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公報
 
 

 寄給朋友政府主網頁

政府談非典型肺炎記者會答問全文

****************

  以下為今(三月二十七日)晚政府召開有關控制非典型肺炎擴散最新措施的記者會答問全文:

記者:我是東方日報的。如果該法例要強制那些懷疑受感染個案的人士留在家中,政府有些甚麼配套設施可以幫助他們,譬如怎樣通知他們的僱主,以及期間他們的薪金會如何處理?如果違反了這條例,最高的罰則為何?政府又如何監控?

壎芮盓Q及食物局局長:違反了是會罰款,最高是五千元。壎芵p署長可以指定他去檢疫的地方,或者是可以監禁六個月,這是法例。當然我們也希望那些受了感染或與受感染病人有密切接觸的人士可以合作。希望他們每天到壎芵p指定的診所去檢查,這也可以幫助他。

  剛才董先生也解釋過,現在我們的診療經驗是非常好,所以若依照壎芵p署長所指定的診所去接受治療,及依照我們的指引,縱然是有病也可以很快得到診療。另外,根據有關條例,他應該是放病假的。

行政長官:我想強調一下愈早接受治療,康復的機會是愈好。我再想強調一下,我們針對性的藥物治療,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正在康復中,其他百分之十多至二十的狀況也不是太壞的,是穩定的。而其他的人是正在康復中,所以我想大家知道是有辦法的,我們正努力地在治療所有受到病毒感染的人士。

記者:我是香港電台的。我想問董先生其實香港的人口流動性很大,你剛才提到的措施是否真的會收效?如果仍然繼續有人受感染時,會否再有進一步的措施?例如在入境限制或旅客限制方面下些功夫?

行政長官:這是一個新的病毒,我們需要時間去研究及了解,我們現正開始掌握問題。因為我們已掌握到問題,所以今日我與我的同事很有信心可以告訴你,我們必定會打贏這一仗。既然可以打贏這一仗,我們當然是有信心去面對。至於妳提到如果太多人流到港,會否影響到我們呢?我想這一個傳染病的問題,最重要的是第一、我們要了解病情到底是甚麼一回事,病毒到底是甚麼一回事;第二、就是要有一個十分好的溝通機制。有了這些東西,若掌握得好,我們應可以對整個情形掌握和控制。

記者:我想問董先生及楊先生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為甚麼董先生及楊局長不佩戴口罩,作一個示範作用?第二個問題是董先生提到愈早醫治是愈好的,市民都知道剛才你們提出的措施都是十分有用,為甚麼這些措施不早些提出,使到香港的疫情早些受到控制呢?

行政長官:我回答你第二個問題。我剛才說過在這十七天內,我們一直在進行很多工作,要找到源頭,兩間大學及兩間醫院都在努力。我剛才說過我們做了四件事,醫療的發展對我們作出何種決定及所採取的措施是十分重要的。我們一直都在觀察,觀察後我們掌握了所有情形,現時推出的措施是最好的。現時推出措施我們可以全依據我們的方向推動,這個方向是對的,是不會錯的,我們一定會打勝的。

壎芮盓Q及食物局局長:示範措施是沒有需要做的,因為你們現時都有佩戴口罩,我再戴也沒有甚麼大作用。過去十天每天都會與你們相見,每天都會說茬o幾件事 - 戴口罩、洗手、不要觸摸眼、鼻、口。現時市民大眾已經接受了戴口罩,所以我覺得沒有需要再作示範。至於甚麼人需要佩戴、甚麼人不需要佩戴?醫護人員在治療病人時一定要佩戴,市民有咳嗽、發燒的一定要佩戴;其他擔心會受到傳染的人士也可以佩戴。但暫時來說我認為未必人人也需要佩戴。但佩戴是較好的,因為佩戴後自己可以安心,也可以起示範作用,就是香港市民將來有習慣性,不要歧視他人戴口罩。現時我每天在街上也見到很多人佩戴,所以示範作用已經足夠。

  其實措施是有效的,我們每天都有做記者會提到,問題是你們有沒有報道?治療效用等全部都有提及,你們的報道是否足夠呢?所以我們一直都說,傳媒是我們最重要的夥伴,你們一定要把正面的消息報道,否則市民如何會得知呢?你們不作報道的話,我們是依賴你們的。這個責任並不是只在政府身上,也在我們的夥伴身上,你們也有責任的。

