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公報
 
 

 寄給朋友政府主網頁

律政司司長致辭全文

*********

律政司司長梁愛詩今日(七月二十六日)出席在青島舉行的 "2002青島•香港日"專業服務研討會就「香港的專業服務」致辭全文:

尊敬的杜世成市長、各位省市領導、梁寶榮主任、各位嘉賓、先生們、女士們:

我有機會來到青島參加由青島市人民政府及香港特別行政區駐北京辦事處主辦的「2002青島•香港日」專業服務研討會,與大家就進一步促進兩地專業服務和經濟合作的問題交換意見,感到十分高興。

青島得天獨厚,擁有天然的深水航道,是內地少有的天然良港,亦是內地五大外貿口岸之一,是一個多能、現代化國際億噸港口。此外,青島經貿發展一日千里,近年建立了「青島高科技工業園」及「青島技術開發區」,加強經濟和科技迅速發展。除了擁有優良的經濟基礎和發展的條件以外,青島更有驕人的天然資源,山明水秀,人材豐盛,在這個人傑地靈的城市,我們相信青島市成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協辦城市,會進一步刺激經濟增長,強化在環渤海灣經濟帶的領導地位。

國家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標誌著內地的經濟貿易環境進一步開放,並與全球經濟體系接軌,一方面,內地企業進軍市場時所遇到的貿易障礙將逐步清除,會締造更多發展空間和機會;另一方面,內地企業亦要面對進口、產品及服務在本土市場的直接競爭,對手中不乏實力雄厚的跨國企業。青島市的優厚資源和經濟條件,如果得到專業服務的配合,將如虎添翼。況且近年來,全球競爭的售點,正逐漸從產品和價格轉向生產和服務。香港是全球最以服務業為主導的經濟體系,本地服務業佔生產總值超過85%。作為服務業中心,香港能因應各類商業用途的需要,提供全面服務,再加上各式國際市場的環境和慣例,具備相對的優勢。

因此,青島和香港有長期的經濟合作關係,本著互利互補,拓展合作領域,提升合作層次,擴大合作成果,整合兩地優勢,我們這次嘗試用研討會這形式,共同探討兩地在專業服務上新的合作途徑,希望各位嘉賓能多提寶貴意見。

今天我準備向在座各位嘉賓重點介紹四類香港的專業服務的情況。首先,我為各位介紹我最熟悉的香港法律專業服務。

法律服務

香港的法律專業分為訴訟律師(大律師)和事務律師(律師),兩支律師隊伍所提供的專業法律服務範疇廣泛,主要分為訴訟和非訴訟兩方面。從客戶類別來說,有企業或機構性和個人方面兩大類法律服務。香港的事務律師一般提供全面性法律服務,包括諮詢、草擬文件、簽署合同,而訴訟律師較注重打官司。

香港就金融、証券、借貸、投資、國際貿易、資訊科技、知識產權和商業合同等方面所制定的法律,一向都符合國際慣例,而本港法院審理這類事務,具豐富經驗。香港目前有大約6,000名事務律師和訴訟律師,當中包括60名資深大律師和律政司的大約300名政府律師。註冊外國律師則有600多名,他們分別來自19個不同的司法管轄區,當中超過250人在註冊外國律師行工作,其餘的則在本地律師行工作。

直至7月為止,有38家香港律師事務所在內地設立辦事所,提供有關香港法律的專業服務,工作範圍主要包括融資、上市、國際貿易、基建項目、知識產權等。部份的香港律師事務所亦與內地律師事務所保持緊密的工作關係,對於兩個律師會積極加強與內地法律服務,專業的交流和聯系,我本人感到非常欣慰。

為了提供香港與內地解決糾紛更好的環境,香港特區政府已經落實執行回歸後在內地和香港相互執行仲裁裁決的安排。自1997年7月1日起,《紐約公約》仍然在香港生效,不過,這條國際協議已經不再適用於內地與香港特區之間仲裁裁決的執行。1999年6月,香港與內地機關協議訂立機制,讓內地與香港特區所作的仲裁裁決可以在兩地的法院相互執行。這項安排體現了《紐約公約》的精神和原則。政府於2000年1月修訂《仲裁條例》,以實施有關安排。實施以來,運作良好,廣受投資者和法律專業的歡迎。

