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公報
 
 

 寄給朋友政府主網頁

教統局常任秘書長學會閱讀研討會致辭全文

*******************

  以下為教育統籌局常任秘書長羅范椒芬今日(五月二十四日)出席「學會閱讀:世界各地的先進經驗和香港小學生的表現」研討會的致辭全文(只發中文):

謝錫金博士、林裕康先生、林偉業先生、鄭銘鳳女士、各位嘉賓、各位教育界同工:

  今天這個研討會的主題是「學會閱讀:世界各地的先進經驗和香港小學生的表現」。由於教育界的反應熱烈,因此研討會需要加開一場,可見校長教師們都十分關注香港學生閱讀的情況,也認同閱讀的重要性。

  課程發展議會在二○○二年發表的《基礎教育課程指引》中,建議在各學習領域及跨學習領域,推行四個關鍵項目,其中一項就是「從閱讀中學習」。

各階段的閱讀目標

  我們期望學校在閱讀活動中,培養學生多感受閱讀的樂趣、多動腦筋思考:

*在小學階段:培養學生識字的興趣;引導學生愛上閱讀,養成閱讀習慣;帶領學生誦讀淺易文學作品,讓他們感受韻律之美;幫助學生在閱讀中多積累語匯和生活體驗,發揮想像力和創意;透過一起閱讀大圖書和講故事等活動,發展學生的語言技能;多使用語文藝術的作品,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批判性思考能力。

*在中學階段:鼓勵學生不斷擴大閱讀範圍,提高閱讀質量;帶引學生享受文學閱讀的樂趣,探討文學作品中的思想情懷,培養品德情意;幫助學生在閱讀中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培養批判性思考能力;多使用文學和想像力豐富的作品,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批判性思考能力及對不同文化的關注和興趣。

閱讀技巧及態度的培養

  透過舉行各種內容豐富而多元化的閱讀活動,可以激發學生「從閱讀中學習」,除了提升閱讀技能、習慣和態度各方面之外,亦在思維方面得到成長。

*在閱讀技能及策略方面:從需要圖片、聲音提示才能理解,發展到能夠運用上文下理等各種提示幫助理解;從「閱讀文字含意」發展到「閱讀言外之意」;從閱讀簡單的素材,發展到閱讀篇幅較長、較複雜的各類素材;從在師長指導下閱讀,發展到獨立閱讀。

*在閱讀態度、動機及習慣方面:從讓師長挑選書籍、安排閱讀活動,發展到自行挑選閱讀材料、自發地參與各類閱讀活動;從最初因外在獎勵而閱讀,發展到自發性地閱讀;從只在指定時間、間中閱讀,發展到經常閱讀;從只閱讀家中及校內圖書館的材料,發展到利用公共圖書館、互聯網及社會提供的資源作閱讀材料。

分享是專業發展的捷徑

  近年學校在推動閱讀方面不遺餘力,有近百間學校把閱讀列為重點發展項目。教育界累積不少校本實踐經驗和心得,學校透過與家長、社區、公共圖書館、出版界、文化界等的共同努力,為學生提供豐富多采的閱讀經歷,收到良好學習果效。教育統籌局的「從閱讀中學習」網頁及香港教育城的網頁收錄了很多前線老師的實踐例子。例如:

* 馬頭涌官立下午校的「從親子閱讀到創意寫作」:學校透過兒童讀物專家、家長、教師及圖書館主任的協作,在輕鬆活潑的氣氛中進行親子閱讀、創意寫作等活動,使學生喜愛閱讀、喜愛寫作、創意得以充分發揮。

*明愛聖芳濟各中學的「推廣多樣化閱讀活動」:學校利用社會資源,引導學生進入閱讀之門,安排親子閱讀、閱讀比賽、閱讀獎勵、閱讀營及在電台節目中推介書籍等。活動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提升了他們的分析、想像、表達和創造的能力。

  我們將會在本年內繼續推出一系列的措施,從學校、教師及社區層面,加強推廣閱讀風氣,包括在學校推行「學校重點發展計劃(從閱讀中學習)」,利用有關的配套工具及參考資料,幫助學校檢視本身的校本閱讀策略、訂定改善方針,並向學校提供優質閱讀材料的書目及選擇準則;透過研討會、工作坊及分享會,介紹推廣閱讀風氣的成功經驗;以及支援社會組織舉辦「閱讀暑假天」等。

身教勝於言教

  縱觀各種推廣方法,我相信老師自發的閱讀是最重要的。常言道:「言教不及身教」。當你們的學生知道你經常閱讀,感受到你們為他們推介自己心儀的優質圖書的熱誠,分享你們從閱讀中獲得的樂趣和啟發,他們能不受到感染而愛上閱讀嗎?教育統籌局已在「從閱讀中學習」網頁,精選了多份優秀兒童文學作品和各種有效地推行閱讀活動的參考書目,指導閱讀策略及技巧的素材,能省時便捷地協助各位老師解決工作上的需要及用作自我提升的示例。

家長是推動閱讀文化的關鍵伙伴

  香港大學教育學院比較教育研究中心用了三年的時間進行的PIRLS研究,以及其他國際知名的研究都指出,家長的參與是培養學生養成閱讀習慣的關鍵因素。我十分體諒很多學校在推動家長參與時所遇到的困難,但我們不能夠放棄。大家可以考慮在小一開學前,用信件及講座形式,向家長明確解釋閱讀對學習成效的重要,並介紹學校對培養學生閱讀習慣的方法和決心。學校可以把閱讀納入為學科及跨學科的學與教重點,在課內利用閱讀推動學習,並要求家長天天與學生一同閱讀,明確表示學校會以閱讀作為教育和評估學生的方法。家長收到明確的信息,自然會相應配合。同樣地,在小二及小三也須及早研究把閱讀納入課程、家課和學習評估範圍內,令家長清楚看到今日學習模式的轉變,積極鼓勵子女閱讀並參與其中。

  為了支援校長、老師推動家長參與閱讀,教育統籌局特意編寫了《「快樂閱讀」家長教育手冊》,這部手冊將於六月初出版,向家長推介如何與初小學生伴讀、共讀和分享感受的竅門。而校長和教師也可鼓勵家長參考教育統籌局出版的親子閱讀小冊子。

協助有困難的家庭

  個別家長礙於文化水平、工作時間及實際環境,不一定能付出時間與子女閱讀,學校宜作出特別的安排。部分有大量新來港學童的學校曾發起義工家長為低年班同學講故事、訓練高年級學生與低年級同學伴讀,以及聯同社區服務團體舉辦活動,如參觀公共圖書館、逛書店、閱讀獎等。

  這些措施,反應良好,能夠引進社區資源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及時有效的協助,值得其他老師借鏡。

  教育統籌局更會在新學年透過香港教育城試行一項「閱讀大使」計劃,協助老師推動閱讀。

結語

  很多教育工作者在培養閱讀文化方面不遺餘力,我在這裡向大家道謝。培養閱讀文化,必須持之以恆,也要在家庭和社區建立良好的閱讀氣氛,令閱讀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學生才能養成閱讀的習慣。只要學生「學會閱讀」及有效地「從閱讀中學習」,他們的學習成績自然會相應提升。

  我預祝今天的研討會圓滿成功,大家滿載而歸。

二○○三年五月二十四日(星期六)


寄給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