行政長官:我想告訴大家我右面兩位都是醫生,左面兩位雖然是教統局局長,李局長也是醫生,所以今天圍荍琲漸部都是醫生,我想告訴各位袁教授及譚教授兩位是十分出色的,他們與各同事及其他醫護人員為了香港全心投入做了很多事。我建議你們向他們提問一下關於他們的工作,可以給你們更多的信心,事情是發展得很好。如果有機會的話請你們向他們提問。

記者:想請問董先生,新加坡很早時候已決定要隔離家人及停課。香港現時在病發後十七日才採取這些措施,是否太遲?現在約有三百多名患有非典型肺炎的患者,是否需要把他們集中在一、兩間醫院治療?

行政長官:有關第一個問題,我再想強調,過去一段時間在醫學方面的發展,令我們採取今日這個方式,是很有信心的。為何呢?我們成功地找出病毒,以及成功發展快速的測試,對下一步壎芵p要做的工作是很重要的,全部也有聯繫關係的。我們是這樣考慮,一步一步看荌答滿A我覺得我們所走的方向全是對的。

壎芮盓Q及食物局局長:我解釋一點,關於《檢疫及防疫條例》。香港在過去數十年沒有用過這個條例,國際上亦很少地方用這個條例。為何呢?因為害怕有反效果,又或是條例這麼嚴格,有很多人是應去求診的,卻不去求診,所以是需要鼓勵的,所以我們今次所作出的是鼓勵性。

  以及我們初初作出這個措施,壎芵p署長的部門對每一個與患病者曾有緊密接觸的人士,已經作出調查及跟進,呼籲他們有病時不要上課及上班。這是一般的做法,其實一直都是成功的。為何今次作出這個呼籲,因為有些小孩子和病人不聽從,有發熱卻上課及上班,因為我們的做法是較為自願性,他們不聽從,所以一定要有這個條例。

  第二個原因是現時的治療方法較有成效,你說有很多的有關檢疫的條例,為何過往有很多國家不執行?就是害怕執行後,患病的人不肯求診,因為條例這麼嚴格。但你有治療的方式,他便會較為願意出來求診,因為我們有有效的治療方法,所以這個決定是有這兩個原因的。以及當你看這些數據,變成這些人愈來愈多,他們不聽從壎芵p署長的呼籲,變得會很快地蔓延,所以我們亦決定做這件事情。

  在醫院方面,我們亦決定由星期六開始,所有受這個特別病菌而影響肺炎的,就會進入瑪嘉烈醫院,這樣使治療方法集中在一間醫院。瑪嘉烈醫院原本的設備是為了傳染病而設計的,所以都會在瑪嘉烈醫院治療。我們亦要視乎將來,希望這些個案不會再增加。若個案的治療方法是有療效的,病人的住院時間便不用太長。直至今天,已經有八十人,七十九人,有些已出院,有些治療過程很理想,其實已康復到可以出院。但安全計,我們暫時不讓他們出院。所以在醫院內,有六十位病人在康復的步驟,若在平時我們會讓他們出院。但由於我們想他多住院一星期,確實他已沒有帶菌才讓他出院,所以直至今日,已有七十九人治療後已出院,或可以出院的。

行政長官:我想再強調一點,剛才E K 亦有提及,我想多說一遍。最重要的問題在哪堙A你用甚麼方式去做這件事情?最重要的是要說服那些患病者或接觸患病的人樂意地出來跟你接觸,跟壎芵p接觸。我們現在的做法,因為我們已有把握,我們可以告訴大家你出來吧,你盡量跟我們接觸,愈早治療,對你愈好,我們是有辦法的。在這個情形下,我們覺得出來的效果會是好的,我們現在會即時開始推動。為何遲了,就是這樣。

記者:我首先想問董先生,政府及至昨天為止也說不停課,雖然有百多間學校已自行停課,為甚麼今天會決定停課呢?形勢是否有大轉變,令政府今天有一個決定?第二個問題是想問專家和醫生關於最新的治療情況是怎樣,有甚麼特效藥和治療方法?先請董先生回答,謝謝。

行政長官:讓李國章回答。

教育統籌局局長:是否停課,我們每天也有跟進,看看情形是怎樣,所以稍後我會詳細解釋我們的理由,以及措施是應該怎樣做。

行政長官:關於第二個問題,談教授和袁教授也可以回答,兩位也可以。

中大談兆麟教授:是關於哪一方面呢?

