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公報
 
 

 寄給朋友政府主網頁

財政司司長記者會談話內容(二)

***************

記者:在整份報告中,你盡量不想加稅或開薪稅,是否對鄭慕智所說的擴闊稅基方面,你有點不認同?

財政司司長:我很多謝鄭慕智主席及其他委員給了政府很多意見。但我相信,在要加稅之前,先要問一問,究竟我們現時開支的水平是否正確呢?所以我訂下的三個目標,不只是要解決財赤問題,我亦希望將整個公共開支降低至整個經濟的百分之二十或以下。所以,如果你將這兩方面或這三個目標一併考慮的時候,首要是節流,其實行政長官和我也說過很多次,如果節流後仍然有赤字,考慮開源,這個先後次序是正確的。

記者:你預計賣地及賣政府資產有二百餘億收入,為何會這麼有信心?是否過份樂觀?因為回看去年,實際賣地收入與原先預計相差頗遠。還有,公務員減薪是否事在必行?因為外面很多私人公司都已減薪,未必需要等至五月的薪酬調整趨勢可能已知道要減。減幅4.75%是否一個保守的預計,是否可能仍有更大的減薪空間呢?

財政司司長:第一個問題,我們假定,由現時至二○○六/○七年,在非經常性項目方面要有二百億進帳或減少開支,在這方面我很有信心。因為香港非經常性開支很大,特別在基建方面。在釐定基建的先後次序或重要性方面,我覺得並不困難;更加有信心的就是在一個資金市場,如果政府要售賣資產時,我相信由現時至二○○六/○七年,總會有很多時間,資本市場狀況會適合售賣資產的,所以這方面我很有信心。

  至於公務員可能減薪這點,我想重申,今日我宣布的只是在財政預算編製時的一個假設,並不是一個決定,亦不是一個建議。公務員是否減薪,減薪多少是要按照現時機制,按現時機制,政府有三大方面的因素要考慮:一方面是薪酬趨勢調查,結果大約在五月便會知道;第二就是財政狀況;第三就是其他因素,包括公務員的看法及其他方面。所以我重申一次,這只是一個財務預算上的假定。

記者:想問有關於公務員方面,剛才你說減薪4.75%並不是一個建議。不過,因為現時薪酬趨勢未出,你現時用了這個數字,如果到時不是這個數字,你整盤財政預算其實是base on這一點去做,到時你便可能要作很大修改。所以,其實你是否已初步取得薪酬趨勢數字,才作出這個大膽假設?此外,你本身不是公務員系統出身,你一上場就一刀切在公務員身上,其他的建議,例如減差餉等,我相信市民都相當歡迎,但因為一些公務員團體說不排除會上法庭,會否影響你跟公務員之間的關係?

財政司司長:第一個問題的答案是「不是」,我並沒有取得薪酬趨勢調查結果,因為那數字根本要在五月份才有。在做任何財政預算的時候,你總不能沒有一個數套上去的,否則的話,你怎會計到何時才可以達致收支平衡呢?所以你一定要有一個數,4.75%這個數,當然我們亦看過,自九七年以來,各級公務員不同的加薪幅度,亦做過一個初步的推算,但我並沒有薪酬趨勢的結果,我沒有看過。

  第二個問題,我相信任何一個人做財政司司長這個位,都要堅守基本法審慎理財的原則。現時政府財政狀況很嚴峻,其實你看看今年的財赤是GDP的百分之五,這個數是很大的。所以任何一個人,無論那個人的背景是公務員或非公務員,都要做合適的事情,在合理的時間內將財赤消除,我覺得這完全跟我出身不是公務員無關。但我亦很希望,我們的同事能夠體諒政府現時的財政困難,亦希望他們能夠體諒整個社會現時的經濟情況。如果政府在五月時看過薪調趨勢後而作出某些決定的時候,希望能夠體諒政府這些很困難的決定,跟市民共渡時艱。

記者:司長,你說很有信心在中期之內可以解決財赤。剛才你都提過,這幾年之內每年要開源或節流多少錢,特別在○六/○七年要開源或節流二百億。我再看看你財政預算最後那個表,今年(○二/○三年)你有452億赤字,一直至到○六/○七年只有一億,即幾乎可以說是沒有赤字。你提到多個方法,可否具體說說你有甚麼「把炮」可以將赤字數字大幅這麼低?售賣政府資產方面,政府還有甚麼可以賣?因為你曾經說過,政府值錢的東西並不多,賣一件就少一件。

財政司司長:不是很多,還有一些,我很有信心。

記者:可否說得詳細一點?

財政司司長:到時告訴你。

(待續)

二○○二年三月六日(星期三)


寄給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