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公報
 
 

 寄給朋友政府主網頁

財政司司長記者會談話內容(四)

***************

記者:政府過去在釐定儲備水平的時候,其中一個重要考慮就是港元的穩定性,今次的預算裡面是定一個較為低的,即是十二個月的開支,政府怎樣評估,譬如對外界,香港港元的穩定性,會否有機會有一個risk存在,會有一個衝擊?

財政司司長:當然這些都是主觀的判斷,政府,特別是金管局,在過去幾年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強化了聯繫匯率制度。考慮到這幾年在世界上、在金融界對一些所謂highly leverage institutions,即是用很多債去投資或投機於各市場的基金,亦考慮到,特別是最近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 阿根延出現金融風暴時,在市場上並沒有出現非理性拋售。在考慮到各方面因素的時候,我們覺得現時相對於九八年或九七年的時候,現時我們聯繫匯率的制度比以前強化了很多。因此,我們不覺得財政儲備是需要負起穩定金融的作用,所以以前將財政儲備跟貨幣供應掛u,現在沒有這個需要。所以,基於這樣的判斷,我們修改了這個指引。

記者:司長,想問,關於在公務員薪酬調整方面,你說是假設,但有公務員團體指出,在薪酬趨勢調查未出之前作出這個假設其實是「打茅波」,想看看你怎樣回應?另外想問,關於凍結政府收費一年,但有註腳說明不包括一些計劃推出的新收費項目,想問,是那一個範疇或那一個項目?

財政司司長:當你凍結收費時,未出爐的東西又怎凍結呢?推出後才可凍結,是嗎?所以,新推出的,我覺得不應該包括,亦可能有一些其他很合理的收費也不應該在這時候先說明不會徵收。

至於4.75%這個假定,做任何財政預算的時候,你都要有一個數字去做這個假定。所以,我們是看過97年以來各級公務員加薪的幅度才取得這個數作數字上的假定。但我再重申,不是政府的決定,亦不是一個建議,減薪4.75%,是政府根據機制看過其他數據,然後政府才決定。

記者:想問政府的經濟角色,你提到政府要扮演一個比較積極的角色,其實是否算得上正式已放棄過往的積極不干預政策?另外一點你提到,對於私人機構未能就一些符合經濟利益項目作出投資的時候,政府可以考慮推動。其實這是否意味,政府的角色由以往一個公平扮演者轉為選擇一些winners,然後對它提供一些實際的稅務優惠,以扶植個別的行業?

財政司司長:其實,很多時是在於用詞,「積極不干預」- 有很多人專著眼於「積極不干預」那部分,就說「政府,你全部退出市場就行了」。所以我很清楚在演辭裡面說,這點我不同意,政府需要掌握經濟趨勢以及積極推動市場,英文來說是proactive market enabler。從這個看法亦很清楚看到,我是一個很忠實的市場擁護者、支持者,因為我覺得,市場是能夠比較好地分配資源。亦是基於這個信念,為何我會將這公共開支,我覺得佔整體經濟的份額應該控制在百分之二十或以下,因為政府開支愈來愈大的時候,就佔用了私人市場空間。所以我覺得,其實這已是一個最大體現,我支持市場的觀點。但是我們不想別人覺得政府應是全然消極,全部甚麼都不做便行了。因為時代變遷,政府亦都要與時並進,在各個政策方面都是要跟貼市場,所以我說要掌握市場發展。譬如說一個可能你以為不是經濟,但我覺得跟經濟完全有關係,就是教育。理由一個,工業經濟進入知識經濟時,如果教育制度及課程不相應修改,本身已經落後於形勢,是阻礙市場發展。所以,為何行政長官在這幾年來這麼著重推動教育改革呢?本身亦都是就著整個世界亦即是市場的發展而轉變。所以我說要proactive,政府是要積極想一想,怎樣可以進一步推動市場發展,這不一定是要pick winners,譬如你剛才說,在就著一些我們覺得對整體經濟有利的項目,而私人市場未能推動時,政府可以考慮去推動,其實政府一向以來都間中有做這些東西。譬如地鐵公司是其一,地鐵公司,我不覺得是基建,它是一個市場需要的服務,但如果你純粹靠私人市場去做,可能做不起來。所以,可能用種種方法去考慮推動之後,成功之後將它上市,這是一個做法。迪士尼是另一個做法,但這不等於政府會干預市場,政府是不應該干預市場的。

記者:你剛才都說首重節流,跟著才做開源辦法。亦都看到,你在七十八段提及,之前說政府每年平均開支會調整到1.5%的增幅,其實你究竟是否告訴市民,你說可以放心,因為你說,到最後填補二百億,會變賣資產,可能會賣九鐵、隧道這樣。其實是否叫市民可以放心,未來幾年,在最近五年內都不會徵收銷售稅?以及我想知,如果在你計劃中,04-05變賣資產時,可否趕得及,把九鐵及紅隧等等 - 我不知道紅隧是否會上市,即九鐵上市的計劃可以推出?

財政司司長:銷售稅會否開徵是另外一個考慮。香港現時稅基很窄,這是事實,我相信在鄭慕智主席的報告已說得清楚,我們可以考慮不同途徑去擴闊稅基。但是,是否要開徵銷售稅?何時開徵?我相信這些要視乎經濟狀況,當時社會是否可以承受,以及在經濟上有沒有這個需要。我很希望,如果我們能夠成功控制政府開支增長的時候,未必一定要有開徵銷售稅的要求。當然,如果經濟情況變得嚴重的時候,到時另作打算。不過,行政長官和我都清楚說過,在經濟不好時,不應該開徵銷售稅。

(待續)

二○○二年三月六日(星期三)


寄給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