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公報
 
 

 寄給朋友 政府主網頁

行政長官立法會答問全文

***********

  以下為行政長官董建華今日(十月十日)出席立法會答問大會的談話全文(只有中文):

行政長官:主席女士,各位議員,很高興今天到這裡來跟大家傾談,就香港各方面的問題跟大家交換意見。在此之前,我想說幾句關於經濟方面的問題。我多次說過,帶領香港經濟走出困境,恢復巿民對前途的信心,是第二屆政府面對最大的挑戰。香港目前面對的挑戰是經濟全球化、知識化,內地經濟全面開放,快速發展,以及香港在回歸前累積下來的泡沫經濟爆破所帶來的衝擊和負面影響。我們目前面對的困難是持續的通縮,經濟增長疲弱,以及很高的失業率。徹底解決這些問題的唯一途徑就是要經濟轉型。

  香港的定位是非常明確,我們是背靠祖國,面向世界的國際大都會,發展的目標就是要通過採取有力的措施,鞏固及強化香港成為國際金融、物流、商業營運及旅遊中心等強項,加強我們跟珠江三角洲的合作,推動創新科技行業運用新的知識和技術,走高增值的路向。

  新班子在上屆政府工作的基礎上,繼續全力推動經濟轉型及走出經濟困境的步伐,促進香港各個強項,更加鞏固,以及促進它們的發展。我認為經過多年的努力,以及經過近期的努力,我們可以看一看在所有強項方面,我們有甚麼發展。在金融中心方面,雖然近期面對過亞洲金融風暴的衝擊,經濟週期性的調整,外圍的影響很大,我們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一直以來繼續在鞏固。內地十間最大的上巿公司有九間是在香港上巿,就今年來說,有一百公司在香港上巿,其中六十間是跟內地有關。我們可以看到香港現在及將來一定會繼續是一個很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不單對我們自己國家,對亞洲來說也是這樣。現在國家每年所收到的外國投資在全世界排名第二,其中約百分之五十五,大概是二百五十至三百億美元是來自香港,或是經過香港去內地。這個金融中心是十分重要,因為它總共製造了四十三萬六千個就業機會。我們很高興看到我們的地位一直在鞏固及強化中。

  我們作為商業營運中心,現在的情形是怎樣呢?外國公司在香港匯聚,每年都有增加,在一九九八年有二千五間公司,現在已經達至三千二百間公司。其他我們可以看到的,會議展覽活動對香港來說也是很重要,香港素來都有展覽之都的美好聲譽,在去年有四十九個國際展覽,以及超過九百項國際和公司的會議在香港舉行,參加的一共有四十三萬多人次。這些活動為香港帶來很大的經濟收益。

  我們一直都很努力地維持我們在亞洲這方面的優勢,所以政府和機管局正在策劃在赤P角發展一個新的展覽中心。你們大家也知道,這個展覽中心會在二○○五年完成。

  另外,貿發局亦正因應需求,積極研究會展中心在灣仔第三期的擴建計劃,政府對這些構思是抱很積極及支持的態度,希望他們能夠盡快決定和推動。

  內地經濟發展至今天為止,內地變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生產基地,亦會變成全球最有潛力的消費巿場。香港的歷史及地位十分適宜香港爭取成為內地同全球的一個貿易中心,我們在這方面有些初步的思路,我們會進一步去發展和研究,希望將來可以跟大家共享我們的想法,亦希望大家可以多提供一些意見。我們商業營運中心的地位一直都是很好,在未來數年裡,隨著經濟轉型,我們要更加鞏固。

  各位,過去數年,我們物流中心的地位有很大的變化。不先說物流,或者先談談空運方面,過去三年內,由二○○○至二○○二年,香港的兩間航空公司,國泰和港龍一共增加了二十五架飛機。兩間航空公司所擁有的飛機數目至二○○二年底會增加至一百架。在未來三年裡,港龍再會增加六架飛機,而國泰則再會增加七架飛機。

  國泰在今年稍前宣布要增加一千三百名員工。另外,港龍在二○○三年會再聘請二百五十人。

  另外,在貨運方面,你們或者也有注意到,國泰剛剛跟國際空運速遞公司DHL (敦豪)合作,利用香港國際機場,擴闊其空運服務,並計劃為華民航空公司在二○一○年前購買八架貨運飛機。其實這個合作很好,DHL在香港總共會投資五億美元,使香港作為他們在亞洲的一個營運中心(HUB),對香港來說是很有意義和一個突破。

  海運方面而言,你們大家都可以看到香港繼續會是全世界排名第一的貨櫃港,九號碼頭於二○○五年前全部完成,屆時,我們的容納量又再一次增加。九號碼頭總共投資了一百億,二○○五年完成時,可以有一千四百個就業機會。為了促進我們的物流發展,我們計劃在北大嶼山興建一個物流園,一個just in time的物流園,這個project我們正在積極推動。

  為了維持我們這方面的優勢,我們積極努力降低營運成本,特別在羅湖和落馬洲方面,我們要繼續努力,使貨物和人流間的來往更暢通。整體而言,物流方面的就業人數是很大、很大,就運輸方面來說,運輸、倉儲幾方面加起來,都已經有十萬人,所以香港作為一個物流中心,隨茪什窱堳n的快速經濟發展,我們的地位是愈來愈鞏固。

