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公報
 
 

 寄給朋友政府主網頁

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局長致辭全文(只發中文)

**************

以下為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局長孫明揚今日(七月十九日)下午出席獅子會303區聚餐會的致辭「房屋政策新思維」全文:

譚主席,各位嘉賓、各位獅子會會友:

自七月一日特區政府推行主要官員問責制,我榮幸地被委任為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局長,這是一個充滿挑戰的崗位。我衷心希望可以繼續為市民大眾服務,回饋社會。

香港地少人多,「安居」的問題與社會上每一個人息息相關,不同的人對房屋政策亦有不同的期望。政府要在各方面的利益取得平衡,同時又要特別照顧那些最有需要的市民,實在是不容易。此外,房屋事務與整體經濟關係密切,香港本地生產總值中有百分之二十三是來自地產建築和相關行業,而按揭貸款亦是本港銀行的主要業務,按揭貸款總額達六千四百億元。地產公司佔香港聯合交易所所有上市公司總值百分之十四。地產與經濟的緊密關係,不言而喻。

一九五三年石硤尾木屋區大火,揭開了公營房屋的第一頁。公屋發展的五十年歷程,與香港社會經濟和民生的演變,彼此是互相配合呼應。

回歸後的房屋成就

自回歸以來,具體的房屋政策成績包括以下幾方面:

首先在輪候冊方面,一九九七年前有十五萬家庭輪候公屋,輪候時間平均要六至七年。現在輪候人數已縮減至八萬多戶,而平均輪候時間已減至三年。單身長者的平均輪候時間亦已縮短至一年三個月,提早達到縮減輪候時間方面的全部目標。

第二在公共屋h重建方面,經過了多年的努力,房屋委員會已於去年完成清拆了所有無獨立設備的單位,並在過去五年將約七萬個受計劃影響住戶遷至新型的單位。

第三在居住面積方面,房屋委員會不斷改善公屋設計及提升編配標準。居民的居住平均面積,已由一九九七年的九點六平方米增加至現時的十一平方米。

第四在清拆行動方面,過去五年,房委會清拆及遷置了所有九千六百個臨時房屋區住戶及九百個平房區住戶。寮屋方面,房屋委員會在過去五年遷置了約七千個合資格住戶。透過屋h重建及清拆行動,全港居住環境欠佳的住戶,已由一九九七年的十七萬大幅下降至現時的十萬。

第五在自置居所方面,自一九九七年,房屋委員會已透過居者有其屋及其他計劃,協助共十九萬八千八百個家庭置業。當中,自置居所貸款計劃佔二萬九千四百戶,居者有其屋計劃佔九萬四千一百戶,租者置其屋計劃佔七萬五千三百戶。

聯合國高度表揚

香港的公b房屋計劃在國際上享譽甚隆,去年更獲聯合國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委員會高度表揚。據我了解,聯合國不輕易作高度表揚的報告,所以去年的稱許是難能可貴,足以令香港人自豪。

當然,政府不能自滿,因為外在環境不斷變遷,市民期望及意慾也不斷改變,我們的房屋政策必須與時並進。

在政策擬定時,政府需要新思維,好讓服務不斷改善,以滿足市民的訴求。尤其是面對逆境,政府更需要新思維,正所謂「窮則變、變則通」。只要靈活變通,便可以克服困難,取得「雙贏」的局面。

簡單來說,香港現時的房屋政策包括三方面。第一是為低收入家庭提供租住公屋,第二是鼓勵市民置業,第三是盡量讓房地產市場更自由運作。透過這三方面的配合,政府希望可以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我們希望樓市健康發展。

租住公屋

香港的租住公屋計劃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政府為六十三萬個家庭,佔住戶總數三分之一,提供了租金廉宜的公屋。由於政府在房屋方面的承擔和投放資源,大量的公屋單位於近年落成,而新建的公屋美觀實用,設備齊全,可改善居民生活。

不過,公屋計劃成功之餘,亦衍生了其他問題,第一是財政負擔非常沉重,除了建築的開支及由政府提供免費土地外,房委會的租金收入難以應付營運公屋的日常開支。二○○一/○二年的租住房屋經常赤字高達二十七億元,平均每個公屋住戶每年獲房委會補貼約四千元之多。