香港具備多項優勢足以作為亞太區內其中一個重要的法律服務中心。當中包括:

1. 法制健全;

2. 香港採用國際商界廣泛認同及熟悉的普通法原則;

3. 香港和內地有共通的語言和文化背景,揉合中西文化的精華,與內地客戶和法律服務同行沒有溝通的障礙;

4. 香港匯聚精通英語的律師和不少國際有名的仲裁員,提供訴訟和仲裁服務;也有精通中文、熟悉內地事務、內地市場運作和中國法律的律師,辦理涉及內地交易的合同談判、草擬和簽署,以及附屬文件(例如擔保書、抵押文書)的配套;

5. 香港是商業、金融、資訊科技、航運及建築專才薈萃的國際都會,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士雲集,有金融顧問、銀行家、會計師、建築師、工程師及保險專家等,在解決糾紛中提供專門的意見和協助;

6. 香港地理位置適中,香港律師到內地提供服務,或者內地投資者到香港辦理業務,也相當方便,毋須長途跋涉;

7. 香港結合完善的基建設施,優良的通訊設備、交通網絡和住宿設施;

8. 香港有一個被公認為司法獨立的司法機構,審判水平國際認許,法治基礎穩固;以及

9. 有一個運作完善及成功的香港國際仲裁中心,其裁決可以在內地和所有《紐約公約》的締約國相互承認和執行,每年處理約300宗案件。

我要特別指出,外商和內地投資者可以利用香港公司作為投資工具,在訂立合作協議和簽訂合同時,也可以加入處理糾紛的條款,指定香港的法律作為處理糾紛的適用法律,以及使用香港的法院和仲裁機構作為解決糾紛的地方。為此,政府也正積極參與以下磋商:

1. 就民事及商業案件的司法管轄權和與其他國家的相互強制執行判決事宜在海牙商議簽訂新的多邊條約;

2. 就內地與香港特區相互執行法院的判決事宜商議設立機制;

3. 與內地有關機構磋商,讓香港律師更容易在內地設立辦事所;以及

4. 與內地磋商達成涵蓋法律服務的更緊密經濟合作關係的安排(性質類似世貿規則下的自由貿易區)。

等會香港大律師公會的主席和香港律師會會長會作專題演講,介紹香港律師的工作。我希望在香港律師專業和特區政府共同努力下,能提供更廣泛和更專業的法律服務,面對廿一世紀的新挑戰。讓我現在向各位介紹另一個專業服務:香港的會計專業服務。

會計服務

香港現時共有3,062名擁有執業證書的執業會計師。會計師公會會員中,約有30%從事與核數有關的工作,48%於工商企業工作,9%於政府機構工作,其餘13%於不同行業工作。

在事務所方面,香港共有1,058間會計師事務所,另有106家執業法團。會計事務所包括四家最大的國際會計師事務所、其他國際會計師事務所,以及佔大多數的本地中小型會計師事務所。現時本港超過95%的事務所及執業法團的合夥人數目少於5位。

除了香港會計師公會外,本港亦有不少其他會計組織,包括海外專業團體在本港的分會。舉例來說,英國特許會計師公會及澳洲會計師公會均在港設有分會。本地不少專業會計師都考取了這些海外團體的會員資格,熟悉有關的海外會計準則,並擁有與海外會計專業的聯繫。

會計師在香港和內地的社會商業活動中均擔當不可或缺的角色,而良好的會計制度,保証企業的良好管治。

香港的會計師事務所現時不僅提供會計及審計服務,亦在財經巿場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其服務範圍還廣泛地包括資本籌措、集資、管理顧問工作、稅務、破產管理、資訊科技應用、搜集海外市場消息、收購與合併、企業重組、財務及內部審計系統的設計和員工培訓等。香港的會計師,熟悉國際商業社會中的法律標準和運作模式。而由會計師公會頒佈的會計和核數準則,均緊貼國際認可的標準。因此香港會計師熟悉國際金融巿場的遊戲規則,亦擁有充足的經驗,相信能為內地的財經巿場發展出一分力。

