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公報

 

 

香港家書──青年人積極面對人生

***************

以下為教育署署長羅范椒芬今日(星期六)在香港電台發表的「香港家書」全文(只有中文版):

世邦:

昨天收到你學校寄來的中期成績報告,從各位老師的評語中,可看到你樂於學習的表現和學業上的進步,同時也感覺到老師們對你的欣賞和關懷。爸爸與我都很欣慰,希望你憑信心和努力,繼續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據香港最近一項青年人的意見調查顯示,有六成受訪問的青年沒有信心自己具備足夠的條件,令香港可以延續國際大都會的地位,只有兩成覺得有信心。

不過,有九成受訪問的青年只有十五至十七歲。對這個年紀的青年人來說,如何令香港延續國際大都會的地位,是一個難度極高的課題。他們表示信心不足是可以理解的。但這些青年人能夠意識到需要加強裝備自己,亦反映他們進取的一面。希望這種意識可以轉化為決心和動力,令青年人更積極主動地去提升個人的知識水平,技能和修養。

近年香港經濟疲弱,失業率高企,不僅是年青人,就是成年人對自己、對香港的信心,也開始動搖起來。有些人甚至否定香港過去的成就,形成了一種今不如昔,己不如人的負面情緒。自我反省是好的,能夠找出自己的缺點和加以改正,可以令我們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但如果是稍稍遇到挫折就垂頭喪氣,怨天尤人,就未免過於脆弱了。你要知道,在人生的路途上,有誰不曾跌倒過?跌倒,最重要的是爬起來;身處逆境,最重要是沒有失去鬥志。

香港有不少優秀的青年,品學兼優,並且具有多方面的才華。社會人士對他們的存在和成就,應該予以肯定,亦要避免一面倒地批評時下的青年人,打擊他們的自我形象。我曾經接觸過一些成績不理想,被社會標籤為「失敗者」的青年。在與他們交談時,我發覺他們當中不少人都很有潛質,但可能因為嘗試過失敗而感到畏縮。亦有一些青年人具有高度的求知慾和創意,但卻無法適應現有的考試制度和教學模式。他們需要鼓勵,需要別人關懷和尊重。他們亦需要空間去發揮他們的潛能,需要機會重新開始。

教育統籌委員會最近提出教育改革,其中一個重要的基本信念,就是深信社會上每個年青人都有潛質,所以堅持教育制度不可以放棄任何一個學生。

然而,青年人身為學習的主體,亦必須負起部分責任,盡力掌握學習的機會。多關心社會,與時並進。世邦,今天社會上的誘惑愈來愈多,加上資訊泛濫,青年人必須學會獨立思考,辨別是非,堅守「擇其善者而從之」的宗旨,否則便會很易誤入歧途。

陳百強的名曲《摘星》,有幾句很好的歌詞:「似朝陽正初升,你要自信有光明前路。願知生命誠可貴,常為你鼓舞」-- 我願憑歌寄意,鼓勵你和香港的所有青年人積極面對人生。我更衷心盼望年青的一代,能夠各自發放璀燦的光輝,譜奏出屬於自己的精彩樂章。

還有一個月你便返回香港,屆時我們再談吧!

                            媽媽

一九九九年十一月十二日

一九九九年十一月十三日(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