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公報
 
 

 寄給朋友 政府主網頁

工商及科技局局長談話內容(只有中文)

************

以下為工商及科技局局長唐英年今日(五月二十一日)在數碼港主持「DO IT!」運動開展儀式後會見新聞界的談話內容:

工商及科技局局長:今次我們大家一起推行這個「DO IT!」計劃,我很高興在很短時間內,能得到很多國際知名的業界及製造商的支持。推行這個計劃主要是因為在整個SARS事件中,很多中小企也面臨客戶不願意與他們接觸的問題。因此,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希望能以大約十分一的價錢,提供一些電腦和一些在營商時有所需要的一般軟件,這些全是正版貨品,完全沒有盜版軟件在內。另一方面,我們希望能提高中小企對IT(資訊科技)的認識,另一方面亦提高他們在知識產權方面的意識。我相信知識產權在我們未來的經濟方面是一個重要支柱,我們已經有一套很完善的法例,但另一方面我相信現時在尊重知識產權方面,還要下些功夫。我們希望在整個過程當中,一方面能增強中小企的競爭力,另一方面希望能藉茬o個機會提高他們尊重知識產權的意識。剛才的這個問題,其實在整個過程中,我們有很多展覽會也能成功舉行,好像現時在羅省舉行的E3,或是最近在巴黎剛完成的時裝展。各方面來說,有很多展覽也成功舉行。當然,好消息不會增加報紙銷量,而壞消息卻有很多人喜歡看。但我相信市民不是喜歡看,他們只是視這些作為新聞,在這方面我們會繼續主動接觸各主辦單位,到目前為止有這麼多展覽能成功舉行,我相信是有賴我們在發放資訊,無論是海外的辦事處或是業界,他們全都主動接觸主辦單位的成績。

記者:你知不知道有沒有展覽禁止港商參與,或是在香港舉行的展覽會取消?

工商及科技局局長:目前我只知道有一個皮革的展覽會決定取消,但這個展覽會的主辦單位是私人機構,一個私人機構決定取消,這純粹是一個商業決定,我們不會左右他們的決定。

記者:(世界壎芠梒揪漁遊)警告還未解除,你是否預計對工商的打擊會越來越大?

工商及科技局局長:至於世界壎芠梒揪漱T個要求,我相信其中一個我們尚未達到的,是留院的數字需要在六十人以下,但若純粹以計數方式,IT界計數很叻的,我們分開入院和出院的人數,每日大概淨減十人左右,純粹這樣計算我們在醫院的人數大約是二百人以下,康復中的不計算則有一百七十人左右,若這樣計算則未來數個星期已可達標。

記者:昨日有說法若疫情九月還未控制的話,便可能影響到年底的event高峰期,這方面你有沒有措施可以助業界?

工商及科技局局長:今日至九月是一段頗長的時間,如果到九月我們還未控制疫情的話,我相信未來經濟當然受一定打擊,但我自己審慎樂觀,我們現時的集中點仍然是控制疫情方面,所以我呼籲市民仍然不可鬆懈,一定要注意個人壎穸H及環境壎矷A大家同心合力才可達到標準。

記者:對工商的打擊,現在是否已到了完結期,何時才到達完結期?

工商及科技局局長:對於工商界的打擊,我相信要從兩個層面去看,一個層面是本地消費,而另一層面則是外來的消費。對於本地消費,我相信上月已到達谷底,這兩星期已漸趨好轉,當然這個好轉仍未回復至SARS事件前的水平,但已一直有復蘇。雖然有所復蘇,但我仍然強調不能鬆懈,一定要提高警惕,注重個人壎糽M環境壎矷C在外來遊客方面,我相信並沒有這麼快,因為遊客不會於今日取消了旅遊警告或疫區警告後,他們明天便乘搭飛機前來。首先復蘇的當然是商界人士,他們經商或各方面,若是需要,他們便會乘搭飛機前來。他們現在也會到香港,但將來便會較容易一點。至於旅客,即普通一般的遊客,我相信要等待一段時間。我希望在這婺犮R一句,就是香港現時與內地的經濟是息息相關的,因此內地遊客到香港來,亦很視乎內地控制疫情的情況。現時大約三分之一的遊客是來自內地,因此我們絕不能輕視內地控制疫情這個挑戰。

記者:是否指他們拖累香港?

工商及科技局局長:不是。我覺得在這件事情上,我們應該實事求事,現時內地的疫情控制,無疑香港是比較領先,我們不應只顧自己,我們亦要顯及內地,因為在旅遊方面,內地是我們一個主要的遊客來源。

記者:估計在警告後多久,遊客才會重臨香港?

工商及科技局局長:我相信不同情況便會有不同的考慮。

二○○三年五月二十一日(星期三)


寄給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