內地的會計師熟悉內地會計及商業運作的有關法規和模式,並擁有良好的企業關係網絡。香港和內地的會計專業可在互惠互補的基礎上,共同製造更多的商機和合作機會。

香港的會計師可以擔當國際資金和內地企業的橋樑角色,協助引進先進的會計財務監控系統,提升內地企業的管治素質,加強投資者的信心。甚至更進一步,協助內地企業踏足國際融資巿場,透過上巿為發展項目籌措資金,加強企業進一步發展的本錢。

現時已有超過30間香港的會計事務所與內地會計師事務所有聯繫。部份更已在內地設有辦事處,或與內地的會計師事務所成立合營企業。此外,香港會計師亦協助不少大型內地企業成功到香港上巿,其中包括中國移動、上海石化、中國石油等。等會香港會計師公會的會長會作專題演講,介紹會計界能在融資和引資方面提供的協助。

建築工務服務

在建築工務方面,香港特區政府對基礎建設一向十分重視,每年都投入龐大資金。單在2001年完成的建設工程總額就超過1千1百億元。正在興建或籌劃中的部份大型基建工程項目包括科學園發展工程、東南九龍發展計劃、數碼港發展工程、迪士尼樂園計劃和香港與深圳西部通道等。

香港近年完成的大型基建設施,屢獲國際獎項。例如會議展覽中心多年都被譽為世界「十大最佳國際會議及展覽中心」。青馬大橋除創造世界最長同類型吊橋紀錄外,還連同赤臘角新機場於1999年榮獲美國建築界權威及編輯選為「20世紀十大建築成就獎」得主之一。此外,新機場的客運大樓亦獲得倫敦1999年「結構鋼材設計大獎」。還有昆明國際園藝博覽會之香港園也贏取了2000年英國建築技術組織「建築技術獎」。

這些獎項,都標誌茩輕銕堻y界在大型基建的卓越成就。這些大型基建項目的成功籌建,全賴於建造界的各個服務專業的共同協作,才能達致理想效果。他們包括有承建商和顧問公司的工程、建築、測量、規劃以及園境等專業人士。經過了數十年的迅速發展,香港建造服務專業人員,吸取了豐富的國際經驗和先進技術,更培育了不少優秀的人才。假如兩地能夠加強彼此合作,香港的建造服務專業人員,在參與內地工程建設過程中,透過與內地企業實質性的交流,配合內地在工程人員質素和施工成本方面的優勢,對內地建造業的長遠發展,特別是與國際建造市場接軌方面,會有很大的裨益。等會香港建築工務界的代表會就該界在招標及有關業務中能發揮的作用發言,而香港專業聯盟的代表將會介紹他們的組織作用。

金融服務

最後,我想談一談香港的金融服務業。香港資訊發達,位置優越,金融體制健全,加上資金流動自由靈活,投資環境透明度高,使香港發展成為國際金融中心之一,並取得多項驕人的成就,例如:全球第九大國際銀行中心、第八大股票市場、區內第二大銀團貸款中心、亞洲最密集的認可保險公司市場及日本以外亞洲首要的風險資金中心等。

香港擁有健全的金融體系,亞洲金融風暴亦無損香港金融業的深厚根基。根據國際政治及經濟風險顧問(Political & Economic Risk Consultancy)1998年2月金融風暴後發表的一項有關全球銀行體系的調查報告,在亞洲經濟危機爆發後,香港銀行體系的整體質素表現在區內稱冠,可見香港金融業的根基穩固。

香港是內地銀行業第二大境外來源地,僅次於日本。在香港經營的銀行並為內地企業提供各類離岸服務,包括各種貸款及保險服務;同時也為各項大型基礎建設以至高科技及風險投資項目籌集資金。

內地四大商業銀行,繼中國銀行後,其他三間:工商銀行、建設銀行及農業銀行均已在香港設有分行,利用香港金融中心的基礎優勢,擴展自身業務網絡範圍和促進內地與香港在銀行業的緊密合作。

香港的證券市場是全球資金在亞洲的集散地。在中國基礎建設現代化及國企改革過程中,香港一直在資金籌集方面擔當重要角色。過去十年,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的公司由不足300家增至超過700家,總市值接近5,000億美元。在香港股票主板市場集資上市的內地企業超過40家。

