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公報
 
 

 寄給朋友 政府主網頁

財政司司長談話全文

*********

  以下為財政司司長梁錦松今日(五月三十日)於中區政府合署西座大堂就最新發表的經濟數據會見新聞界的談話全文(中文部分):

財政司司長:各位,今日政府公布第一季度的本地生產總值的增長,增長百分之四點五,這雖然低於去年第四季度的五點一,但百分之四點五仍是相當可觀的增長。這其實可以看到在SARS疫症未爆發之前,香港的經濟本來就增長得幾好,但因為SARS疫症,我們現時將全年的生產總值增長由原來百分之三降低一半,現估計今年增長為百分之一點五;同時將物價進一步調低,本來預計今年的消費物價指數為負增長百分之一點五,現時將它調低到負百分之二點五。當然物價的調低在一定程度反映了政府的紓困措施,因為紓困措施減低了營商成本,對物價有進一步下調的壓力。

在這個時候政府會繼續不遺餘力採取一切措施,進一步控制SARS疫情的擴散。我們很希望向全世界展示,香港是能夠將疫情趕出去,不再是一個疫區。所以在這方面我們希望市民不可以掉以輕心,繼續能夠採取一切措施去控制SARS的蔓延。同時政府亦會按部就班地推出一些令到香港經濟活力重建的措施,剛剛我們在立法會財委會得到支持撥款十億元,讓政府可以向各方面推廣及採取措施重建經濟。我們相信當疫情受控之後,當我們推出的措施,包括推廣香港的措施出台後,香港在可見的將來,重拾一個比較正常及快的上升軌道。

記者:司長,現在你降低了整個增長,但財赤一路說是要靠經濟增長消滅,今年財赤會否破紀錄超過七百、八百億,甚至延遲○七年財政平衡計劃?

財政司司長:今年財赤比原來估計大,至於實際數字會於明年接近財政預算時作出估計。我們基本上覺得應該維持○六、○七年滅赤的指標,畢竟現在距離○六、○七年仍有一段時間,我們亦同時預計SARS是天災,我們希望是一次性的,對未來數年的經濟不會做成結構性的影響。亦有經濟學家指出,通常這些一次性影響會出現一個所謂J-Curve Effect,意即雖然今年經濟增長可能會慢一點,但往後的經濟增長可能比以前預計的更快。如果是這樣的話,我有信心在中期將財赤消滅。

記者:有傳胡錦濤可能於七月來港宣佈刺激經濟措施,還說可能會發三千億債,你怎樣看呢?

財政司司長:我並不會評論這些傳聞。

(請同時參閱談話全文英文部分)

二○○三年五月三十日(星期五)

短片


寄給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