  在旅遊方面,我相信不用多說,我們看到今年的旅遊人數有雙位數字的增加,超過一千五百萬人。未來三年,隨著迪士尼的落成,香港濕地公園的工程進展良好,再加上東涌吊車的落實,我們很快就會把位於舊水警總部的旅遊發展項目批出,新景點的項目相當多。在旅遊方面,我們會不遺餘力地努力,確保未來五年、十年內,旅遊的數字一直增加。由現時至二○○五年為止,有二十間旅館會落成,會製造八千個就業機會。無論在物流或旅遊方面,就著自己的強項,我們正在努力發展中。

  我想在此談一下高科技的發展。在高科技方面,政府扮演甚麼角色呢?是一個協助和開導的角色,推動創新科技並不是去爭取一個晶片的生產,與上海或深圳競爭,我們並沒有這方面的優勢,我們亦不是說跟東莞爭著去製造電腦或PC,我們也沒有這個優勢。我們推動創新科技是要好好地應用科技來提升我們的效率,幫助我們走高增值的路線,推動我們經濟的持續發展。一九九八年,我們個人電腦的滲透率方面,每百個家庭約有百分之三十五擁有個人電腦,現已增加至百分之六十一。互聯網滲透率方面,由九八年每百個家庭中有百分之十二已連接互聯網,增至目前的百分之五十。可以看到過去數年以來,在IT方面的發展很蓬勃,就業人數現已增加至七萬人。隨著軟件的發展,整個香港的效率是提升了。

  政府另一方面的努力是在設計方面,因為要走高增值的路線,要製造自己的品牌,一定要有設計才可以。在這方面,我們會盡量幫助業界,特別學術界,如何確保設計的課程與時並進,來協助業界的需要。另一個協助和開導的角色是在集成電路的設計,即IC design方面。業界也說香港在集成電路設計是很有潛力的,是一個很有潛力的項目。我們的科學園和應用科技中心,現正專心地研究IC design方面的工作,他們亦很有信心在末來兩、三年會有很大的突破。

  在此我可以順帶說,昨天宣布一個photo mask的project,即光掩膜的project,共有八千萬美元投資。光掩膜的投資與集成電路的設計相輔相成,這個投資亦表示我們現在所走的路線是對的。創新科技方面,我們剛剛開始不久,創新科技走的路線很長,但我相信我們有一個很好的開始。

  以下我想說我們與珠江三角洲的合作,在優勢互補的情形下,兩方面的合作愈好,大家的受惠亦愈大。現在更可以看到更多台灣、日本的公司和外國的中型企業,甚至大型公司會結合香港的服務業優勢,以及珠江三角洲的生產和市場的優勢,來香港和珠江三角洲投資。這些優勢互補,為香港工商界和經濟帶來新動力。我們要做到甚麼?要確保邊界暢通無阻;要做到香港和珠江三角洲東西岸都有最好的連接;要做到香港是珠江三角洲的一個新經濟領域的最大原動力。我們會繼續在這方面努力,我知道大家在這方面正在努力,前景是非常好。

  我們為了確保發展成功,還有在很多方面努力。人才方面,我們現正整體檢討人口政策,Donald(政務司司長)正在處理。我們會繼續投資教育,會改革現時的培訓、再培訓,要做得更好。我們要正視和推動兩文三語,確保香港在這方面的長遠優勢。我們要致力改善居住環境,令每位香港人和每位從外地來的投資者,旅客,來工作的人,都覺得香港的居住環境很好,是一個值得大家自豪的城市。我們會進一步確保良好的營商環境,真真正正為市民服務的營商環境。

  在結構性方面,我們都有一個長遠的失業問題,我們會積極鼓勵傳統的工業或鼓勵工業回流。雖然直到現時為止,失望地說一句,我仍未看到有一個實質的建議。但任何有關這一類的建議,我們都會認真考慮。過去數年,我們為了經濟轉型,已經做了不少工作,我們亦初步看出一些成效。

  我知道對面對失業的人而言,一切都仍舊很渺茫。我亦知道面對經濟轉型,而可能失業的人來說,前途是灰暗。我今天看到報章刊登一名七十二歲的老人駕駛的士撞倒一名小朋友,我相信他一定很難過,但我知道這是反映香港市民現時面對的困境。剛才我所說的話,未必即時能夠解決問題。我們己有一個好的安全網,但我們一定要在這方面努力。世界經濟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我們國家經濟也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香港每一個人、每個企業,我們整個社會不能固步自封,我們要接受這個挑戰,隨著大環境的變化,爭取生存和新的立足點,我們要有新的定位和方向創出新的繁榮。

  各位,我於一九九六年參選特區首長時曾說過,那時候在一片繁榮的景象下,我看到很多隱憂,泡沫經濟可能爆破、競爭力惡化、教育制度不能與時並進等的隱憂,那時候我說要居安思危。今天是二○○二年十月,我們面對很多挑戰,我們在這個時候,最重要是拿出信心,我們的信心並不是盲目,是有基礎的。我們是有優勢,我們有自己國家作後盾的優勢。過去數年我們所走的路線初見成效,方向正在走出來。我們為了將來經濟的轉型成功踏出第一步,為了今後的發展打好基礎。

