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辯論施政報告──政制事務局局長孫明揚致辭全文(只發中文稿)

*************************

  以下為今日(星期三)在立法會會議上,政制事務局局長孫明揚於致謝動議辯論的致辭全文:

主席:

  不少議員在議案辯論中就區域組織檢討和架構重組的問題提供了寶貴的意見。我留意到一些議員的看法與我們頗為接近,但也有相當數目的議員與我們的看法仍有一段距離。我們建議的區域組織和巿政服務的重組涉及重大的改革,在立法會內有不同的意見實不足為奇。我們希望在未來幾個月內,透過政制事務委員會及其他渠道,與各位議員逐步拉近彼此的距離,最終能與各位達致共識,為改善食物及環境衛生服務,推動文化藝術、康體的發展,以及加強地區行政和諮詢工作,共同擬定一套新架構,以配合香港未來的長遠發展和迎接各種新挑戰。

重組的時間表

------

  有意見認為我們今次的區域組織檢討和架構改革太急進,原因是新架構的細節仍未敲定,就aa「拍板定案」,決定明年底解散兩個臨時巿政局。

  我盼望各位議員能理解我們所面對的限制。根據現行法例,兩個臨時巿政局和18個臨時區議會的議員的任期不能超逾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我們不希望議員任期屆滿後出現服務真空,也不希望臨時性的區域組織不必要地延續下去,因此有需要爭取新架構在九九年底籌備妥當,以便踏進下一世紀時,我們能有一個更好的架構,提供更優質和更具成本效益的服務。

  由現在到九九年底還有十四個月的時間,我們要進行的籌備工作相當多。其中,有關食物安全和環境衛生新架構的顧問報告已大致完成,我們正仔細研究顧問的建議,稍後,將可就新架構的細節向政制事務委員會詳細提供更多資料。

  至於文化藝術和康體的新架構,民政事務局局長稍後會諮詢文化和藝術界、康體界以及地區組織和人士的意見,他亦聘請了顧問就新架構作深入的研究,希望今年底或明年初能敲定有關細節。

  至於成立新的區議會和有關的選舉安排方面,我們正在草擬有關法例,預計今年底前可以提交條例草案,供立法會審議。由於選舉還涉及選區劃界、其他有關選舉的附屬法例和各項實務安排,我們希望爭取有關條例草案於明年二月中通過,以便能趕及明年底前舉行特區第一屆區議會選舉。

  當然,部門的重大重組亦涉及許多行政和財務安排,我們稍後會成立一個專責的工作小組進行有關工作。

  雖然時間表相當緊迫,但我相信只要我們共同努力,必定能克服困難,在明年底完成任務。

充分諮詢、尊重民意

---------

  是次檢討的公眾諮詢工作雖然時間不甚充裕,但我們已盡最大努力透過各種渠道徵詢和了解市民的意見。除了出席各級議會的會議以及與主要的相關團體和人士會面外,我和我的同事總共出席了20多個公開活動,包括由各區民政事務處舉辦的7個地區諮詢會,10個接聽市民電話的電台節目,以及7個電視或電台舉辦的論壇和座談會,聽取市民的意見。檢討的諮詢文件和諮詢報告除了公開派發外,亦放置在政制事務局的網頁上,供市民取閱。我們亦將諮詢期內收集所得的意見,匯集成冊,公開讓市民參閱。我們了解到整個諮詢過程必須是公開的,而且要讓公眾看到整個過程的高透明度。

  對民意的取向,各人或許有不同的演譯,但無可否認,一些由大學的研究機構所進行的民意調查,清楚顯示市民普遍贊同由政府直接負責食物安全和環境壎秅u作。各位若有留意市民透過書面、電話,以至電子郵件所表達的意見,當知大部分市民贊同政府成立新的架構,改善食物安全、環境壎矷A以及文化康體服務。

  市民普遍冀望為政者,無論是議員還是官員,以市民大眾的利益為依歸,希望我們能夠努力尋求共識,透過彼此的衷誠合作,共同擬定新架構的藍圖,以提昇服務水平。

精簡議會架構的趨勢

---------

  一些議員和社會人士批評解散兩個臨時市政局是民主倒退,但我們探討兩個市政局的角色時,不能把香港整體的代議政制抽離。隨茈萿k會民選成分逐漸加強,而18個區議會亦日益成熟,兩個市政局的政治功能無可避免日漸淡化,這已是各界的公論。不少論者亦同意香港這個細小和密集的地方,實無需要三層的議會架構,精簡為立法會和區議會的兩層架構,是十分合理的改革方向。

  我們亦注意到一些西方國家和城市近年亦致力精簡地方議會的架構,例如去年加拿大多倫多市改組市政府,成立較集中的行政架構,將兩層地方議會架構精簡為一層。一些歐洲國家亦經常檢討和精簡地方議會架構。我們檢討區域組織的目標與這些國家和城市相似,就是要透過精簡架構,為市民提供更具效率及更符合成本效益的服務。

解散市政局對政黨的影響

-----------

  我亦留意到有一些意見認為解散兩個市政局會減少政黨培訓人才的機會,亦會影響政黨的財政收入,阻礙政黨未來的發展。

  我知道目前兩個臨時市政局有不少議員是政黨的成員,但他們大部分也同時擔任區議會或立法會議員的公職。解散兩個市政局之後,他們仍有很多機會參政。我們日後會增加區議會議員的數目,並考慮提高區議員實報實銷的津貼,以便他們租用辦事處和聘請助理,而區議會的地區諮詢功能和監察角色亦會加強。對有意推動地區服務的政黨來說,這些改變將是一項幫助。因此,我希望各個政黨不要消極地看待重組架構的建議,而忽略了一些正面的意義。

結語

--

  架構改革向來都是艱巨的工作,關乎各方面的利益和需要。正如其他成功的改革一樣,我們的目標是盡可能照顧和平衡各方面的意見,以社會的整體利益為依歸。改革的過程當然會遇到不少阻力,但同時也有很多新的機遇,正如施政報告的主題所說,我們只要同心協力,必能成功地「轉危為機」。

一九九八年十一月四日(星期三)