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公報
 
 

 寄給朋友政府主網頁

財政司司長致辭全文

*********

  以下為財政司司長梁錦松今(九月十一日)晚在上海出席由香港特區政府駐北京辦事處與中國香港(地區)商會合辦的「香港晚宴」致辭全文:(只有中文)

  尊敬的任文燕副主任,尊敬的左煥琛副主席,林會長,各位來賓:

  非常感謝各位出席今天的晚宴。Welcome you all to this dinner.

  我很高興今天有機會跟大家見面。這是我上任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以來首次訪問上海。回顧我在銀行界工作的時候,經常往來上海公幹;這次再到上海,雖然身份是不同了,但上海還是一樣親切,是一個充滿生機和啟發性的城市。

  上海近幾年以驚人的速度發展,從城區以至浦東處處高廈林立,金融、服務業以至基建等軟、硬體配套水準不斷提升,是人才薈萃的大都會。這樣的成績,值得每個中國人引以為榮,也正好反映國家改革開放取得重大成果,經濟實力不斷提升。

  在剛過去的週末,我在蘇州參加了亞太區經濟合作組織財長會議,會上很多財長注意到區內大部分地區的經濟發展速度都正在放緩,但他們都對中國的經濟持續健康增長表示樂觀和歡迎。上海和香港都是國內以至區內的重要金融中心和商業城市,所以有不少與會人士亦非常關心我們未來的發展。有關上海的發展方向,我知道在座有很多市領導和專家,所以不敢「班門弄斧」。現在就讓我和大家分享我對香港經濟的看法,並且談一下我們跟上海的關係。

  現在有很多人恐懼經濟全球化,擔心市場被跨國公司佔據。有這些擔憂的人當然有他們的道理,但對香港來說,我覺得並不需要太過悲觀。香港一直以來都是開放型的經濟,歡迎任何公司到香港營商。所以,面對外國公司競爭並非新的事情。更重要的問題是在新經濟秩序下,我們如何確保香港繼續擁有良好的營商環境,以最佳的發展機會來吸引本地和外來的投資者。

  在二○○○年,有三千家外國公司在香港設有地區總部或辦事處,比前一年增加百份之二十,這足以證明香港對這些公司有一定的吸引力。我們必須致力保持多年來建立起來的現有優勢,它們包括:

* 第一, 以普通法作為我們法律制度的基礎,大多數外國商人都比較熟悉這一點,很多其他的專業,如會計、金融等都沿用國際的標準。

* 第二, 積極保持公平的競爭環境,也沒有任何貿易及投資障礙,讓海外投資者可自由參與市場競爭。

* 第三, 香港商人無論在內地還是其他國家都有優良的商業網絡,他們擁有豐富的國際營商經驗,以及靈活變通的能力。

* 第四, 香港地理位置優越,海空國際運輸網絡完善,處理貨物可靠高效。

* 此外,香港也一直是一個世界公認的低稅地區、人才資訊自由流通、多元和安全的國際都會。

  當然我們不可只是沉醉於既有的優勢,而忽視需要更加努力的地方。事實上,有很多方面,我們都應向上海學習和借鑒。舉例說:

* 上海市政府推行基建的效率極高,市內特別是浦東發展區每隔幾個月便面目一新。

* 上海的高等教育普及率超過百分之六十,比香港的百分之三十高得多,而且更匯聚全國精英,人才素質非常高。

* 上海無論在科研、工業、以至歷史文化方面的底子都比香港厚得多。

  特區政府很明白香港如果要在經濟全球化的情況下繼續保持競爭優勢,必須在各方面努力改善。

  特首董建華先生在過去四年以來一直強調教育的重要性,不斷投放資源,增加高等教育學位,希望在二○一○年將普及率提升至百份之六十。我們也推行教育改革,加強培育下一代的創意和獨立思考能力,並改善「兩文三語」的水平,同時我們也正逐步放寬對內地專業人才來港工作的限制,除了可讓香港缺乏人才的行業得到支援外,也可加強兩地交流,令兩地的經濟融合過程更加順暢。

  在產業方面,雖然香港的傳統工業已有很大部份北移內地,但香港仍然在多個方面擔當重要的角色,包括搜集市場資訊、產品開發、物流管理、金融財務等方面。但是香港商家必須爭取把握經濟轉型時期的機會,在傳統工業上加入創意、科技等元素,加快邁向高增值。我們也應同時將香港的優勢行業,如電影、時裝等不斷提升水平,面向世界。

  近年來香港人看見香港經濟因為產業市場泡沫爆破、外圍經濟放緩,以及經濟結構轉型等多個因素而引致的困局,有點兒失去信心。

  另一方面,上海市在過去幾年不斷高速發展,在一九九五至二○○○年期間,上海的本地生產總值,平均每年增加百分之十一,比香港同期增長數字高出兩倍,而在金融市場、航運、電信、工業產量方面都有可觀的增長。

  以上的對比,很容易令人想到香港將被上海取代,從此光輝不再。我覺得大家應該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這個課題。

  實際上香港和上海的賣點各有不同。我剛才已簡述過香港和上海分別擁有的優勢,讓我再舉一個例子。香港地方小, 成本高,也相對缺乏科研人才,沒有條件跟上海一樣發展芯片製造廠,但在亞洲區內合成電路的分銷市場中,香港則名列前茅。我們的優點是信息流通快,不徵收關稅和接近珠江三角洲眾多的用戶。

  另一方面,上海和香港各自有長江流域和珠江三角洲作為腹地,並沒有必然的競爭關係,所以老是將焦點放在滬港競爭上是不對的。

  國家很快將加入世貿組織,貿易活動將會更加熱鬧起來,隨著國家的整體發展穩步向前,區內商機將會繼續增加,所以滬港的經濟關係並不是零和遊戲,而是相互積極影響的。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趨勢下,再不是城市與城市間的競爭,而是必須提升區域整體競爭力。滬港兩地的優勢互補正好發揮這個作用,可以令整個地區更為多元,更能為投資者提供多方面的機會。

  我希望在座的上海領導、各國領事和商會代表多到香港來,我也會鼓勵特區政府的官員和商界人士常來上海,雙方加強溝通,開拓更廣泛, 更深入的滬港合作,無論對上海、香港,以及海外的投資者來講,都是多贏的局面。

  謝謝各位。

二○○一年九月十一日(星期二)

圖片:財政司司長梁錦松於晚宴上向超過三百五十位嘉賓,包括商界翹楚、當地政府官員及多國領事發表重點演說。


寄給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