  我知道經濟轉型道路漫長,近來外圍經濟的發展對我們來說亦較為負面,令我們的工作更困難。但只要我們繼續努力,我們最後一定會成功,這就是第二屆特區的同事和我末來最重要的工作,謝謝各位。

涂謹申議員:董先生,你以往數年都是在十月發表施政報告。市民如你所說,是很關心經濟和失業的問題,但你卻押後你的詳細政策建議到明年。相反市民最擔心自由受限制和減少,你卻偏偏在這個時間推出基本法二十三條的立法,這個很具爭議性和分化社會的立法。我想問究竟在這個時間引入立法,加上負面的外圍經濟,加上香港面對這個問題,這對大局來說是正面還是負面呢?在現時是否必需呢?既然你已經有五年時間詳細考慮、搜集建議、等待,是否有必要在這個時間立法呢?你也說過這個立法建議對自由是一點也不會削減,但當看過諮詢文件,一連串新的刑事條文,大幅增加警隊權力,也將內地一些限制自由活動的概念引入同香港的法制掛u。如果不是有需要去限制自由,而自由亦一點沒有減少的話,為甚麼需要立新的法例呢?

行政長官:我嘗試簡短地回答你的問題。涂謹申議員,經濟方面我們一直做很多工夫,我們會繼續做下去,我上次說過,我日日夜夜都想虒g濟,分分鐘想虒g濟、分分鐘想荋_蘇、分分鐘想荋N業。二十三條的立法,是為了國家安全。二十三條要求我們特區為了國家安全而自行立法,我們有責任立法。

  立法維護了國家的安全,這是你、我和大家的一個共同責任。履行國家安全的責任是「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成功落實的基石。為甚麼要在現時立法呢?五年已經過去了。在過去五年,我沒有主張立法,我覺得應該給市民大眾、給你、給大家對「一國兩制」的落實更有信心。五年過去了,我相信大家對「一國兩制」成功落實是很有信心的。

  現時的建議是完全基於普通法和現有法律基礎上立法,全部符合《基本法》、《人權法》和適用於香港的兩條人權公約去立法。我了解有些市民擔心二十三條的立法會否模糊了「一國兩制」的界線呢?我理解這個憂慮。但我希望市民大眾不要只聽意見,最重要的是看事實,反問一下自己,在過去五年我們的權利是否削弱了呢?我們的自由是否減少了呢?答覆是否定的,權利是增加了,沒有減少;自由度是增加了。《基本法》二十三條的立法,是為了國家安全立法,這是每一個中國人履行責任的立法。已經過了五年,現在是適當時候立法。涂議員,這是我的看法。

  另外第二屆特區政府要做的工作實在很多。希望這次立法,當然要讓各位議員詳細考慮,希望能夠盡快落實。之後我們還有很多其他工作要做。在經濟方面,我們要繼續努力。

涂謹申議員:這兩年我們見董先生時,我記得我自己曾向你游說有關二十三條立法的時間。現時中央十六大將開會,可能會有新的領導班子,有新的思維模式,中國已經草簽了《國際人權公約》,也會加入國際貿易大體系之內。我們既然已經等待了五年,是否可以考慮一下用不用這麼急呢?新的中國領導層會否在大進展的問題上,可能我們今天所立這麼緊的法,回望時,我們覺得我們反會給上面(中國內地)訕笑,給整個大形勢訕笑。我們選擇在這時或是遲些看清楚整個中國的大發展局勢,對於自由和所有的概念,然後才立法,是否更適當呢?

行政長官:涂議員,照我所看到的文字和聽到的概念,今次立法一些都不算嚴謹,與其他國家比較,例如與美國、英國、日本,很多其他國家比較後你可以看到香港是比較寬鬆些的。

  第二點,無論你是哪一個國家的公民,均有責任維護國家安全。中央人民政府很信任我們,通常來說涉及國家安全的立法是中央政府的事,但給我們地方政府來自行立法,這是高度信任的做法,我們更有責任盡快立法。全世界每個國家都有這樣的法例,我們是必須要完成它。

陳智思議員:董先生,美國國會正在辯論是否授權布殊總統下令對伊拉克動武,而你在出席近期福布斯全球行政總裁會議時亦被問到這個問題,你的答案是對香港的影響要視乎戰爭時間的長短。剛才董先生說了很多關於如何改善香港經濟的計劃,我想問一問在這方面,香港政府或是董先生內部有沒有作出評估,如果一旦雙方開戰,對你的計劃或是對香港會有甚麼影響呢?政府有沒有任何短期、中期或是長期的應變措施呢?

行政長官:陳議員,我與同事們對周遭的環境一直都在進行評估,譬如,前幾天日本新經濟部長Takanaka先生宣布了一系列的金融改革方面的措施。這些措施實行的話,可能在短期對日本的金融體系和大公司的運作,會有很深遠的影響。後果如何,例如日元的變化會如何?對香港的打擊如何?我們都有做評估。

  第二,最近美股下跌了很多,其實全球的股市都在下跌,這對全世界銀行體系影響如何?因為銀行受到很多電訊公司破產的影響,到底對香港有甚麼深遠的影響呢?