記者:關於病人的進展,或者有甚麼特效的方法和藥物去處理他們,讓他們早點康復呢?

中大談兆麟教授:其實現在尤其是在威爾斯親王醫院的病人,一直也受到治療的方法去治療。參考那些數字,有大部分可以一直在康復中,其實有一部分已經可以出院了。但是正如董先生所說,有一班還未可以出院的理由,是因為我們要正確地知道他們是否不會再對這個社區傳播病毒,而且在這段時間,希望有一段時間給他們休息一下,現在希望發覺治療的藥物是有效用。

政府新聞處處長:不知道袁教授是否有補充呢?或者說幾句。

行政長官:那兩種藥物叫甚麼名字,是否可以說?

港大袁國勇教授:可以。現在基本上,因為我們發覺這種冠病毒本身的破壞是由於病毒本身,以及身體對這種病毒的反應,引起很嚴重的炎症反應,以致他的肺部破壞得很厲害。所以我們一方面採用一種藥物名為Ribavirin,這種藥物能夠把病毒本身的繁殖減至很低,這已經在我們的實驗室看得到。

  第二,我們是給與病人類固醇,使炎症的反應減低了後,肺部的破壞便會減少很多。所以你可以見到很多的病人,如果我們一早便給他的話,康復的機會是大很多。董先生已經說了很多次,如果你一早來的話,多數是不會有問題,應該是可以出院。

  另一方面,除了用這兩種藥以外,是否有其他的治療方法呢?如果有一少部分的病人因為來遲了,而對藥物的反應又不好的時候,我們便會用一些已經康復了的病人的血清,因為我們知道的血清內是有很多抗體,然後把血清給那些反應得沒有那麼好的病人,我們覺得暫時這兩個方法的效果也不錯。當然,可能還有一些的情況會繼續壞下去,現在我們在實驗室裡日以繼夜地嘗試不同的雞尾酒療法,把數種抗病毒藥一起去試,看看對冠狀病毒的反應是怎樣。所以我可以告訴大家,不是絕望,不是沒有希望,這個病不是說你一定會死,或者是沒有方法可以醫治,絕對不是這樣。

記者:我是有線電視的。我想問現在的新措施是希望跟病患者有親密接觸的人每一日也前往檢查,但他們不需要隔離。換言之,他們仍有機會乘坐電梯。可能他是帶菌者,自己不知道亦未病發,透過乘坐電梯,就像淘大花園的個案般傳染給別人。其實有沒有需要把這些人隔離,可以更有效防止蔓延。第二個問題是剛才董先生有提過,現在疫情嚴重,採取這麼多臨時緊急措施,是否意味?這個病情已令香港成為疫埠呢?

壎芮盓Q及食物局局長:關於傳染的途徑,我們現在有三百多名病人。與他們接觸過的有二千多市民,有些是家屬,有些是普通朋友。根據我們的經驗,一般都是當發現該名病人發燒開始不舒服,才會傳染給別人。因這個病的傳染性是非常高,但哪時的傳染性較高呢?若病得愈是嚴重時,它的傳染性便會愈高。若去到他需要入院時,它的傳染性是很高,所以才會有這麼多醫護人員受到感染。一般未有發燒或病發時,根據我們與病人及其家人接觸的經驗,也不發覺到會傳播給別人。

  所以觀乎我們現在的措施,每一日要他前往我們指定的診所時,我們會作出跟進,看他有否發病。若沒有發病,一般也沒有傳染給別人的風險。為何今次淘大花園的事會這般嚴重呢?因為我們想鼓勵人們,就像董先生剛才所說,鼓勵人們曾前往探望過威爾斯親王醫院8A的,因為很多入了院或出了院的人你不知道。我們曾作出的調查,得悉很多病人出院後,有些朋友或家人在該段時間探望過他,我們也沒有辦法知道。所以我要鼓勵全體市民,若由3月3日直到今天曾到過8A病房探病的人,前往壎芵p。將來會有一條熱線,讓壎芵p跟他安排時間並作出檢查,這才能確定他們身體健康,不會傳染給別人。

