懈,都有可能導致我們陷入險境。

  過去幾個月來,一場從天而降的「沙士」疫症,奪去了不少寶貴的生命,令數以百計的家庭失去了他們最親愛的人;同時,也嚴重打擊了香港的經濟,令經濟雪上加霜。「沙士」疫症所做成的傷痛令人難以忘懷。疫症對我們來說,是一場嚴峻的考驗。我們經受了考驗,向全世界證明香港有能力克服世紀疫症,贏得了世界壎芠梒揪瘋g譽。香港展示了作為一個高度現代化國際都會值得引以為傲的特色:政府和社會運作的透明度極高;官民之間在危機時的緊密配合;香港市民理性、自律、冷靜、守法;醫護人員緊守崗位,體現高度專業精神和承擔;我們的傳媒盡忠職守,發揮了非常積極的作用。公務員隊伍竭盡所能,表現出以民為本的優秀服務精神。疫症襲擊的時候,市民互相關懷,互相幫助,為有需要得到幫助的人送上愛心和支持。這些因素都是香港今次戰勝「沙士」和在日後對抗任何疫病的制勝之道。

  經過疫症洗禮後,香港社會是一個更加團結、更有凝聚力的社會。疫後的香港會更有朝氣、更有生命力、更強調精神方面的價值和更重視環境清潔和個人壎矷C

  「沙士」疫症給我們另外一個重要的啟示,是香港與內地榮辱與共,唇齒相依。疫症襲擊內地的時候,香港無法置身事外,相反亦然。過去幾個月的經驗證明,要戰勝瘟疫,十分需要香港與內地互通消息,彼此支援,合作無間。

  在未來的日子堙A為了有效對付「沙士」和其他傳染病的入侵,香港有需要進一步加強與內地在傳染病研究、治療、預防、控制和康復等方面的合作,以保障市民的健康。另一方面,香港與內地在經濟方面加強合作,香港與珠江三角洲加快進行經濟整合,是香港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動力來源。

  過去幾年,亞洲金融風暴、香港資產泡沫爆破,還有祖國內地經濟騰飛,都迫使本港經濟進入調整和轉型期。這個過程是痛苦的,任務是艱巨的。但我們深知香港具有許多別處難求的競爭優勢。我們有世界級城市必備的軟件、硬件,包括靈敏的商業觸覺、先進的基建、多元化的金融體系、穩健的法制、崇尚自由開放的政策、廉潔高效的公務員隊伍、簡單和低稅率的稅制、濟濟的專業人才和富國際視野的社群。只要我們與時並進、發揮所長,香港的重要地位和獨特角色是不可以被取代。這些年來,我們貫徹執行清晰明確的經濟政策,鞏固經濟四大支柱,並加以進一步發展,力求當更出色的國際金融中心、物流樞紐、旅遊勝地,以及商貿與工商業支援服務重地。

  去年第三季,香港本地生產總值實質增長3.4%,第四季則增長5.1%。今年首季,「沙士」疫症爆發前,本地生產總值再升4.5%。連續三季的強勁增長清楚表明:我們的經濟政策走對方向,經濟正步向復蘇,經濟轉型過程雖然痛苦緩慢,但慢慢見效。

  不幸這個時候遇上疫症,經濟備受重創。第二、三季的經濟數字會全面反映這場疫症的影響,預料本地生產總值會急挫,失業率高升。疫症的打擊遍及各行各業。香港的四大支柱產業中的物流和商貿兩大支柱,大體上未有受到衝擊。旅遊業則受創最深。政府在四月推出一系列措施,支援受影響較深遠的旅遊、酒店、飲食和零售等行業。我們預期本年第三季內地遊客會逐步增加。隨茪漲a遊客的來訪和海外遊客的重臨,我們希望本年第四季或最遲明年第一季旅遊業好景應該重臨。旅遊業的復蘇會為香港製造大量的就業機會。

  金融業在這次疫症中,也受到一定影響。但是,恢復會比較快。我們預期在本年下半年度,將會有近一百間公司來港上市集資,這不單對香港的金融業有利,亦有助於維持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考慮到香港失業問題嚴重,「沙士」後變得更嚴峻,政府已通過各類計劃增加約七萬二千個就業和培訓機會,以期在短期內,能夠紓緩失業問題的影響。

  香港與內地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將會在本月底正式簽署。這個是我們經過將近一年多時間磋商得來的成果。它不是一個最終的協議,日後,我們仍然會根據香港與內地經貿關係的發展,不斷豐富這個協議的內容。但是,就目前這個協議的內容,我相信,必定能夠為香港經濟轉型,帶來新的機遇,也必定為香港服務業和製造業,帶來源源商機。一九九八年,香港在亞洲金融風暴衝擊下,表露出來的根本問題,與這次「沙士」爆發中表露出來的根本問題,是一樣的。這就是香港經濟太過單一。因此,一旦發生無論是外來的,還是內部的衝擊,我們沒有迴旋餘地。正是看到這個問題,我們在香港與內地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中,非常強調貨物貿易零關稅進入內地市場。我們要為製造業在香港有機會有新的考慮和發展,盡可能創造更多的條件。而且,對於香港具有優勢的服務業,也能夠通過這個協議,在內地龐大市場發揮,鞏固和提升本地服務業的地位。此外,珠江三角洲地區經濟的發展,必然利好香港的貿易和中小企業。香港與珠江三角洲以至和廣東省的經濟合作關係,在疫症之後,必定也會加快提升和推進。廣東省個人旅客來港安排也會在七月敲定,屆時可為香港旅遊業帶來一枝強心針。