  第三,美國在Corporate Governance方面出了很多事,市民對投資失了信心。在這個大前題下,將來的股市、債券市場的影響,香港的反應,我們都在注意當中。關於伊拉克的問題,我們也有一個評估。因為香港是一個外向型的經濟,每一件事對香港都是有影響的。有關伊拉克方面,從經濟角度來說,對香港來說是不打仗比打仗好,要打仗的話快比慢好,拖長的話更不理想。

  總的來說,我們做特區領導人,所有世界上發生的事,我們都要掌握、都要評估。對我們的影響如何,我們都會做評估。

陳智思議員:董先生,剛才你說到有很多其他因素,並不單止是伊拉克,但對你剛才說了很多關於改善經濟的計劃,時間方面會否有重大的影響呢?

行政長官:你問得很好,我們在經濟轉型過程當中,若果外圍經濟是好的話,對我們經濟轉型的速度是有幫助的。外圍經濟差的話,對我們有負面影響。不幸最近的發展都是負面多於正面的。所以我們正在擔心,希望有些問題沒有我們想像中那般差。

鄭家富議員:主席,今天我想跟董先生談談交通費的問題。香港交通費昂貴是很聞名,董先生也知道,兩鐵特別是因為在九龍塘要轉乘,所以我們計算過,大概每公里要收費七毫。既然是這麼貴,巿民很多時候要每月花費接近一千元的交通費,可能佔了收入的一成,甚至是兩成。現今經濟不好,巿民一方面要勒緊肚皮,為民生,為了這些高昂的交通費。但另一方面,兩鐵去年總共賺了六十多億元。我想問董先生,你覺得這是否公道呢?廖局長上場後狀態很勇,要求很多交通機構減價,不過換來的只是小恩小惠。政府全資擁有九鐵,亦是地鐵的大股東,你是否可以盡快要求兩鐵減價,以及劃一收費?因為劃一收費,可能令到每公里維持在五毫,使巿民在現今水深火熱的環境下,減輕交通費的負擔。

行政長官:鄭議員,我深切了解到在經濟低迷、失業率高企,以及薪酬調低的時候,交通費對很多人來說,都是一個很大的負擔。現在廖局長為交通費的問題正在做一個整體的評估,要怎樣訂立一個好的交通費,使我們巿民一方面可以負擔,另一方面亦可以維持效益,亦可以維持服務水平。我相信在不久將來應該有一個比較全面的答覆給你和全香港社會,我希望你對我們的問責制度有信心,我們正在積極地處理和監察當中。

鄭家富議員:信心是建基於一些實在的回應,我們確實見到廖局長很辛勞地說了很多,不過亦有一些傳言,譬如是覺得政府內部對於廖局長的言論是否正在影響商業運作的一些機構,他們亦可能有不同的意見,於是我很擔心。在這裡,董先生經常說我們沒有甚麼實質的建議,於是我剛才給你提供了一個實質的建議。因為很坦白說,九鐵主席田北辰先生也覺得劃一收費是可行的,但是地鐵在上巿後,似乎不太喜歡在這個問題上作討論,所以我剛才也帶出一個建議,希望董先生能夠盡快在這個問題上拍板,「急巿民所急,想巿民所想」。現在巿民就是希望你減低交通費,希望董先生可以盡快告訴我一個實質的答案。

行政長官:鄭議員,無論是哪一件事,政府內部都有很多不同的意見,這是一件很健康的事情,大家可以辯論。做了決定後,我們的方向則很一致。關於這件事,我剛才說過,廖局長正在研究這個問題,我們也很著急,希望早一天有結論。

李國寶議員:董特首,我想問一問你在這五年任期內有什麼特別希望?

行政長官:我想要做的工作實在太多,面對的挑戰亦很多,但要有重點工作。就是我剛才所說的經濟復蘇、恢復市民的信心,這是重點工作。希望五年後香港經濟成功轉型,經濟同步增長。

陳偉業議員:兩年前我就「華基」問題問你的時候,你反問這問題是否真的,這個真的問題存在兩年到現時還未解決。我想問你另一個真的問題,就是有關政治信心危機問題,我不希望你問我這個問題是否真的。基本法二十三條某程度上產生新的政治信心危機,小市民也好,的士司機也好,麥當奴的侍應也好,都有一定的感覺,覺得基本法二十三條立法會對他們的人身自由、人權方面有一定的影響或削減,當然你多次強調說不會,你亦多次說現時香港的自由比以前更好,講就不是很多人相信,實際上負面的影響暫時不是那麼大,但信心危機是存在的。現時經濟危機未解決,失業危機仍然存在,這麼多危機已經存在,一浪接一浪撲過來,一個一個山壓過來,令整個香港社會有很多困擾。現在你又再創造一個新的政治危機,你如何確保在你完成政治使命就基本法二十三條立法之餘,如何避免和減少政治危機和信心危機的出現?

行政長官:陳議員,落實基本法二十三條,是你和我作為中國公民的共同責任。五年已過去,現在是時候。社會上是有一些憂慮的聲音,社會上亦有很多積極支持的聲音,在這個問題上政府會繼續對那些如閣下有懷疑心態的人,繼續努力解釋,希望能夠說服有懷疑態度的人。但另一方面,我覺得現時是立法的時候,我不覺得會有政治危機存在,大家為了國家好,為了香港好,做這件事是天經地義的。

陳偉業議員:我記得五年多前,當我提到香港的經濟危機時,很多人罵我。董特首當時也批評我,說我抹黑香港,但五年前我的批評亦已實現了,當然這個不是我的責任,經濟危機是出現了。現在我告訴你是政治危機,你告訴我這個不會有的,我們可能是製造恐慌,或我們有責任向市民解釋,但條例的立法是創造了很多因素,創造了很多的條款,限制很多的政治權利和人權自由。當你履行或落實你的政治使命之餘,如何去確保這些疑問,以及對市民人權自由的剝削或限制盡量減至最少?我想問你,你有什麼方法確保將影響盡量減至最少?