與其他地方相比,香港公屋住戶所繳付的租金佔其入息的比例是很低的。再者,個別公屋住戶如有需要減輕租金負擔,其實有其他可行辦法,例如房屋署備有不少租金較廉宜的單位,可供他們選擇。而面臨短期經濟困難的住戶,亦可向房委會申請租金援助,減租一半。至於貧困家庭,亦可申請綜合社會援助,若獲得批准,其租金全數由社會福利署支付。這三層安全網,確保公屋的租金水平是所有租戶可以負擔的。

公屋租金現時面臨的最大矛盾是:一方面,一些公屋居民,要求再減租;另一方面,房屋署的公營房屋管理連年出現赤字。

在這大前提下,我們需要反思一下,現時公屋租金一刀切式的資助模式,即大部分公共屋h單位的租金,僅以六大分區,建成年期和建成面積而訂租。顯然,劃一租金的做法,有人覺得殊不公允,更造成編配房屋方面的困難。其實,在六十四萬多出租房屋單位中,房委會可以用不同水平的租金,令公屋居民量力而選擇他們合適的單位。對於是否應繼續以劃一標準釐定公屋租金的做法,實在值得我們小心研究,聽取各界意見。

為有需要家庭提供合適的居所方面,我們其實亦可考慮以租金津貼的方式,讓受資助者可選擇租住私人樓宇單位。租金津貼比由政府直接興建房屋來說,確是一個較具彈性的安排,受惠者在私人物業市場堙A根據自己對居住地區,面積和設施的喜好,選擇適合自己與家人的居所。而租金津貼對政府財政安排的運用也較為靈活。目前,我們正以開明的態度,研究是否可提供租金津貼,以滿足輪候公屋非長者的住屋需求。在這方面我們希望社會多發表意見,供我們參考。

市民置業

置業是不少市民的願望,同時亦是培養市民歸屬感的要素。政務司司長在六月五日宣布,在未來一年,將會分兩批出售共四千九百個居屋單位。在二○○六/○七年後會減至二千個單位。綜合社會各界對新措施的意見,一般都認為在現時樓市低迷的情況下,居屋減售用貸款代替,可使樓市穩定,符合政府一貫的目標。雖然客觀上,房委會收入會驟減,但從整體社會利益出發,貸款代實物政策,可維持樓市穩定,能增強市場信心,同時可以提高成本效益等,又可以避免居屋等單位與私人單位重疊,同時亦可讓私人機構盡量發揮其功能。至於房委會方面,雖然租住單位上需要房委會補貼,目前其財政仍然穩健。而且房委會正在研究其他開源方法,例如出售商業樓宇,所以在未來一段時間,應有充足的財力提供貸款額。

房地產市場

在私營房屋方面,政府的政策是盡量讓市場自由運作。政府不能亦不會控制房地產價格。政府的主要政策是提供穩定和足夠數量的土地作私營房屋發展,並且透過簡化和加快建屋用地審批程序,使土地供應更加能夠切合市場的變化和需要。政府亦同時利用拍賣、投標及「勾地」的方式出售土地,使發展商有更多選擇,更大彈性,及更能符合商業原則自行決定買地的時間。

在二○○二年首六個月,住宅物業交投量已略有回升,而樓價則大致平穩。目前,每月平均大約有六千七百五十宗物業交易,比二○○一年增加百分之十六。由於樓價及利率下降,加上發展商提供各種優惠,置業人士在住屋開支的負擔,應該可較以前略為減少。

公營房屋架構

由政務司司長領導完成的公營房屋架構檢討報告書,建議精簡房屋架構,解決政出多門和職能重疊等問題,從而令房屋政策發揮穩定社會,推動經濟發展的作用。

報告書清楚表明諮詢員工的重要性,因為任何政策或改革要順利推行的話,一定要得到員工支持和共識,才能事半功倍。

公營房屋架構改革之後,我作為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局長,權責更為清晰,並且會在更大的程度上接受立法會、市民及傳媒的監察,回應社會的需要及市民的訴求。

結語

政府的房屋政策一定要切合時宜,大方向一定是市場主導,讓市場力量發揮作用,消費者和供應商能按樓市情況自行決定策略,而政府只是擔當促進者和協調者的角色,並且透過提供公營房屋資助機會,幫助有真正需要的家庭。

房屋問題對各界人士影響深遠,我希望社會各階層人士能參與,注入新思維,取得共識,謀求解決之道。我一定會重視民意,並慎重考慮市民在這方面的意見,同時,我會與立法會緊密合作,希望房屋政策在集思廣益之下,能夠符合社會的新需要,使香港市民能安居樂業。

多謝各位。

二○○二年七月十九日(星期五)


寄給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