  我再指出一開始發燒時的傳染性便十分之高。我向大家解釋過飛沫傳染,飛沫不是使用口罩就能預防,很多時飛沫會留在一些環境,特別留在一些可用手觸摸的地方,例如是電梯內的按鈕、門柄或洗手盆上,所有這些地方也是高危地方,因為我們時常用手去觸摸。所以要解釋給市民知道不能單憑使用口罩,還需要時常洗手。

  還有若發覺自己受到感染或開始發燒,壎芵p署長將來也會發出指引,甚麼可以做,甚麼不可以做,需要取得平衡,若太嚴格,就不能呼籲人出來,讓我們可以向他作出調查並給與治療。

  現在的做法我們討論了很久,是根據國際的經驗,用呼籲的方法會較好,令多些人願意接受治療,特別是現在有有效的治療方法。

行政長官:我想請林煥光主任給大家解釋一下,清洗日是怎麼一回事?

行政長官辦公室主任:由於我們也希望整個環境可以更加清潔,在星期日,我們有關的部門,以食物環境衛生署為主導,是會就著政府建築物和公眾地方進行大規模的清洗。當然,我亦呼籲私人的僱主,好像董先生開始時所說,也盡量就著他們本身的工作地方進行清洗,但是我亦強調這些清洗的行動是會持續,不是一次過。

行政長官:我想強調,要打勝這一仗,衛生環境是每一個人的責任,如何使我們居住的環境清潔,從政府的立場來說,我們一定會盡一切能力使環境更好,亦希望巿民能夠參與,因為剛才楊局長說過了,傳染可能是很快速,所以每人家中及周圍的環境愈是清潔便愈好,大家要一起努力才行。對不起,因為說了去別處,你的第二個問題也請楊局長回答。

記者:採取這麼多措施加強防禦這種疾病的蔓延,董先生也提過現時的疫症是十分嚴重,是否意味茬o個疫症已經令到香港變成疫埠呢?

壎芮盓Q及食物局局長:這是一種新病毒,全世界都沒有經驗。它很特別的現象就是它在飛沫傳播,最受影響的是醫護人員以及曾照顧病人的家屬,這兩群人的風險十分高。在最初的一兩個星期看到的個案大部分都是與醫護人員、家屬及探病人士有直接接觸的受到影響。現時的數目有很多,變成現時在接觸過家人的第三層已經……社會,所以一層一層地傳播,我們要控制它,所以每一層我們都要觀察發展到哪一步驟、擴散到哪一步驟,然後作出適當的措施處理。但最高風險的仍然是醫護人員及與家人接觸,過曾照顧過帶菌人士是最受影響。所以我們現時的措施,董先生剛才沒有提到我們現在的措施,我今天與醫護界說過,我今天與六十多個團體談過,他們全部都十分支持,以及他們會執行,就是全部醫護人員治病時一定要戴口罩,要常常洗手,這步驟會減低,因為現時在社會上有種菌,在社會上有多少病菌我們並不知道,但擴散的方法是首先擴散給醫護人員,醫護人員再擴散給其他人士,所以要減低傳播,其中一個策略是減低醫護人員在治療病人時在他們之間傳播。第二個最有效策略是哪些家屬,那些家人到來與病人有接觸,第二位最多受感染的個案就是這一組別人士,所以我們現時的措施,將來會引用條例,要他們每一天報到,就可以與其他人隔離,因而減低在這方面蔓延。第三個措施就是成效我們沒有辦法控制的,市民要與我們合作,第三個措施在社會上也有人會受感染,有的案例我們是並不知道的,他們本身也不知道會,但會感染其他人士,預防措施就是要大眾合作,參與這個預防措施,剛才解釋過就要大家戴口罩;不要在他人面前咳嗽,要使用手巾、紙巾;為了保護自己,一定要洗手;環境一定要清潔。這些措施是大眾可以做得到的。

記者:第一個問題是新加坡數天前已作出我們今日所提出的措施,例如隔離、停課等等。但我們要過了數天才作出,究竟是否我們之前掌握不到形勢、錯誤評估了形勢,還是我們後知後覺?還是我們今天所作出的是正確的?