行政長官:其實不是盡量減至最少,已跟你說了幾次,是沒有影響的。

劉江華議員:董先生,你都很重視粵港的經濟合作和物流的關係。我想問一下,粵港澳大橋其實都頗重要,特別是廣東省現在的重點都在西部的開發。那我想問,董先生你可不可以有一個正式的態度,對這條橋的興建和時間表,以及你會不會直接跟廣東省方面有直接聯繫,推進這條橋盡早興建?

行政長官:劉議員,任何能夠加強香港和珠江三角洲東西岸的基建我都支持,特區政府都支持。珠江三角洲西部的發展和香港將來的發展是息息相關,所以能夠有一個通道,對我們是很重要。珠江西部對澳門來說也是很重要。第二點,這個便捷的通道,姑勿論用什麼形式,橋也好,有部份在下面走也好,隧道方式也好。大家要知道,百分之九十多是在廣東省領域,所以無論在生態方面、環境保護方面、對航道的影響,廣東省的取決是最重要。我很高興告訴你,現在特區政府和中央有關單位已經展開了一些研究,看看到底可不可行、如何做。我們是抱一個積極的態度。

劉江華議員:除了你說需要和你支持興建,其實時間性都很重要。過往政府的態度是說二○一六年才有需要,但我的看法,今天已經有需要。所以特首你會不會真的盡快和修改所謂二○一六年有需要這個時間表?

行政長官:劉議員,有些集團已經在說有辦法,可以融資,如果是可以起,他們會盡快起。政府在這一方面是不會亦不可能去幫助的,這是私人企業的發展,企業會願意去做。在這方面我再強調一下,我們希望它越快越好,但是的確需要時間,因為涉及的單位不單是香港,還有其他國家單位,包括廣東省在內。所以是需要一段時間。

劉千石議員:剛才董先生說《基本法》二十三條是落實「一國兩制」的基石,同時你又說你了解市民的憂慮,我相信市民的憂慮是一個真相。昨日梁愛詩司長在回覆兩個律師公會的信中是這麼說的:「如果諮詢文件所載建議未能取得共識,政府將須重新評估情況。」董先生你可否告訴我們,如何理解「達致共識」呢?如果在諮詢期未能達致共識,政府會否再堅持提交立法呢?重新評估的情況是指甚麼呢?準則是甚麼呢?

行政長官:劉議員,這個諮詢期剛剛開始,我不想在這塈@任何結論。我希望大家多給予意見,了解文件的內容、文件的精神。我相信大多數香港人會支持和接受,作為國家的公民,是有職責保護國家的安全。

劉千石議員:董先生,你可否說一說「共識」是否大多數人支持就是共識呢?如何去找出大多數支持的人呢?

行政長官:諮詢剛剛開始,我想大家聽意見。民意測試方面,我最近也有看報章上的民意測試,亦透過很多渠道,我很相信香港市民是支持這個立法的。

楊孝華議員:董生,最近你和財政司司長也有談及穩定樓市的重要性,又提及樓市樓價下滑和通縮的關係,甚至有言論說要推高樓市。社會上亦意識到政府可能有一籃子的政策、措施出籠,但現在仍未見。我想問政府在這方面有什麼主要考慮的因素?

行政長官:我想樓市的穩定,不是單單政府想托市的一件事。剛才你都說過,亦有很多經濟學家和我說,和我的同事說,我們過去四年半百分之十三的通縮,大概有百分之五十七是來自樓價暴跌的結果。大家都知道通縮對香港的負面影響很厲害。第二點,我們看到樓價這樣跌下去的話,對已經受了負資產影響的人,會受到進一步打擊,影響他們的消費意慾,影響香港整體的經濟。第三點,雖然我們現在的銀行體系很健全,一點也沒事,樓價再稍為跌一點亦沒問題,但一直跌下去會有什麼影響呢?我們也要很密切注意。因為這麼多理由,因為樓價始終是香港一個很重要的經濟支柱,所以穩定樓價,甚至希望樓價穩定中有些微上升,是我們很願意看到的事。對整個香港來說是好事,對大家來說都是好事。我們過去兩、三年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看到成功了一會兒,但因為外圍的因素,以致又不成功。成功了一會,又因為供多於求又失敗了;成功了一會,因為信心的問題又不行。我們的確要做點事,孫局長為這件事正急切研究中,我希望在未來一段時間會有些結果出來。我想強調一點,措施出來後,未必在短期一兩日,一兩個月立即會有效果。因為政府在操控市場方面,不是很收效的。但長遠來說,始終政府是最大的地主,可以影響到長遠的樓宇供求。政府有幾個地方可能在市場干預得太多,可以干預得少一點。在幾方面我們會詳細研究,之後向大家做個交代。我知道大家都很心急,但要研究得比較詳細些,比較好些,比較完整些才能出來。

楊孝華議員:政府說一直研究,但沒有什麼公布出來,是不是政府怕一公布就會被人罵是維護地產商?有否意識到地產商持有的樓宇只是七萬個單位,但廣大擁有私人樓宇的市民有一百四十萬這麼多的,這班人是真正希望見到樓市穩定,而不是地產商想見到的。

行政長官:楊議員,我們做任何事都是為廣大的市民,不是考慮地產商的。

許長青議員:特首,今年首五個月的財赤是五百六十億元,昨日梁錦松司長在這裡向大家表示會採取一系列的措施去減低財赤,其中包括加稅、削減綜援、減公務人員人數。但是在回歸五年的經驗看來,政府在推行這些措施的時候,是碰到很多阻力。想問特首,有甚麼辦法可以使到這些措施能夠成功推行呢?