1999年末,香港聯合交易所更推出“創業板”,吸引未有長期盈利記錄但具備獨特業務概念及優厚發展潛力的公司到香港上市集資,藉以鼓勵企業發展和投資高新科技業務,這無疑為內地新興企業開辟了更具彈性的集資方式。

1996年,首家內地企業在香港發行總值2億美元之可轉換債券,開創了內地企業在香港以債券方式進行集資的先例。除利用上市及發行債券等渠道融資,香港亦是日本以外亞洲最大的創業基金中心,由近600位創業基金專業人才共同管理區內超過30%的創業基金。

香港金融機構擅長提供一籃子高素質服務,且業務範圍遍及世界各地,確實是內地企業面向國際資本市場的最佳門戶,也是內地企業最理想的合作夥伴。高素質服務少不了專家,香港專家顧問服務協會主席將會介紹他們提供的服務。

總結

各位嘉賓,香港與內地本是血脈相連,同種同文,具備文化和地理上的優勢。我們希望在青島市和香港特區政府的推動下,在優勢互補、互利互惠的基礎上,香港專業服務界希望能有機會積極參與青島市經濟和專業市場的發展,包括奧運會這個偉大的民族工程,為建設祖國、青島市和香港更美好明天而加倍努力。

特區政府正與經貿部商量有關內地與香港更緊密經貿合作關係的安排。此項安排,是在不違反世貿規定的大原則下,促進內地和香港兩個獨立關稅區的合作,消除彼此之間的貿易障礙,有利兩地貨品及服務的流通。安排必須符合"關貿總協定"第24條及"服務貿易總協定"第5條的規定。內地和特區政府m同意採取"先易後難"的原則,設立專家小組去探討我們如何能利用一國之內的優勢,作出對兩地更有利的商貿安排。

中央對香港特區提出兩地更緊密經貿合作關係的安排,作出了積極回應。這是令人鼓舞的。我必須指出,香港希望中央政府能支持我們的建議,但決不會要求中央政府違反世貿規則,給予香港特殊的待遇,畢竟內地與香港,是世貿下的兩個不同稅區,如果要求中央違反規則,那麼整個入世就變得沒有意義。中央政府的態度也毫不含糊,一方面它對特區政府的支持是積極的,它鼓勵特區多到內地宣傳服務,並從速談判更緊密經貿合作關係的安排。另一方面它也很清楚地表示必須嚴格遵守入"世"的義務。我們打算透過專家小組(包括民間組織)的合作,海外經濟貿易辦事處及香港貿易發展局等機構,推廣香港的專業服務,推廣活動包括類似今天的研討會,希望能加強商界、各行同業對香港專業服務的認識,找出互利互惠的合作機會。我深信更緊密的經貿合作關係安排如能落實執行,將造成一個三贏的局面:對外國投資者、內地和香港成為亞洲金融貿易中心的目標有好處。

我希望指出,香港的專業人士,並不會與內地的同業作出惡性競爭。例如:中國入"世"條款,保留了中國法律服務不作開放。涉及兩地的糾紛,無論在內地解決或在香港解決,如果兩地律師能夠合作,可省去當事人多次往返的麻煩,更穩地掌握案件核心問題所在,避免程序上的延誤,和充分地辯論有關法律問題。因此,兩地律師能互動互補,並提高雙方對兩地法律的知識,使服務能達到國際的水平。其他行業的合作,對技術轉移,效果肯定比外國專家更有效率更成功。

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香港的角色,不僅是充分利用中國入"世"帶來的機會為少數人製造財富,更重要的是:在經濟下調的情況下,如何強化自己的競爭力,背靠祖國,抓住機會,重振各行各業,推動經濟成功轉型,走出困境,和內地的同胞一起共同努力,為國家的持續發展,人民幸福生活,為國家對世界經濟蓬勃發展的領導地位,作出我們的貢獻。能夠如此,將是我們作為中國人的驕傲。

最後,我祝願這次研討會能夠取得圓滿的成果。謝謝!

二○○二年七月二十六日(星期五)


寄給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