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公報
 
 

 寄給朋友政府主網頁

政務司司長新疆大學發言全文

*************

  以下為政務司司長曾蔭權今日(五月二十八日)在新疆大學與學生交流時的發言全文:

劉怡副主席、王桐書記、安尼瓦爾校長、各位同學:

  我很高興有機會來到這裡和大家見面。我並不是來講課的,而是希望跟大家交流看法。我會先簡短地談一談對於新疆的見聞感受,然後聽聽同學們的意見,尤其是你們新一代對新疆未來開發的展望。

  香港特別行政區代表團這次訪問西部地區,在新疆停留的時間相對而言比較長。但是,我們雖然跑了較長的路程,所能到的卻只是新疆極小部分的地方,因為新疆幅員實在大,面積達166萬平方公里,佔全國國土的六分之一,是香港面積的一千六百多倍,但人口則不到香港的三倍。由此可以想象,新疆可供開發的空間是何等廣闊!

  新疆不但地域遼闊,而且自然資源非常豐富。從氣候條件來說,新疆日照長,陽光充沛,適宜種植各類農作物。從地貌條件說,不少人誤以為新疆只有乾旱的沙漠,其實這裡有河流、冰川和地下水,水源相當豐富。新疆確實有大面積的沙漠,但是仍有百分之五的地方是綠洲,這就達到八萬平方公里,相當於近八十個香港。至於礦產資源,新疆蘊藏豐富的石油、天然氣,還有各種有色金屬、稀有金屬等。儘管西部大開發並不只是簡單的資源開採,但是新疆地域廣闊、資源豐富的特點,毫無疑問提供了獨特而優越的開發條件。

  善用這些條件,新疆可以發展具有特色的經濟,從而強化本身的競爭力。特色經濟的形成,先要培育各種符合市場需求、富於競爭力的特色產業。所以,要把新疆的資源優勢加快轉化為經濟優勢,就需要發揮市場的作用。在這個重要的環節上,我認為香港可以發揮一定的角色。香港長期以來是一個商港,現在更是世界公認的國際金融貿易中心。香港企業界熟悉市場運作,有廣泛的海外貿易網絡,而且在掌握資訊、業務管理和包裝推銷等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和靈活的手法。不少港商早已在新疆投資於毛紡棉紡、旅遊酒店等業務。我知道還有港商在新疆設廠,以羊腸為材料生產腸衣。新疆羊多,羊腸過去可能沒有多大的價值,現在製造成為腸衣,成本也許不高,但市場上有需求,就能帶來利潤,成為一種有特色的產業。現在新疆向港商提供的投資項目,包括各類食品的加工、旅遊景區的配套設施、紡織企業的技術改造、以至優質葡萄的種植和釀酒等。香港企業界慣於根據市場的需求,各自作出商業決定,而且只要有理想的投資環境,還會自行尋找和開發更多別具特色的項目。我雖然從沒有做過生意,但也認為,新疆有如此適合種植葡萄的氣候和土壤條件,像吐魯番幾乎家家戶戶都種葡萄,又已經釀出了相當優質的美酒,香港如果要發展成為國際紅酒中心的話,自然應該有來自新疆的供應。就運輸條件來說,這無論如何沒有法國那麼遙遠吧!

  新疆的開發,當然需要有資金和人才;而培育和發掘人才是更為迫切的。現在國際金融市場上資金很充裕,往往只是苦無合適的投資項目。能否吸引外商投資,往往取決於當地有沒有合適的人才配合發展。我知道新疆大學確立的目標,就是要培養參與西部大開發的「特色人才」。這的確很有見地。建設我們國家的現代化,要「不拘一格降人才」,讓各種不同才幹的人都能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在新疆這樣獨特的環境裡,要發展特色經濟,就必須培養特色人才。

  我覺得新疆大學本身就有很鮮明的特色。這裡的文科,有維吾爾和哈薩克語言文學;政治經濟學科裡有關於中亞的課程;另外還設有研究乾旱生態環境等題目的幾個專門研究所。這些都是很切合實際的,也是其他地方的大學所沒有的。你們還把西部大開發的有關法律、經濟、環保等方面的知識引入課程,強調學以致用,培養適合西部社會發展所需要的人才,這些都很值得讚賞。

  二十一世紀是知識經濟的世紀,對人才的需求往往是跨學科、跨專業的。「特色人才」的成長,也得同樣注重培養較全面的能力。開發新疆,所需要的「特色人才」必要須掌握一定的市場知識,這樣才能把豐富的天然資源,和豐碩的科技成果,轉化成為經濟收益。我知道新疆大學與國內、國外多家名校如北大、清華、復旦等都建立了聯繫,擬定了教學交流的安排。香港的大專院校在不同的學科上也具有相當水平,而香港的市場環境又特別有利於培養管理方人才。我相信,兩地教育界如果適當地開展雙向交流,應可建立互惠互利的關係。

  香港和新疆雖然差異很大,但是我們都同樣培養人才的需要,所以我對新疆教育系統中正在試驗的改革也感到興趣。你們提出「以政府辦學為主,社會共同參與,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共同發展」,積極鼓勵社會資源一同辦學,這應可以培育更多人才,實行起來有什麼初步的經驗呢? 又如新疆大學開始試行彈性學制,推動不同教育機構之間的學分互相承認,允許學生分階段完成學業。這應該是一種有利於終身學習的教育制度。同學們又是否歡迎呢?

圖片(一) / (二): 政務司司長曾蔭權訪問新疆大學並向該校學生演講。

圖片(三) : 新疆大學黨委書記兼副校長王桐送贈一幅中國畫予曾蔭權以作紀念。

二○○一年五月二十八日(星期一)


寄給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