行政長官:昨日阿松跟你們談到十時半還不夠嗎?我們現在所面對的財赤,跟那時候的估計是在兩處有差距,一是因為地鐵遲了賣出,因為我們正在考慮把兩間鐵路公司合併,於是把它賣出的計劃延遲了。這並不表示資產消失了,是仍然存在,可能是在明年或後年出售。

  第二點,在賣地方面可能會有些影響,尤其是如果我們賣地減少了,但是賣地減少了,並不表示資產消失了,是仍然存在的,在將來出售而已。如果你看那盤數,最重要的是經濟要增長。你看明年和後年,如果經濟能夠增長,通縮沒有那麼嚴峻的時候,那筆數便較容易看一些。我們真的是要盡一切力量,使經濟盡快轉型,這是一個最終解決的辦法。當然,昨日他提出很多很好的方法,在目前要考慮,並跟大家商量。

許長青議員:我有很簡單的跟進。在這個措施各方面,即是節流、開源,或是瘦身也好,在這措施還未完成前,政府是否有一個承諾,就是不會向巿民及工商界開刀呢?

行政長官:我們一定要有決心解決財赤的問題,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剛才我說過,最終最重要的是要經濟復蘇。第二點,阿松提出了很多不同的方式,我們內部正在做準備工夫跟大家溝通,希望能夠有一個比較完整的方式,一方面可以減低財赤,一方面又可以使大家滿意。

曾鈺成議員:剛才董生說穩定樓市的問題,當然社會上會有些不同意見,不過我特別聽到一種講法,覺得政府在這個問題上出來的信息有時互相矛盾、有點混亂、沒有方向感。例如一方面說要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力,如果你要托高樓市又如何降低成本呢?一面說要穩定樓市,今日又被人批評利用數碼港、科學園的平價寫字樓壓市。當說起樓市,董生說希望見到它穩定,見到它慢慢向上,但說起另外一樣東西,做出來時可能會剛剛相反。董生是否同意方向問題不是很鮮明,出來的信息不太一致?

行政長官:競爭方面要看兩方面,一是商業樓宇,商業樓宇自九七年到現在已下跌了大概百分之六十五,下跌了很多,現在商業樓宇相比以前來說,在價錢方面,對香港競爭力方面來說已經相當不錯。我們推動數碼港及科學園第一個目的,就是吸引更多外國專業來港成立寫字樓;第二至於本地的,都是以科研為主,如果進去都要能夠增加科研的成份;第三點在這兩個地方我們會有一個平台,在IT方面又好,在其他科技方面又好,例如我們現時正研究集成電路的設計,我們會有一個平台,對進去的人直接有幫助。

  你說信息是否混亂,其實不是。在一九九七年的時候,那時我們的經營環境受到很大的衝擊,我們的樓價太貴了,商業的也貴,住宅也貴。現在二○○二年,樓價是一個因素,但已經不是最重要的因素,所以我們要顧全到整個金融體制的安定,看看如何在通縮方面下工夫,這個變成我們的重點工作。

曾鈺成議員:你即是說降低營商成本不是現時香港要處理的一個重要問題?

行政長官:降低營商成本仍舊要處理。譬如說,羅湖、落馬洲過關時間太長,導致營商成本貴了,這個我們仍舊要處理;又譬如說,政府批准程序已進步了很多,有些地方我們還可以進步,你快一些,營商成本又減一些,很多地方我們還會繼續做,營商成本不單單是地產的。

周梁淑怡議員:董先生,我本來想問你可不可以向我們承諾不加銷售稅、消費稅;不過你說你每次到來,我都問同一問題,所以我不問這個問題。因為消費稅確實與經濟復蘇是背道而馳。但剛才你說到旅遊方面,閣下對旅遊業,政府對旅遊業很重視和支持。政府最重要的角色是在硬件的建設和推動方面,可惜不少這類工程由於由決定到建成都是要數以年計的時間表。但香港面對很多競爭,時間是很緊迫的,請問特首對於縮短冗長的──例如規劃、土地、行政等程序有甚麼妙計呢?因為大家都知道,現在一般來說,無論是建一個郵輪碼頭、或是建一個高爾夫球resort,都是往往因為我剛才說的程序問題而拉長。有甚麼徹底的解決辦法呢?