行政長官:我想再告訴你多一遍,因為肯定你剛才沒有聽到。我再說多一遍,我們有高度的危機感。我在三月十四日前往威爾斯親王醫院時,我就知道這事件的嚴重性。我們有高度的危機感,我們一直在研究甚麼是最好的辦法。

  我剛才曾說過一直注意到最受鼓勵的是醫療方面的發展是很好。我們現在所推出的一系列措施,我可以站在這婸P在座兩位局長、兩位教授一起告訴你們,我們對現在推出的方向是有信心的,可以全力向前推動,可以達到目標。是重要的是要再次呼籲要市民大眾一起努力才可成事。

記者:…人士不可以去工作或上學,有關人士是指哪一千零八十名?還是一千零八十名加上那八百名呢?同時他們是否只是不可以去工作及上學,但他們是可以外出的嗎?可以給我們一些最新的數字有關有多少人染病、有多少人死亡?同時,董先生你剛才提到會與廣東省溝通,有沒有細節可以提供給我們呢?

壎芮盓Q及食物局局長:我們的正式數據會在稍後才公布。今天是討論董先生剛才說的措施,將來哪些市民需要跟進監察呢?就是一千零八十名,就是那些與家屬有緊密接觸的一千零八十名。我們會邀請他們每天到壎芵p署長指定的診所讓我們為他們進行檢查,要求他們盡量留在家中,要求他們不要上班、小朋友不用上學,盡量留在家中。壎芵p會給他們指引,外出時有甚麼要預防,因為他們沒有發燒,若然未發病將病菌傳播給其他人的可能性是很低的。

記者:那六百個是否不用跟進?

壎芮盓Q及食物局局長:那六百人方面,壎芵p署長會研究,似乎有一部分比較特別密切接觸病人的也需要跟進,要求他們接受檢查,但大部分是不用的。

行政長官:關於第二個問題,中央已與我們同意了,是有機制的,詳情如何,我們會盡快公布。

記者:你剛才提到兩地交流或由外國傳入的問題上,除了旅客入境需要填寫健康申報外,醫護人員會否在機場進行抽查,會否見到有人咳嗽,或者有甚麼徵狀便會要求作出檢查?另外第二點,你在施政報告提到有一個新措施,讓廣東省居民個人前來香港以刺激香港的旅遊業。這一項措施會否因應這一個疾病而暫時擱置,直至打勝這一場仗才實行呢?

行政長官:關於第二個問題,我先作回答。我們自己很有信心,現在面對的困難必能解決,希望你們聽過在我身旁四名醫生的解釋後,你們也會有很大信心,所以我們這一仗必定會打勝。其他的經濟發展項目,也一樣會慢慢推出。

壎芮盓Q及食物局局長:日後任何入境人士均需填寫健康聲明卡,他必須填報自己的健康情況。可能妳太年青,過往我們前往很多地方也需要填寫這些卡。填寫卡後,報稱沒有不適才可入境。我們還會提供其他資料,例如入境後若有任何不適、發燒或咳嗽,懷疑自己感染疾病,可前往哪處求診,這是一個做法。

  假如他真的有不適,我們在入境關口會有醫療站,並有港口壎穸D任對他作出檢查。假如他真的患上這個疾病,當然不讓他入境。若沒有患病也會向他作出呼籲及提供一些資料,若日後生病可往哪處求診。

  我們在出境方面也會執行,讓香港居民了解到若有不適,也不要登機。大家知道在飛機上也曾發生傳染,所以現在航空公司若發現有人有發燒、咳嗽,或懷疑帶有這個病毒便不應讓他登機。

行政長官:多謝各位,我想再補充幾句。雖然在未來數天內,數字還可能會繼續上升。但我希望你們知道,我們現正推動一系列措施,在醫療發展的支持下,有茼n的醫務人員照顧下,這個問題是絕對可以解決。最重要的是全社會的支持和合作,同心同力去對付這件事。多謝各位。

(請同時參閱英文部分)


寄給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