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公報
 
 

 寄給朋友政府主網頁

立法十七題:設於隧道的指示標誌和道路標記

***********************

以下是今日(三月六日)在立法會會議上,何鍾泰議員的提問和運輸局局長吳榮奎的書面答覆:

問題: 本港各條收費隧道的行車線指示標誌並不相同,有些更不太清晰,會誤導司機將車輛駛進錯誤的行車線,引致交通意外。此外,大多數收費隧道均沒有設置地下行人通道,對來往收費亭和行政大樓的隧道工作人員的安全構成威脅。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過去三年,當局共接獲多少宗關於收費行車線指示標誌不清晰的投訴,以及因該等標誌不清晰而造成的交通意外數目為何;

(二) 是否知悉有關隧道管理公司有否考慮改善收費指示標誌;若有考慮,詳情為何;及

(三) 是否知悉有關隧道管理公司有否計劃為現時沒有地下行人通道的隧道設置該等通道;若有計劃,詳情為何;若無計劃,原因為何?

答覆:

主席女士:

過去三年,運輸署共接到九宗有關隧道的繳費行車線指示標誌和道路標記的投訴。在這段期間,全港十條收費隧道的繳費廣場發生了二千八百四十五宗意外。關於由“不清晰的指示標誌”所造成的隧道交通意外,我們並沒有存備分項的統計數字。

設於隧道的輔助交通設備大致上可算足夠。所有隧道均設有繳費指示標誌,引導車輛分別駛到各條繳費行車線。當局不時改良現有的交通標誌和道路標記,務求進一步保障駕車人士和隧道職員的安全。這些改善措施包括︰

(i) 增設輔助交通設備,告知駕車人士自動繳費車輛行車線的位置;

(ii) 劃設橫向黃間線道路標記,提醒駕車人士駛近收費亭時要減速;以及

(iii) 增設輔助交通設備,促使駕車人士注意駛近收費亭時要減速。

將軍澳隧道、香港仔隧道和大欖隧道設有通往繳費亭的地下通路,以供隧道職員使用。西區海底隧道、東區海底隧道、海底隧道和大老山隧道則設有行人天橋,以便隧道職員越過繳費廣場的範圍。

目前獅子山隧道和城門隧道沒有設置行人隧道或天橋。由於這兩條隧道所在地點的地理環境限制,因此難以闢設由行政大樓直接通往繳費亭範圍的行人隧道。運輸署會研究可否興建行人天橋,供上述兩條隧道的職員使用。

所有隧道公司亦已向屬下員工發出指引,指導他們如何安全和有效率地履行職務。隧道公司會視乎員工的職務所需,為他們提供反光背心、白袖筒、閃光電筒和車輛,確保員工值班時的安全。主管在員工每一次接替輪班前,也會向他們簡述須注意的事項,包括提醒他們嚴格遵守在繳費廣場內的既定安全守則和程序。

二○○二年三月六日(星期三)


寄給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