行政長官:周議員,我與你,與很多坐在我右方的同事,都同樣感到我們可以做得更快些。公平些說,過去兩年,有很多事情在改進中,批准的程序快了很多。食肆方面的批准等,很多方面我們快了很多,但有些地方還是做得不夠好,在這方面我們一定會設法做得更好。

我們不會有好像內地,例如珠江三角洲,那麼快的批准程序,在香港今天的環境是不可能的,但我也希望我們不會好像有些西方國家般,因為有不同的考慮,以致十年、二十年也批不出。我們會盡量做快些。

周梁淑儀議員:董先生我覺得要縮短時間方面,政府內部處理當然重要,因為我知道有很多方面統籌,財政司司長也就這方面努力。但除了政府在內部盡量解決問題外,是否可與其他方面,無論是議會或私人發展商,各方面一起努力,做多些工夫讓整個社會解決這個問題;第二,程序方面可否研究有些甚麼程序對於整個時間是拉長了的,這並不是說刻意去拉長,但在現時結構上是要做工夫,我相信如果得到,例如這個議會的明白、了解和外界的合作,可能在時間方面可以省回很多。

行政長官:不知你有沒有注意到,例如在建公路方面,時間已經縮短了兩年多。在很多其他方面,多謝你剛才的建議,與立法會議員可以商討有些程序方面,如何可以縮短。我們會在未來數個月堙A加緊這方面的工作,與你們溝通。

羅致光議員:董先生,我想向你提出一個老問題,一個老人家的問題。香港的長者在過往數年都有一個盼望,那個盼望便是董先生會增加他們的生果金。不過,可惜這個盼望給四年的時間磨滅了,現在換來的就是一種徬徨,因為有很多報道說會削減綜援,而過往綜援的水平是跟生果金的水平掛u,現在很多老人家對是否會削減生果金,也感到很擔心和徬徨。董先生一定知道很多老人家是依靠這七百零五元過活。董先生,今日你是否可以把這個已經議而不決了四年的問題,最低限度也給老人家一顆定心丸,告訴他們生果金是不會削減?

行政長官:前日早上七時許上班的時候,有幾位老人家在我辦公室門外截停了我,跟我傾談。他說:「特首,是否會削減生果金?」我說:「你聽誰說會削減生果金?」他說:「四處都在說。」我說:「你不要相信他們,你信我,相信楊局長吧,不要相信他們。」生果金不會削減。

梁富華議員:董先生,剛才你對我們幾位同事關於二十三條立法問題的答覆,我個人是相當滿意。作為勞工界的議員,除了關心國家的統一及國家安全之外,亦同樣關心就業及經濟的問題,希望董先生對我以下的詢問有一個比較滿意的答覆。因為目前大家看到我們上兩次的答問大會也有說的,董先生回答得較為模糊,現在我們有二十四萬多的外籍家庭傭工,這些是合法進入香港的,但是同時亦有合法進入香港的黑巿勞工,譬如聽到工友說,有些是持雙程證到來後便匿藏在某些家庭內當家庭助理。早前在觀塘的黑工跌死了的那宗意外,看到政府似乎對打擊黑工方面,是做得不足夠。我想問董先生,究竟在處理,譬如是檢討已經實施了三十二年的外籍家庭傭工計劃,為甚麼是如此困難,不肯作出檢討呢?以及怎樣可以有效地打擊黑工呢?

行政長官:梁議員,現在有高達百分之七點五、七點七的失業率,其大家很難接受,經濟復蘇是最終解決的辦法。我們正在走經濟轉型的路,為了我們長遠的經濟復蘇而鋪路。我們現在確實面對失業的問題,要做點事才行。在打擊黑工方面,我說過不會手軟。在過去兩個月內,勞工處、入境處和警務處一起行動共有一千三百多次,二千多人受到檢控。我答應你,在這一方面會加強工作。香港是法治社會,不可以容忍這樣的情形繼續下去。我亦注意到本地傭工的需求率增長得很快,所以應該讓本地傭工有些機會才行。打擊黑工後,我希望能夠製造這些機會。在建築地盤和多方面,我們也應該做些事,你們有甚麼特別的消息,我們很樂意進一步聆聽,希望大家在這方面進一步合作。

梁富華議員:董先生,就你剛才的答案,始終都沒有回答關於檢討外籍家庭傭工這個政策,究竟政府是否會認真檢討?

行政長官:整個人口政策的考慮現在仍在進行中,政務司司長仍然在詳細地檢討。就長遠來說,我們要看到底香港將來的經濟發展需要怎樣的人口和人力,以及需要怎樣水準的人;短期來說,則會有很多考慮,其中一個考慮就是在傭工方面。我希望你有甚麼意見的話,直接跟政務司司長說。

馮檢基議員:我想問問董特首,董生和財政司司長在兩個星期之前曾公開說會托樓市,希望樓市微微上升。我很想掌握董生在想些什麼,是不是好像當年賣官股那樣,政府會長期托樓市,托到樓市自己上升為止,不惜一切。第二個可能性就是托一會、放一會,其實最後的目的,你只是希望樓市慢慢跌、不要急跌。第三個可能性就是純粹「出口術」,只是講的,不會做。其實你心境是怎麼樣呢?

行政長官:我還以為你會問我公屋的事。馮議員,我剛才已說得很清楚。樓價現在的跌勢危害我們整個經濟的發展,不可以接受,政府會盡力而為。

馮檢基議員:我想再追問董特首,記得在七月,高官問責委任了高官以後,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局長孫明揚局長在這個議事堂說過一番說話,他說政府是沒有水晶球的,也沒有魔術捧令到樓市可以上升,最重要是消化了現在多餘的私人樓宇單位,然後才看怎麼做。似乎他的想法和你的不同,你有沒有想過怎樣處理孫局長呢?還是你說托市之前,已經處理了孫局長呢?