  政府還會加強市場力量和經濟發展過程中的角色。我們會切實奉行「大市場、小政府」的原則,盡力去消除政府的財政赤字。我們還會致力於穩定物業市場,致力於保障珍貴土地資源的價值,使到房地產市場穩中求好。

  同時,我們會加大力度,吸引內地和世界各地人才來港,以優化香港的投資環境和製造更多的就業機會。我們會繼續大力投資於各項基本建設,特別是香港與珠三角的交通運輸連繫、環境清潔與個人壎矷B及文化和體育有關的項目。我們也會盡力維持和強化香港在制度方面的優勢,以確保香港在全球化過程中的競爭力。

  種種應急措施,加上為振興經濟而採取的中長期策略,使我們深信這次疫潮對香港的打擊雖然不輕,但卻只是短暫的。

  各位,我在這堹S別強調,香港與內地同屬一個國家,香港市民和內地同胞都是中國的公民。國家的繁榮富強是全體中國人民的願望。一個強大和穩定的祖國,是香港繁榮穩定的根本保證。回歸以來種種事實表明,國家的大力支持紓緩了香港在經濟困難時期所承受的痛苦,也為香港的經濟振興提供了必要的條件。「沙士」疫症襲擊時,國家的殷切關懷亦大大鼓舞了正在奮戰中的香港市民和醫護人員的士氣。

  當前國際風雲變幻,國際恐怖主義活動猖獗,世界局勢依然存在不少不穩定因素。因此,國家安全的問題,不能等閒視之。

  維護國家安全,不單是全體香港市民的神聖責任,也是在基本法下我們所必須承擔的法律責任。所以,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是香港履行對基本法的要求的必要工作,是關乎民族榮辱的大事。

  事實上,絕大部分的香港市民亦認同自己有維護國家安全的責任。在此我想特別強調,「一國兩制」成功的前提之一,是香港不能夠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

  我非常了解,人權和自由素為香港市民所嚮往,也是香港作為亞洲國際都會的基石。保障香港的人權和自由是特區政府的根本責任。回歸以來,國際社會對香港的人權和自由狀況感到滿意。眾多的民意調查亦發現,香港市民大體上滿意回歸後香港的人權和自由狀況。我們對二十三條立法的目的、原則是非常清晰和明確的,是絕對不會影響市民的權利和自由的。市民的權利和自由,過去是怎樣,立法之後,仍然是這樣。道理很簡單,維護國家安全和維護人權自由,兩者之間,不是對立的關係。一個根本不想做任何危害國家安全事情的市民,國家安全條例對他的權利、自由,絕對毫無影響的。我更加相信,六百八十萬香港市民是不會,也不支持任何人,在香港從事任何危害國家安全事情的。各位,香港是一個國際城市,我們當然需要提倡國際化。但是,香港是國家的一個特別行政區。尤其是我們國家經過近二百年來的多災多難,我們深知國家的穩定,對我們每一個市民的自由、權利,甚至生存的重要,因此我們要愛國,要維護國家的根本利益。制訂國家安全條例,為的是保障國家安全,絕對沒有削弱市民大眾的任何現在享有的權利和自由。事實上,現在草案內容對於維護國家安全是必要的;草案在遵循國際人權準則方面,也是充分的,是參照了西方國家的有關法律,以及根據普通法原則來審慎處理的。在某些方面,香港的國家安全法不單會比西方國家的同類法律為寬鬆,甚至比香港的原有法律更加寬鬆。

  我要特別指出的是:國家安全法通過後,任何提出的控告都會由陪審團審訊,並由法庭決定是否入罪。政府不會,亦不能隨意入人以罪。

  我充分了解有部分市民對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疑慮未消。大家記得,在香港回歸祖國之前,有些市民對人權、自由的享有,表示擔心。現在六年過去了,大家看到的,是市民在回歸前所享有的人權、自由,不但沒有減少,而且充分得到保障。我相信假以時日,對二十三條有疑慮的人同樣看到他們享用的人權自由是沒有受到任何影響。「沙士」疫情爆發之後,社會人士普遍要求團結、合作和安定,我希望各方面都能夠在顧存安定團結的基礎上,衷誠合作,順利完成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的立法工作,履行我們的國民責任。多謝各位。

二○○三年六月二十六日(星期四)

現場 / 粵語 / 英文


寄給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