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公報
 
 

 寄給朋友政府主網頁

行政長官鼓勵年青人積極進修

*************

  行政長官董建華鼓勵年青人盡量爭取進修機會裝備自己,以應付未來的挑戰。

  對於明日中學會考放榜,董建華呼籲師長和家長從過來人的角度與學生多作溝通,給予支持和鼓勵。

  董建華今日(八月七日)與多位中小學校長會面時談及香港的教育發展,他表示現代年青人面對的競爭遠比上一代為激烈。特區政府一直致力提供機會,讓年青人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奮發向上,實現人生目標。

  與行政長官會面的十三位校長剛完成中華青少年歷史文化教育基金(「基金」)主辦的交流活動,在內地進行考察和參加在北京舉行的「探索推進廿一世紀教育改革校長團」後返港。

  行政長官說香港要在知識經濟的競爭中保持成功,一定要積極推行教育改革。他指出教育改革是長期、龐大而艱巨的工程,必須按部就班,創造配套條件,一步一步落實、檢討、改進、鞏固,最後才可看到成效。

  他說:「我們會與辦學團體、校長、老師、家長建立良好的夥伴關係,積極落實教育改革措施。我熱切期望教育工作者和家長,都能夠抱開放的態度,支持和參與改革。」

  董建華說:「政府投放於教育的資源不斷增加,由一九九六/九七財政年度的三百七十九億元,增至本年度的五百六十億元。在今年新學年會有超過四成小學為全日制,而小學的學位教席亦會由以往的不足半成提升至三成半。」

  「我們正加快校舍的改善工程,令教師和學生有更佳的教學環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專上教育方面,我們會致力在未來十年內達致目標,為適齡年青人提供專上教育機會,由現在的百分之三十,增加一倍至百分之六十。」

  董建華說:「學習應該是全方位的,年青人應該多參與校外活動。我尤其希望學校能切實加強學生的品德與公民教育,幫助學生培養信念、志氣和情操,培養他們的領袖才能,幫助他們建立積極的人生觀和社會責任感。」

  「基金」於1998年成立,每年推動組織香港青少年回內地認識國家民族,配合「我是中國人,香港是我家」之公民教育目標,讓青少年成為愛國愛港,服務社會的新一代。

  今年,「基金」組織數十個「交流團」分赴北京、中國西部、上海、南京、大連等十四省、市、自治區。參與的成員包括香港五百多間中學的校長、師生代表、八百多間小學校長代表、近百名由不同學校組成的青年領袖同盟代表、童軍總部、入境事務處、海關、警務處、消防處、懲教處等公務員之青年代表及海外華裔青少年學生等達一千七百多名。他們以不同內容的考察專題,往各地進行深入學習中國歷史文化及探索推進廿一世紀教育改革研討會等活動。

二○○一年八月七日(星期二)


寄給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