行政長官:你又想挑撥離間?我想大家都很清晰,我剛才說樓市的上落,政府所採取的措施在短期,一日、兩日、一個星期、一個月、兩個月、三個月的影響力不是那麼大,是心理的影響力。長遠來說是有影響力,因為最終香港政府是最大的地主。第二點,審批權快慢也在政府那裡,所以政府是做到些事,但是那些都是比較長遠些的影響。

黃容根議員:董先生,九九年政府為了發展遠洋漁業作出一個研究,聘請了顧問公司經過三十多月的研究,認定本港的遠洋漁業有發展的崗位。但要發展這個行業的投資較大,一艘合資格的漁船便要超過千萬元的投資。我想問政府,漁業發展基金只有數百萬,現在有十數位漁民想申請發展這個行業。董先生,政府會否注資基金,發展這個行業?

行政長官:我不知道你有否與有關的局討論這個問題,因為我並不知道這件事。

黃容根議員:我有跟楊局長談過,楊局長答我一句「無得傾,不會注資。」這方面我覺得你又要我們發展,最困難的人、文化水平較低的漁民走出來,我前兩年當時曾跟你討論,你都想我們發展這行業。但我不明白為何政策局會這樣跟我說,一句話「無得傾。」也不作考慮。

行政長官:黃議員,作為一個負責任的特首,我答應你我會跟楊局長談談這件事情。

劉慧卿議員:行政長官,你剛才回答問題時說希望一件事情,就是幫助市民重拾信心。如果真的要做得到,市民要知道自己是當家作主,對於政府是有選擇。我想請問行政長官會否接納立法會兩次提出,馬上展開政制改革的諮詢?以及行政長官有否聽到,就算現時商界都開始說認為時間很短,二○○七年距離現在很短,而這亦是一個很複雜和具爭議性的問題。是否可以放下你以前所說的有兩個里程碑,就是第二屆行政長官和二○○四年立法會選舉完成後才開始,現在可否調節,馬上或盡快展開政制檢討?

行政長官:劉議員,這方面林局長正在研究中,我知道他未來會向大家作出交代。甚麼是一個適當時候,大家都會有一個諮詢,一定會有諮詢過程。

  當家作主這件事情,香港作為中國的一部份真的要當家作主,要關心國家的發展和國家安全,我認為是時候為有關二十三條立法。

劉慧卿議員:主席,如果行政長官硬要把二十三條跟當家作主及政制民主化一併說,我相信很多市民會很歡迎。諮詢文件亦提及其他國家都有這類權力,但當然並沒有如我們般過份。但行政長官是否同意你們所說的開明、民主國家是自己立法,亦有權把政府撤換,是否那個時候才是最成熟的時機去訂立一些大家認為是可能削減我們人權的法例。以及你會否覺得市民沒有給予機會參與選舉行政長官和整個立法機關就不是當家作主?

行政長官:選舉的過程是依照《基本法》來做,劉議員,我是選出來的,經一個程序選出來,以後的發展亦會朝著《基本法》的方向發展。

  我想談談問責制。由七月一日開始,我們實行問責制,我的評價是問責制運作良好,看出成效。實行問責制後,香港的政治文化更開放。問責制提升了市民對政府的期望,令政府更受到市民的監督,政府官員更主動通過多種不同渠道跟市民接觸和溝通,從而拉近政府和市民間的關係。當社會出現問題或市民有訴求時,政府的反應亦敏捷很多,政府的官員比以往更勇於承擔責任。

  實行問責制,不單是主要官員層面,整個政府架構都向市民問責,這明顯加強了。過去我們做事,往往會想一想,從慣例或現行政策方面去想,但現在的思維變化了,我們首先想市民如何想,他們急甚麼問題,以及如何結合長遠的利益,統籌兼顧地做。由於思維方式的變化,整個施政作風也發生很大的變化,大家明顯地看出我們的官員勤於聯繫社會各階層、各界別,勇於把自己的問題看法公開,拋磚引玉地讓大家對這些問題發表意見。

  實行問責制的第二個變化,香港有史以來,主要官員不單能夠為自己未來數年的施政任務作出策劃,對其他局長的施政任務和方向也有一個通盤和徹底的了解。過去三個月內,我們為了令主要官員對於政府全面的政策走向有完整的了解,舉行多次全體主要官員的會議。這些會議不單是講述和介紹,而是認真地、實務地、深入地交流政策方面的看法、具體的考慮,以至背後的價值觀。由於有這個了解,政策局長在制定政策時有更明確的方向,更能在政策方面有連貫性和優先的次序。我們亦注意到將來制定政策時,一定要廣泛諮詢社會各界意見,向立法會諮詢和商量,爭取社會大眾的支持。

  整體而言,我覺得我們落實問責制的方向是正確的,我們要肯定、愛護和幫助這制度的完善。當然一個這麼大的轉變總有一個磨合期,有些地方有一個完善的過程,我們會不斷跟社會各界別、各階層和立法會議員交流,務求我們的問責制更完善和成熟,更有利於香港的發展。謝謝各位。

二○○二年十月十日(星期四)

現場/英文/ 中文


寄給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