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公報
 
 

 寄給朋友政府主網頁

立法會十七題:回收電池以循環再造

****************

  以下是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廖秀冬博士今日(十月十六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就劉皇發議員的提問所作的書面答覆:

問題:

關於回收電池以作循環再造的事宜,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有否估計每年遭丟棄的電池數量;若有,每類電池(包括流動電話電池、一般的家用電池和充電池、汽車電池)的數量;

(二)  有否評估遭丟棄的電池對本港的環境造成甚麼影響;若有,詳情為何;

(三)  會否考慮指定一個政府部門負責統籌關於回收電池以作循環再造的工作;

(四)  是否知悉,於今年4月展開的收集舊流動電話電池的試驗計劃有甚麼成效;及

(五)  有何計劃鼓勵回收其他種類的電池以作循環再造?

答覆:

主席女士:

  我們估計每年約有4 000公噸電池棄置在堆填區。不過,我們並沒有棄置電池按種類分項的數字。

  電池對環境造成的主要問題是鉛酸蓄電池所含的酸屬於腐蝕性質,以及電池可能滲漏有毒金屬。鉛酸蓄電池主要來自工商業用途。根據《廢物處置條例》,這種電池所含的酸被列為化學廢物,必須妥為收集,以及由化學廢物處理中心或其他持牌廢物處置設施處理。

  至於棄置在三個堆填區的其他類型電池,應不會污染環境,因為堆填區內設有不滲漏層,可防止受污染液體滲入地底泥土,而這類液體亦會在堆填區內妥為收集和處理。堆填區營運合約規定承辦商必須實施嚴密的監察制度,確保受污染液體不會滲入地底泥土。此外,環境保護署(環保署)亦會獨立進行環境檢查,以及定期覆核堆填區承辦商的報告。

  環保署負責推廣及協助推行各項減少及回收廢物計劃,包括有關電池廢物的計劃。

  流動電話電池回收試驗計劃由電訊業界、流動電話電池供應商及環保署聯合推行。這項自願性質的產品責任計劃為期12個月。自計劃在今年四月開始進行至今,業界已收集到約1.4公噸流動電話電池(約一萬枚)作循環再造。由於試驗計劃只是剛剛開始,在現階段就其成效作出結論,實屬言之過早。環保署現正與業界協力加強宣傳,鼓勵市民積極參與這項計劃。另一方面,從這項試驗計劃所得的資料和經驗,可供我們日後擬訂類似的行業產品責任計劃時作參考之用。

  我們打算進一步鼓勵業界回收其他類型的電池作循環再造。環保署已主動接觸多個電池生產商及入口商,商討可否就電池廢物制訂產品責任計劃。

二○○二年十月十六日(星期三)


寄給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